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尘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尘俗的宋诗诗句。
描写尘俗的宋诗诗句
尘俗[chén sú]
释义:
1
犹尘世,人间。
2
世俗。指日常的礼法习惯等。
3
犹言庸俗。
列表:
-
1
尔许精奇花粲笔,岂容尘俗海翻银。
胡宿《又和前人》 -
2
阿师厌机缘,脱迹谢尘俗。
宋庠《过曹氏坟庵在灊皖间蜀僧修静自天柱退居于此》 -
3
矧肯媚尘俗,诚能降佛仙。
苏籀《千叶白浮蕖一首》 -
4
一枝着雨湿红妆,便觉群芳自尘俗。
王之道《定慧院海棠追和东坡呈虞季然陈德夫》 -
5
地偏尘俗少,屋近往来频。
邵棠《地偏》 -
6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王铚《山中梅花盛开戏作》 -
7
要还清浄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
8
还似高人远尘俗,争辉玉树亦何心。
刘子翬《次韵六四叔兰诗》 -
9
结庵云窦谢尘俗,危然搔首忧偏长。
冯时行《安清洞夜坐有怀》 -
10
须臾爽气溷尘俗,双眸瞑眩那能覸。
冯时行《责睡魔》 -
11
脱此尘俗累,长与岩石具。
吴芾《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隠静 其一》 -
12
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
吴芾《述怀》 -
13
如君年年走尘俗,深疑天不付芳华。
吴芾《对海棠怀江朝宗》 -
14
幸无尘俗虑,聊遂读书心。
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其八》 -
15
玉骨已无尘俗气,冰姿还耐雪霜威。
吴芾《观梅偶成二首 其二》 -
16
怪得了无尘俗气,家风元是谪来仙。
吴芾《和李光祖 其一》 -
17
新诗远寄将,字字脱尘俗。
吴芾《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 其一○》 -
18
虽无妖艳夸尘俗,别是人家一种香。
吴芾《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二》 -
19
几将消息露人间,纷纷尘俗谁能识。
史浩《次韵李光祖瑞香》 -
20
几尘俗韵不可干,清凉唯许金风扇。
史浩《走笔次韵胡中方赏丹桂之什》 -
21
我因厌尘俗,到此不知还。
李弼《七星山》 -
22
身世欲违尘俗态,生涯宜与水云谋。
陈岩肖《题巾子山广轩》 -
23
飘飘吹凌虚,还为尘俗牵。
郑康佐《石楼》 -
24
肥无尘俗点,瘦或风雨斜。
王十朋《王抚干赠苏黄真迹酬以建茶》 -
25
幽境已无尘俗气,白云尚有翠微家。
叶群《南雁西洞》 -
26
根移下岩谷,本无尘俗态。
李吕《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 其三》 -
27
主人厌尘俗,不使居无竹。
李吕《题丛碧亭》 -
28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梅尧臣《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寻有诗见贶依韵和答》 -
29
苦苦著书岂无意,贫希禄廪尘俗牵。
梅尧臣《答裴送序意》 -
30
神僊定未超尘俗,犹插金貂侍帝晨。
陆游《春夏之交风日清美欣然有赋三首 其三》 -
31
不须览镜照清溪,我亦自憎尘俗状。
杨万里《赠都下写真叶德明》 -
32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杨万里《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其二》 -
33
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
宋孝宗《冷泉堂》 -
34
五年客异县,对眼嚣尘俗。
薛季宣《春兰有真意》 -
35
静坐了无尘俗态,一灯窗下读离骚。
徐似道《宿云岩二首 其二》 -
36
谁控空岩守奇鬼,岂唯尘俗到云来。
廖行之《溪流》 -
37
了无尘俗败人意,棐几长物皆瑰奇。
楼钥《寿安抚伯父》 -
38
清意尘俗远,幽香风露知。
王炎《梅花》 -
39
谁能挽之出庐山,一洗尘俗清人间。
钱闻诗《三峡桥》 -
40
轩外清凉别乾坤,一点尘俗不得干。
曾丰《题曾见卓此君轩》 -
41
尘俗区区咫尺间,着身高处眇人寰。
袁燮《登塔二首 其一》 -
42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陈藻《悯刘家竹》 -
43
尘俗了不知,学殖聊自耘。
黄榦《和刘实之喜雨》 -
44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黄榦《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其一》 -
45
盥颒半生尘俗面,要离仙仗翻云旗。
杨祖尧《题漱玉轩》 -
46
尘俗自尘俗,幽奇自幽奇。
韩淲《午日赵钤辖同坐溪旁望灵山云气次韵》 -
47
小憩已销尘俗虑,溪山奇绝是兹游。
卫泾《古林邱》 -
48
区区才知自劳役,扰扰尘俗多悲忧。
苏舜钦《九月五日夜出盘门泊于湖间偶成密会坐上书吴黄尉》 -
49
青苔满地护阶阴,尘俗曾无半点侵。
赵汝㬊《与同年陈公过山亭》 -
50
雅趣终难混尘俗,匆匆归卜太初邻。
刘宰《挽殷君二首 其一》 -
51
但使青青长在眼,一毫尘俗莫相干。
戴复古《题蔡中卿青在堂二首 其一》 -
52
尘俗徒希勇退高,几时投迹混耕樵。
韩琦《次韵答致政欧阳少师退居述怀二首 其二》 -
53
君爱仙源厌尘俗,高楼对起栏干曲。
赵抃《访何若谷》 -
54
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赵抃《游武夷山》 -
55
自怜尘俗心犹在,即席抠衣愿少闲。
杜范《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丑衒媸惟自叙鄙怀并以见区区敬慕之意姑惟教之是所愿也 其二》 -
56
本来面貌无尘俗,更向冰池自照看。
赵时韶《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诗 其二》 -
57
安知非回仙,寄迹混尘俗。
刘克庄《榕溪隠者》 -
58
褒我尘俗韵,铅刀化干镆。
王禹偁《酬种放征君一百韵》 -
59
忘怀尘俗外,枕籍祗南华。
祖无择《斋中即书南事》 -
60
岂不与世接,自远尘俗沾。
何基《和吴巽之石菖蒲》 -
61
平生山水性,不着尘俗萦。
徐鹿卿《林判府和前韵见示且约暇日论茗次韵为谢》 -
62
坐对松竹林,已换尘俗骨。
白玉蟾《凝翠》 -
63
偏向书窗伴幽独,不教尘俗滓婵娟。
徐元杰《题俞簿梅阜书院》 -
64
坐令红黛皆尘俗,一种凄凉不堪折。
赵崇嶓《白莲》 -
65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宋伯仁《清明插柳》 -
66
笑他尘俗者,客路每匆匆。
施枢《寄宝藏壁天瑞》 -
67
真可消尘俗,何妨中圣贤。
毛奎《小洞天》 -
68
不惟祛尘俗,端可助吟啸。
卫宗武《竹外海棠》 -
69
过雨沐遥岑,一日浣尘俗。
卫宗武《和人杂咏六首 其五》 -
70
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
王义山《蚤起斋檐独坐》 -
71
此地无尘俗,令人长道心。
姚勉《山斋》 -
72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八一》 -
73
等冤亲不与较量,混尘俗初无间隔。
释绍昙《赞延庆谦山主寿像》 -
74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陈舜俞《圆通行》 -
75
有意超尘俗,无心爱夕晖。
牟巘《挽陈本斋尚书 其三》 -
76
无斧凿痕方造妙,超尘俗表始堪吟。
杨公远《次韵凌义山 其二》 -
77
归来三叹息,尘俗无由知。
方一夔《古意四首 其四》 -
78
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
方一夔《予读书之室先从兄时南尝扁以绿猗今二十余年矣感叹存殁遂成长篇》 -
79
若人太古民,不肯堕尘俗。
方一夔《次韵通甫赠别》 -
80
前年我亦访湖山,山色湖光竟尘俗。
俞德邻《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
81
登临劳逺目,久羁尘俗缰。
吴龙翰《灵金山观金灯》 -
82
顾我尘俗人,与物方溶溶。
文天祥《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口占似王城山》 -
83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文天祥《早起》 -
84
纷纷尘俗都如许,吟得诗成欲寄谁。
连文凤《自笑》 -
85
胸中勿着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黄庚《题东山玩月图》 -
86
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郑国辅《大涤洞》 -
87
非无尘俗累,喜见秋阴豁。
刘敞《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 -
88
岂能玩此便自老,尘俗纷纷聊闭关。
刘敞《题深甫所种树》 -
89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王安石《咏梅》 -
90
仙境自嫌尘俗见,故垂岩溜代珠帘。
刘彝《句》 -
91
尘俗岂知湖海士,敝裘羸马出长安。
刘攽《出都》 -
92
紫府真人来最近,红尘俗客到弥赊。
徐积《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三》 -
93
老拙懒陪尘俗客,茅屋挣坐复安眠。
释净端《兰若杂言 其六》 -
94
烟霞不用重关闭,尘俗谁能此访寻。
黄希旦《竹洞》 -
95
嗟予倦尘俗,无术接翱翔。
郭祥正《送许秀才二首 其一》 -
96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 -
97
金精山高绝尘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周薰《金精山》 -
98
绿绶终朝寄尘俗,青云昨夜梦神仙。
彭汝砺《某在合肥尝梦同子直在横川旧游递中有诗往还子直见招因用前韵来寄》 -
99
更无尘俗到,潇洒似寒郊。
彭汝砺《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 其二○》 -
100
宴游知有地,尘俗自非仙。
彭汝砺《和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