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岭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岭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岭外的宋诗诗句
岭外[lǐng wài]
释义:
1
指五岭以南地区。
列表:
-
1
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徐铉《庐陵别朱观先辈》 -
2
吊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徐铉《清明日清远峡作》 -
3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陈与义《度岭一首》 -
4
塔中祖有相传事,岭外人元不会禅。
释正觉《别五祖山悦众》 -
5
澄潭影转风初息,孤狖微闻岭外啼。
释鼎需《偈二十首 其七》 -
6
澄潭影转风初息,猿狖微闻岭外啼。
释鼎需《颂古十七首 其一一》 -
7
情凝遥岭外,雪坠草堂前。
张嵲《偪冬至小雪》 -
8
闻说佛日岭外还,不起公凭便行脚。
释慧空《信道姑见佛日》 -
9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
朱翌《初到曲江六首 其四》 -
10
江头我始怀章去,岭外君才解组归。
吴芾《挽李季文二首 其二》 -
11
棠阴闽岭外,星传浙江东。
黄公度《别吕守三首 其二》 -
12
岭外花无数,分移颇历年。
洪适《盘洲杂韵上 红蕉》 -
13
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李吕《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诗轴率尔次韵》 -
14
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
姜特立《诗人》 -
15
腊雪同云岭外稀,南人北客尽冬衣。
范成大《喜雪示桂人》 -
16
忽报一麾官岭外,寄来七字雪梅前。
杨万里《和同年梁韶州寺丞次张寄诗》 -
17
远岭外头江尽处,问渠何许洞中天。
杨万里《题邓国材水墨寒林》 -
18
谁传岭外信,尚带霜前叶。
梅尧臣《宋次道得广南金橘为饷且有诗因和酬》 -
19
立贬岭外春,速欲为异物。
梅尧臣《书窜》 -
20
只嫌岭外无珍馔,一味春蔬不直钱。
杨万里《初食笋蕨》 -
21
莫因岭外无花卉,便对春光废酒杯。
杨万里《上巳前一日欲雨复晴》 -
22
烟描水写老秋容,岭外秋容也自浓。
杨万里《曲江重阳》 -
23
一来梅岭外,三见木绵花。
杨万里《感兴》 -
24
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
杨万里《荔枝歌》 -
25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杨万里《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一》 -
26
迢迢岭外雪云明,犹忆尘中见伟人。
张良臣《上雪窦山奉慈院》 -
27
薰鑪斗帐自温温,露挹蔷薇岭外村。
虞俦《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 其一》 -
28
节过岭外忆饧日,人比山阴脩禊时。
程洵《寒食次伯潜韵》 -
29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
林亦之《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
30
九衢灯火万家春,岭外风光自可人。
蔡戡《元夕出游》 -
31
人间怪泉石,岭外好山川。
王亘《题翠岩亭》 -
32
不差不缪今谁氏,岭外眼中有之子。
曾丰《张行甫许舍五羊馆俸之厚俯而就薄来晋康相亲为学生师遣介迎候赋诗速行》 -
33
海边城北最高峯,岭外浮图第一宫。
曾丰《丁未端月南倅率诸同幕游景秦还至滴水岩南倅诸君赋两诗为倡随例次韵 其一》 -
34
诗从岭外来双璧,书自江东得万金。
赵蕃《闰十一月十一日病酒不能扶头忽得成父弟书继又得叔异季承和诗偶成长句会有便先寄叔异季承》 -
35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
赵蕃《过曾季永见壁间张安国所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知有融州便托附贾季承书作二诗呈季永且怀季承 其二》 -
36
恩波再入淮流满,信节初传岭外名。
叶适《张提举挽词》 -
37
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
欧阳修《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 其一》 -
38
州分低岭外,来向此园行。
徐照《题丁少瞻林园》 -
39
岭外此州为道院,风烟殊弗类南蛮。
石应孙《题南山》 -
40
香转梅梢日,光分岭外云。
韩淲《除夕前一日溪岸晚步 其一》 -
41
岭外山川多瘴疠,江南朝市有尘埃。
韩淲《谭南恩见过》 -
42
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
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 -
43
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赵希昼《寄广南转运陈学士》 -
44
梅花庾岭外,别是一山川。
戴复古《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 其一》 -
45
别酒三杯醉不知,梅花岭外故人稀。
戴复古《林伯仁话别二绝 其一》 -
46
撞钟最深处,岭外不曾闻。
赵汝鐩《山寺》 -
47
蛮獠传闻亦胆破,从知岭外有金汤。
方信孺《三城》 -
48
堑山堙谷浪为谋,余力犹穷岭外洲。
方信孺《马鞍山》 -
49
乡枌生也晚,岭外偶同寅。
陈元晋《挽德庆涂守二首 其二》 -
50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加刑。
刘克庄《观元祐党籍碑》 -
51
双旌已拜湖南牧,尺素犹题岭外书。
刘克庄《武冈叶使君寄诗次韵二首 其一》 -
52
岭外路遥君赴任,陕西年尽我归家。
田锡《暮冬阌乡遇萧霸赴任》 -
53
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祇一人。
古成之《句》 -
54
岭外斜河双派入,帘前新月半轮明。
林希逸《十月初六夜偶成》 -
55
袖入榻前疏,筹深岭外忧。
林希逸《挽潘守 其二》 -
56
寒猿啼岭外,惹起故乡心。
白玉蟾《秋夜》 -
57
岭外猿啼秋树月,林间鹤唳晓松风。
白玉蟾《送晋上人游鴈荡》 -
58
梅花岭外有传闻,老我毛寒足惊咤。
方岳《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 -
59
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
李曾伯《自和》 -
60
平地桥边浪,无心岭外云。
朱南杰《舟过吴江县》 -
61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蔡襄《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
62
二草曾观岭外图,开时尝与暑风具。
蔡襄《寄南海李龙图求素馨含笑花》 -
63
水边疎影空浮月,岭外孤根浅带霜。
胡仲弓《颐斋再作催梅诗次韵》 -
64
岭外分携处,离觞话远途。
章粲《重阳后送谨常兄之符离》 -
65
制成七宝金霞觞,犹带岭外梅花香。
姚勉《梁新恩送龙涎香杯》 -
66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
李师中《过严关有感 其二》 -
67
汉阳□最大,岭外帅何缘。
方回《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 其二》 -
68
芙蓉岭外矮窗开,夜读灯从祖父来。
方回《赠胡端本显伯教谕二首 其二》 -
69
梅花岭外羁魂哀,蓟门降王亦再来。
汪梦斗《南园歌伤吴履斋旧景》 -
70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
文天祥《万安县》 -
71
日移高塔桥边影,风送疏钟岭外家。
范宜《游虎丘》 -
72
岭外风波别,摇头勿复言。
汪宗臣《乙亥避地横槎山中》 -
73
象犀满山珠塞渊,弃不之顾但酌岭外泉。
黎廷瑞《赠古泉相士》 -
74
句从薝卜林中得,人在梅花岭外归。
周暕《闻平湖僧绍义自岭归又入浙》 -
75
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
文同《中秋夜试院寄子平》 -
76
松边白隠千年鹤,岭外红拖几夕阳。
范仁仲《题梅山 其二》 -
77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刘参《仙都山》 -
78
岭外梅疏初破腊,岩前松老不知秋。
郑蕴《题玉岩次韵 其二》 -
79
岭外经年逐断蓬,孤吟废馆几宵中。
王珪《南海馆中》 -
80
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
王禹偁《龙凤茶》 -
81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
王禹偁《仙娥峰》 -
82
高名耸动朝中士,旧隠荒芜岭外邦。
强至《依韵和公济寄仲灵禅老》 -
83
海边毒瘴浓如雾,岭外征涂乱若丝。
强至《次韵阳朔邱尉述怀》 -
84
马踏新霜吴岭外,猿啼小雪建溪边。
徐积《送王潜圣》 -
85
客从中州来,有旨谪岭外。
吕陶《戏作客从中州来》 -
86
辛苦已伤过岭外,别离那忍向花前。
魏野《送陕尉邵国华南归》 -
87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余新馆觉微凉。
寇准《临海驿夏日》 -
88
梅花岭外题诗寄,萍实江边继韵还。
韦骧《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二》 -
89
自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新。
苏轼《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夫之甥也故复用前韵赋一篇示志举》 -
90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苏辙《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
91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苏辙《喜王巩承事北归》 -
92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苏辙《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
93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苏辙《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 其二》 -
94
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
苏辙《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其一》 -
95
岭外归来者,曾为外计臣。
王惟正《应祷诗留天圣观》 -
96
以为烈日长道难,加兹岭外炎暑酷。
郑侠《纪连守植道傍木》 -
97
牛羊岭外归,落日林梢去。
释道潜《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 其二》 -
98
七年依岭外,遇物即防闲。
释道潜《次韵子由侍郎书事二首 其一》 -
99
腾装岭外远,归棹江边疾。
孔平仲《送谢仲规致仕》 -
100
吾迁桂岭外,仰亦见斗极。
李格非《初至象郡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