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尚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尚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尚书的宋诗诗句
尚书[shàng shū]
释义:
1
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列表:
-
1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李昉《昉着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五》 -
2
女史尚书供甲令,玉妃明日祀高禖。
宋白《宫词 其四四》 -
3
辞荣唐院使,麾守旧尚书。
宋庠《次韵和州府吴大资病愈后见寄之作》 -
4
樽味阻陪曹相国,带围空老沈尚书。
宋庠《和答并州经略太尉相公元日见寄》 -
5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陈与义《和孙升之》 -
6
使人致命忽驰去,半道尚书言物故。
张嵲《翟方进》 -
7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张祁《庐州诗》 -
8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张祁《庐州诗》 -
9
由来八座尚书贵。
释晓莹《句 其九○》 -
10
伯氏尚书郎,名字腾九州。
朱槔《自作挽歌辞》 -
11
-
12
天子神圣熟姓字,临遣亟自尚书郎。
曹勋《送戴才美郎中出使襄汉》 -
13
多愁庾开府,苦瘦沈尚书。
宋祁《转运彭季长学士小集数辞宴集》 -
14
十年酒美俄星弁,肯信尚书对有期。
宋祁《少年》 -
15
人同颍水将车乐,赋待尚书给笔成。
宋祁《孙景随侍赴举》 -
16
牖窥已叹尚书妇,野拜仍惊柱国儿。
刘子翬《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李密迓太宗》 -
17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余庆。
仲并《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
18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仲并《郑漕生辰》 -
19
相国关中粟,尚书地上钱。
仲并《陈漕生辰代杨文作》 -
20
依刘曾识尚书履,借寇难私刺史天。
陈棣《上梁尚书生辰 其二》 -
21
但愿浮家老吴越,此生不愿尚书郎。
晁公遡《谢曾子长分饷临江军黄雀》 -
22
恩赐尚书舄,班齐骑省郎。
晁公遡《师安抚生日》 -
23
朝班犹识尚书履,时论同推通德门。
黄公度《贺郑漕三首 其一》 -
24
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
王十朋《得张大猷尚书书云比每进对屡以待御为言而邦衡舍人言尤数切云云某为群邪所疾独见知二公因读邦衡和和乐楼诗复用前韵》 -
25
星躔旧识尚书履,玉府曾亲太一藜。
王十朋《十月晦日会凌季文沈德和二尚书刘汝一大谏于六客堂》 -
26
尚书有对何能顾,况是尚书无对期。
宋祁《与献臣希深伯中源叔景纯会饮城东小园 其一》 -
27
赋成谁见忆,唯是沈尚书。
宋祁《郑天休舍人言中丞晏尚书西园见忆》 -
28
未数如椽曾入梦,误疑怪事尚书空。
王十朋《卓笔峯》 -
29
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
曾协《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
30
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林光朝《吏部尚书林公梅卿挽词》 -
31
帝识尚书履,人惊御史骢。
洪适《罗尚书挽诗三首 其一》 -
32
望族尚书旧,宜家蔼缙绅。
韩元吉《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
33
刑部二品尚书郎,匹马萧然返故乡。
新喻宰《贺罗珊》 -
34
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姜特立《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其二》 -
35
中山靖王孺子妾,尚书门下主讴娘。
姜特立《二月有霜海棠颇瘁》 -
36
明主尚书识履声,君持闽节复仪形。
姜特立《贺王季发提举挂冠》 -
37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
姜特立《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 其一》 -
38
正如少陵入严幕,本自不用尚书郎。
陆游《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 -
39
道废尚书犹乞米,时来校尉亦封侯。
陆游《学射道中感事》 -
40
尚书曵履上星辰,小为东阳作主人。
陆游《婺州州宅极目亭》 -
41
还到济南日,应传古尚书。
梅尧臣《送萧监丞浚宰临邑》 -
42
才名留守家,更入尚书幙。
梅尧臣《孙太祝亳州签判》 -
43
尚书唤客共领略,远坊十里闻管弦。
陆游《题望海亭亭在卧龙绝顶》 -
44
铁冠真御史,革履旧尚书。
范成大《龙学尚书新安侯罗公挽词二首 其一》 -
45
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范成大《郑少融尚书初除端殿以书见及赋诗为贺》 -
46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
47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
48
群公抃蹈丹墀下,尚书奏瑞四夷怀。
梅尧臣《和吴冲卿元会》 -
49
周家冢宰均四海,汉制尚书本百官。
杨万里《送颜几圣龙学尚书出守泉州二首 其一》 -
50
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
杨万里《贺建康帅余处恭迎宝公祷雨随应》 -
51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杨万里《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 -
52
尚书亲饷老农夫,塞道夫须兼独速。
杨万里《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
53
劝农文字不怪奇,知道尚书愁我饥。
杨万里《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
54
尚书赐酒谁得尝,瓦盆满引无升斗。
杨万里《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
55
尚书归去作相公,当寄丰年书一封。
杨万里《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 -
56
借令小缓作尚书,也合追趋赵工部。
杨万里《送赵文友知府谒告省亲》 -
57
尚书履声再接连,更进一步百尺竿。
杨万里《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
58
吏部未见张尚书,春生尽有秋杀无。
杨万里《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
59
何人再续老尚书,禾水左家千里驹。
杨万里《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诣太常》 -
60
天台不纳尚书履,乡县犹乘御史骢。
周必大《九月十八日夜忽梦作送王龟龄诗两句枕上足成之》 -
61
尚书八餠分闽焙,主簿双瓶拣越芽。
周必大《胡邦衡生日以诗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 -
62
应为尚书悭且涩,盲风怪雨一时来。
周必大《六曹长贰观潮予以入直不预晡时大雷雨走笔戏蔡子平》 -
63
星动尚书履,霜留御史威。
周必大《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
64
尚书妙德望,曳履闻直声。
李洪《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 -
65
-
66
南塘旧是尚书宅,今作僧居水石清。
朱熹《南塘》 -
67
翰林尚书古遗直,不作三公奄窀穸。
张孝祥《刘倅示崇宁上舍题名翰林其父也》 -
68
尚书最重欧阳公,盈盘分去蜂偷猎。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
69
公因尚书戴红紫,白发欺公生匼匝。
梅尧臣《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
70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
梅尧臣《送陈郎中知和州》 -
71
大喜酒客难,莫顾尚书期。
梅尧臣《次韵和刘原甫游乐郊赠同游》 -
72
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
陈造《泊慈湖北岸》 -
73
北使复南迁,尚书大节全。
许及之《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一》 -
74
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
虞俦《宝阁尚书凌公挽诗 其一》 -
75
掇拾堕黑云模糊,三台北斗韩尚书。
王质《送施丙卿》 -
76
宜春宣曲骖皇舆,尚书许我能起予。
王质《送施丙卿》 -
77
尚书尚书切勿疎,我久寂历西山隅。
王质《送施丙卿》 -
78
尚书击鼓群龙趋,我岂不解吹笙竽。
王质《送施丙卿》 -
79
尚书望最重,当代推名卿。
程洵《汪节夫解官东归赋此赠行》 -
80
坐对崆峒帅府开,尚书元是济川材。
罗愿《宴留尚书致语口号》 -
81
尚书丽句世罕俦,惜哉度曲无歌喉。
章甫《采石》 -
82
杜陵白首尚书郎,三见瀼西春草长。
章甫《寄题极星亭》 -
83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吕祖谦《尚书汪公得请奉祠饯者十有四人分韵赋诗某得敢字》 -
84
尚书风节映鄞川,人物萧然又几年。
吕祖俭《慈溪龙虎轩偶成 其五》 -
85
人闲万事日不同,尚书人望方颙颙。
楼钥《仲舅尚书生朝》 -
86
尚书亲作孟宗寄,坐觉匕箸生春妍。
楼钥《玉版鲊次陆子元郎中韵》 -
87
兹来误忝尚书郎,始寻故步依门墙。
楼钥《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
88
尚书天分高,百间真朗朗。
楼钥《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 -
89
尚书自是第一人,气义相许披胸襟。
楼钥《送郑惠叔尚书守建宁》 -
90
诸卿亦复载清德,况君又似尚书公。
楼钥《送苏寿甫少卿赴潼川漕》 -
91
朝廷谋帅弄印久,宣谕尚书剖符竹。
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92
尚书当今第一流,翁婿相望冰映玉。
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93
已矣空求真学士,伤哉闲杀老尚书。
楼钥《寄题汪端明坟菴真如轩 其一》 -
94
革声谁听尚书履,金榜空悬少保书。
楼钥《寄题汪端明坟菴真如轩 其二》 -
95
身名具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
楼钥《送赵德老端明帅蜀》 -
96
众推真学士,上念老尚书。
楼钥《尚书尤公挽词 其二》 -
97
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
楼钥《端明殿学士张公挽词 其三》 -
98
顷侍尚书坐,曾闻阃助贤。
楼钥《硕人居氏挽词》 -
99
每媿尚书情眷眷,与君一醉一陶然。
楼钥《适斋慕香山之高续达哉行集香山诗句次韵》 -
100
如送郑尚书,韵必以来字。
舒邦佐《送简贺州五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