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足的宋诗诗句
描写山足的宋诗诗句。
描写山足的宋诗诗句
山足[shān zú]
释义:
1
山脚。
列表:
-
1
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
宋太宗《缘识 其三五》 -
2
深山足风雨,零落梅花株。
方翥《寺中别林谦之兼寄诸郑》 -
3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王灼《游空山》 -
4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
韩元吉《朱元晦清湍亭》 -
5
南山足佳气,独立意徘徊。
韩元吉《秋日杂咏六首 其二》 -
6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梅尧臣《游水帘岩》 -
7
共惟西山足,宰树久蒙密。
朱熹《三月三日祀事毕因脩禊事于灵梵以高阁一长望分韵赋诗得一字》 -
8
-
9
湘山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张栻《送范西叔教授西归》 -
10
郴山足奇变,其水复清美。
张栻《句》 -
11
山足舟可舣,山木缆可系。
陈造《泊小姑山》 -
12
湖山足佳处,与君共徜徉。
程洵《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 -
13
终当计勇决,湖山足徜徉。
赵祖德《句》 -
14
南山足佳气,古刹长清风。
廖行之《赠胜业老了谧》 -
15
溪流山足裂,谷迥鸟声虚。
杨冠卿《雪后》 -
16
饱饭溪山足,空门日月长。
袁说友《同周可大莫子章同游证通寺》 -
17
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
赵蕃《季奕枉诗送行借审知韵奉别并呈伯元》 -
18
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增吊古情。
张镃《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
19
涉海波涛险,登山足力疲。
余复《西陂》 -
20
埋骨青山足古今,北邙深锁暮云平。
许复道《赵金氏墓》 -
21
世路生荆棘,家山足薜萝。
戴复古《寄梅屋赵季防县尉》 -
22
孤山足佳处,不愿白玉堂。
陈元晋《梅》 -
23
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
李觏《和屯田陈丈寄唐休次韵》 -
24
愿言大白低,滁山足春耕。
方岳《次韵范侍郎寄赵校正》 -
25
多少江山足诗料,一簑更好伴鸥闲。
赵希逢《和山居》 -
26
长河西来啮山足,磷火白日明峯巅。
宋球《玉华山》 -
27
已占溪山足清思,更添桃李成浓阴。
金君卿《寄题浮梁县丰乐亭》 -
28
山足半沉曾瘗鹤,云腰中断可呼猿。
赵溍《焦山顽石偈》 -
29
江山足形胜,风物半冠裳。
田开《句 其三》 -
30
莫以江山足清尚,便收才业傲虞唐。
韩维《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
31
君山足诗景,何事访渔郎。
陆文圭《丙申岁侯仲达之官洪泽》 -
32
巴巫之山足奇石,气含秋云如黛色。
刘敞《马蹄砚》 -
33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 灵山寺》 -
34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钱公辅《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 -
35
佳山足吟赏,应自有新篇。
强至《途中寄纯甫》 -
36
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徐积《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 -
37
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徐积《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 -
38
此行正合风骚情,县衙仍在衡山足。
徐积《送李昂长官》 -
39
南明山足势欲尽,正是新崖东胁隈。
释显忠《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 齐相井》 -
40
屈曲转山足,云萝可攀拏。
蒋之奇《潄玉泉》 -
41
长河西来啮山足,磷火白日明峰巓。
奚球《玉华山》 -
42
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
苏辙《初发嘉州》 -
43
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
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山斋》 -
44
登山足犹健,不用扶儿子。
苏辙《次韵子瞻寄黄子木杖》 -
45
流沾一山足,泽入万田滋。
彭汝砺《寄公权》 -
46
演仙山足退来荣,更继高风适此生。
黄裳《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
47
麻姑乃不到,颇负登山足。
刘泾《葛仙坛 其二》 -
48
风涛杳不作,水落秋山足。
华镇《采石》 -
49
人言祥符行幸城无水,跨野疏泉此山足。
晁补之《以苍陵谷引水记呈毅父惠诗次韵》 -
50
长思岂但襦绔□,社祭千家绕山足。
廖刚《题知漳州李伯安判院父祠堂陆惇礼韵堂在福唐城中所居之背山巅》 -
51
二岩岌山足,琤淙激奔泉。
程具《善权洞》 -
52
曳屣转山足,长林蔽浮云。
程具《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 西庵》 -
53
蓬山足松桧,不作倚市容。
程具《道山堂后小桃着花颇有幽态》 -
54
苏州平生淡无欲,长物从来博山足。
韩驹《竹炉》 -
55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 其二》 -
56
飞桥几千丈,绝顶亘山足。
李纲《题栖真馆三十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