描写常与的宋诗诗句
描写常与的宋诗诗句。
描写常与的宋诗诗句
常与[cháng yǔ]
释义:
1
指常所与共之物。
列表:
-
1
想得后人难以继,高名常与白云齐。
王伸《留题浯溪》 -
2
常与神人为窟宅,能兴风雨秀山川。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 -
3
常与此亭相照耀,更须佳什焕梁榱。
胡寅《又题迎月亭》 -
4
眷言山林性,常与鱼鸟邻。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二》 -
5
乐哉精庐游,愧我不常与。
刘子翬《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萧屯以诗嘲之再用原韵》 -
6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王之望《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
7
自从得请归吾里,常与鹿豕为群行。
史浩《走笔次韵寄平元衡禅老》 -
8
吾愧河汾翁,子学常与收。
王十朋《送罗生少陆》 -
9
华峰千嶂里,常与白云期。
熊知至《赠王山人》 -
10
可怜南纪楼前路,常与邦人忆蔡侯。
冯杞《南纪楼》 -
11
欢娱既不久,悲恨常与具。
姜特立《忧患中作》 -
12
一自门前征马嘶,此心常与断云西。
陆游《读唐人乐府戏拟思妇怨》 -
13
空余文章在,常与日月新。
陆游《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九》 -
14
归志初谐老遽催,良辰常与病具来。
陆游《古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虽出于好功名者之言闲中亦未免此叹戏作七字一首》 -
15
-
16
祝尧千万寿,常与岁具新。
周必大《立春帖子 太上皇帝阁 其一》 -
17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石介《赠李常李堂》 -
18
百忧常与事具来,莫把胸中荆棘栽。
辛弃疾《即事 其二》 -
19
虽然不入红罗帐,常与佳人做嘴儿。
释道济《海蛳颂》 -
20
道人常与箒柄行,遇其欻起须扫清。
叶适《题扫心图》 -
21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具。
欧阳修《赠李士宁》 -
22
常与交朋奉杖藜,放怀携手动移时。
韩淲《徐子颜挽章 其九》 -
23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徐侨《常自在歌》 -
24
惠政即随春共煦,道心常与月同圆。
韩琦《崔象之中舍宰阳翟》 -
25
弱羽敢辞三足妬,伏雌常与九包争。
释居简《余尸巾山苦诛求而去钵无舂粮寓公范公伟质衣以赆西笑曰乱邦不居行矣》 -
26
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余波到石屏。
戴复古《寄吴明辅秘丞 其二》 -
27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与此亭作标准。
周文璞《题喻玉泉家亦可乐亭》 -
28
脩篁蘸方沼,常与此心通。
陈宓《延平倅厅十咏 浣尘》 -
29
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
汪莘《陋居五咏 池馆》 -
30
髣髴琵琶海上洲,年年常与水沉浮。
方信孺《琵琶洲》 -
31
画栋珠帘朝复暮,英名常与水东流。
岳珂《卷雪楼》 -
32
倦岂因心至,闲常与病谋。
岳珂《病中有感四首 其二》 -
33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
李觏《送丘寺丞》 -
34
端常与么无端,直是克由叵耐。
释广闻《端常副寺请自赞》 -
35
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
白玉蟾《布袋和尚赞》 -
36
天下后世思真人,常与真人庆诞辰。
白玉蟾《纯阳会》 -
37
万古不尽流,禹功常与具。
葛绍体《太湖吟》 -
38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卫宗武《理学》 -
39
维艮之背不与事物对,物具一极常与此心会。
家铉翁《赠云山逸人刘巨川瞽而谈命》 -
40
文章不逐岁月老,精爽常与天地流。
王奕《登秦邮文游亭天壁亭长歌》 -
41
山居常与白云具,小筑东轩着药炉。
逍遥子《白云庵 其一》 -
42
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
刘黻《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四》 -
43
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
刘黻《饯张都巡》 -
44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谢枋得《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 -
45
万古书灯眼,心常与共明。
方回《不寐十首 其七》 -
46
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
韩维《和安国天钵拈香》 -
47
自言中山徒,常与陈玄具。
陆文圭《赠笔生杨日新》 -
48
灵骨不随烟共尽,真心常与月孤明。
韩维《句 其二》 -
49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文同《登邠州城楼》 -
50
郡斋有客唯庄叟,常与高谭内外篇。
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其四》 -
51
君心常与下民忧,嘉应为霖讵一州。
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其四》 -
52
晓入燕山雪满旌,归心常与雁南征。
王珪《思乡岭》 -
53
常与轮槽并,宜为焙匣珍。
苏颂《宣甫以栟榈茶刷见惠继之以诗依韵奉和》 -
54
正直常与游,前却慎勿顾。
徐积《赠卢鲁山 其二》 -
55
清画绝无尘坌到,白云常与性情闲。
吕陶《题致仕袁成均燕申亭》 -
56
安得千金买遗纸,真伪常与识者论。
刘摰《易元吉画猿》 -
57
犹怜誊得河梁句,常与都人记盛徽。
刘挚《再和》 -
58
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
王令《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 -
59
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
冯山《重游滴水岩》 -
60
何事今宵动所思,此欢常与少年期。
张舜民《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其四》 -
61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具。
释遵式《礼佛回向偈》 -
62
常与诸众生,起大冤对想。
释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 -
63
三曰信,舌端常与心相印。
郑侠《送杜靖国知连州》 -
64
终是谪仙风思好,无情常与月相期。
黄裳《东湖留题 绿岩亭》 -
65
未怪穷山寂寞居,此情常与世情疏。
黄庭坚《次韵寅菴四首 其四》 -
66
旧舍只今人共老,清波常与月分流。
黄庭坚《秀江亭》 -
67
此愁肯逐杨花散,常与幽人种白头。
晁说之《愁 其一》 -
68
汝常与智具,自不与妄合。
释德洪《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 其八》 -
69
瘦节直疑青嶂立,道心常与白鸥闲。
李彭《赠九峰长老》 -
70
送腊自然时序应,颁春常与迩遐同。
宋徽宗《宫词 其六五》 -
71
调历自将穹厚永,圣辞常与岁时新。
晏殊《奉和圣制除夜 其一》 -
72
吾道从来到处穷,八珍常与一箪同。
吕本中《送曾吉父》 -
73
常与贫为侣,祇将愁送春。
吕本中《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一○》 -
74
风雨萧萧鸡自晓,此心常与子周旋。
曾几《送尹叔之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