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寄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寄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寄声的宋诗诗句
寄声[jì shēng]
释义:
1
托人传话。
列表:
-
1
薏子期蠲疾,梅花幸寄声。
宋庠《送英州理掾朱舅》 -
2
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
宋庠《河阳秋思六首 其四》 -
3
寄声鸾鹤侣,千载共来旋。
宋庠《郡楼望嵩少作》 -
4
万石嗟遗迹,双鱼谢寄声。
王之道《和刘与可二首 其一》 -
5
相喜何须日寄声,如君无处不知名。
王之道《和许端夫兄弟二首时端夫出守当涂 其二》 -
6
烂柯况是神仙宅,招隠诗成好寄声。
王之道《送徐次公罢历阳任归三衢》 -
7
仙人吴门卒,解后烦寄声。
朱松《赠谢彦翔建安人九岁异人与药至今不食建安有梅子真升仙处》 -
8
云根试手聊亲斸,安否他年数寄声。
朱松《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 其二》 -
9
天宇澄清澜,山中寄声否。
曹勋《松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其八》 -
10
寄声时谢我,江上足兰苕。
宋祁《送余姚尉顾洵美先辈》 -
11
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
宋祁《松》 -
12
寄声频慰吾人望,往时交友皆无恙。
刘子翬《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
13
直须吏部寻盟日,急遣双鱼一寄声。
刘子翬《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其一》 -
14
故人佐太府,因君烦寄声。
晁公遡《阎才元因程伯珍来寄近诗一轴不能尽和用师淮父韵奉简》 -
15
相将我亦为行客,征雁来时好寄声。
王十朋《主簿程同年和永平门诗再赋四绝因以赠别 其四》 -
16
寄声郭有道,一木难支厦。
王十朋《徐孺子亭》 -
17
寄声花郑重,为报竹平安。
许必胜《寄山中老稚》 -
18
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
邓深《贺陈仲思》 -
19
寄声山中灵,心期空鞅鞅。
洪适《山中阻雨欲登华顶峰而不果》 -
20
春日西湖上,烦君一寄声。
洪适《送季元衡教授赴调》 -
21
却顾浮丘亭,寄声频日月。
洪适《送范至能》 -
22
翠幄藏春巧寄声,熏笼织锦晓天清。
洪适《景卢送瑞香》 -
23
寄声已为谢亭长,去甚复且容聋丞。
洪适《至宁海县有怀曾守》 -
24
临风嘿凄然,一纸聊寄声。
李流谦《送罗制参》 -
25
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
李流谦《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
26
未应厚禄绝来书,寄声纸尾烦多谢。
李流谦《寄送梁子辅赴召》 -
27
明朝东望欲寄声,我在紫岩师锦水。
李流谦《飞乌与正老相值盖十月初见之梦兆云》 -
28
仙人吴门卒,解后烦寄声。
洪迈《赠谢彦翔》 -
29
尘萦俗累不容到,若见山灵烦寄声。
李长庚《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阳华佳句且有岩下弄琴舟中吹笛之乐长庚虽不奉胜游辄继高韵 其一》 -
30
昔年宦路意相倾,四纪中间一寄声。
姜特立《汪尚书挽章二首 其一》 -
31
一朽何须论异域,寄声青冢太媕婀。
潘柽《过虞美人墓》 -
32
万里寄声长不达,一尊相属岂前期。
陆游《送吕彦升参谋》 -
33
隔日寄声为薄具,石榴应有未开花。
陆游《拆号前一日作》 -
34
兰台粉署朝回晚,肻记粗官数寄声。
陆游《送刘戒之东归》 -
35
眼里香秔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陆游《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夜三鼓雨至明日晡后未止高下沾足喜而有赋二首 其一》 -
36
赖有东湖堪吏隠,寄声篱菊待吾归。
陆游《感事》 -
37
西来例不候达官,每欲寄声中辄止。
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 -
38
蟆颐江上约同行,白鹤峰前辱寄声。
陆游《次韵使君吏部见赠时欲逰鹤山以雨止》 -
39
作诗谢我友,有使频寄声。
陆游《夜梦与宇文子友谭德称会山寺若饯予行者明日黎明得子友书感叹久之乃作此诗》 -
40
增冰积雪行人少,试倩羁鸿为寄声。
陆游《梅花》 -
41
苦吟更恨知心少,西望金陵阙寄声。
陆游《月夕睡起独吟有怀建康参政》 -
42
正使寄声无薛孟,不妨同里有荀陈。
陆游《简苏训直判院庄器之贤良》 -
43
买鹤清溪归计足,寄声先遣故人知。
陆游《新秋》 -
44
寄声勤以谢,幸子恕而怜。
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
45
旧令乃吾友,寄声于此时。
梅尧臣《送刁安丰》 -
46
使来每寄声,喜我淡无欲。
陆游《寄城都籧道人》 -
47
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陆游《上书乞再任冲佑》 -
48
寄声山中友,安用求金芝。
陆游《梦有饷地黄者味甘如蜜戏作数语记之》 -
49
死生今永诀,追恨寄声疏。
陆游《程泰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
50
退傅寄声情缜密,晦翁入梦语蝉联。
陆游《新凉书怀四首 其三》 -
51
春近预忧归梦短,潮回莫遣寄声疏。
陆游《得子虡临安舟中书因寄》 -
52
抱疾茅檐下,行人肯寄声。
陆游《老怀》 -
53
但余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
陆游《春感》 -
54
无由促席暂握手,每得寄声聊解颜。
陆游《哭季长二首 其二》 -
55
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二》 -
56
问君何地险,斟酌寄声来。
陆游《寄杨济伯》 -
57
寄声滕六何似休,浄尽将云为侬扫。
杨万里《次主簿叔雪韵》 -
58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其四》 -
59
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梅尧臣《寄许主客》 -
60
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疎。
梅尧臣《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 -
61
长江万里通吴蜀,逢着双鱼各寄声。
杨万里《送刘德脩殿院直阁将漕潼川二首 其二》 -
62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其二》 -
63
寄声多贺帽子峰,今岁峰头有霜雪。
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 -
64
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
杨万里《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
65
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
释宝昙《为史魏公寿》 -
66
黄金作人累,珍重烦寄声。
释宝昙《送判院杨道夫》 -
67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
释宝昙《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 -
68
此道今寂寥,寄声谢朝着。
释宝昙《和陶彭泽咏二疏》 -
69
寄声为多谢,勿谓今无书。
释宝昙《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隠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驰仰之意去佞方舟之子松其侄》 -
70
好去玉霄云海上,寄声江汉永相望。
项安世《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其二》 -
71
珍重寄声烦问讯,个中消息定何如。
朱熹《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二》 -
72
摆手临行一寄声,故应离合未忘情。
朱熹《香茶供养黄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一》 -
73
寄声千里能信不。
梅尧臣《寄维阳许待制》 -
74
孤鸿飞去鹦鹉洲,寄声高楼谢黄鹄。
梅尧臣《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 -
75
寄声托飞鸟,微意或可传。
梅尧臣《先至山阳怀杜挺之》 -
76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梅尧臣《叙两会事戏寄刁景纯学士》 -
77
寄声主雨神,云车盍小留。
陈造《教授有诗再次韵》 -
78
龙旌凤扇一相迎,知费青禽几寄声。
陈造《七夕》 -
79
寄声衖南翁,斯辰可无诗。
许及之《中秋见怀》 -
80
寄声海上钓鳌客,鳌动恐伤大地根。
许及之《再用韵谢德久见和》 -
81
寄声来问我,何忍试锋镝。
周孚《寄闾丘仲》 -
82
寄声问平安,此去何时还。
周孚《次韵史伯强》 -
83
寄声问平安,忆此衰病不。
周孚《次韵寄士美》 -
84
栖迟顾我犹藏拙,邂逅烦君尚寄声。
程洵《寄朱德芳》 -
85
时清市骏非无意,岁晏逢花好寄声。
罗愿《送邕州吴使君》 -
86
寄声谢丰隆,为起神龙卧。
章甫《雷》 -
87
寄声莲社友,秋兴复何如。
章甫《新凉》 -
88
还有故人招隠否,寄声橘柚欲黄时。
陈傅良《新昌咏归》 -
89
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
陈傅良《止斋即事二首 其二》 -
90
寄声半隠不容言,空有语离书满纸。
楼钥《又次韵》 -
91
东阳一苇杭之便,毋惜公余蚤寄声。
袁说友《送楼攻愧知婺州二首 其二》 -
92
车行过怀玉,寄声到林谷。
赵蕃《寄雷丈朝宗》 -
93
忆昨寄声因鲍子,阙然已复四终星。
赵蕃《寄新喻丞章季亨》 -
94
劳君下马更握手,再三谓我频寄声。
赵蕃《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
95
春晚得晴如此少,寄声鸠辈且停音。
赵蕃《三月十六日郊行》 -
96
寄声江夏无双士,并谢蓝田不负丞。
赵蕃《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其二》 -
97
寄声闲止老居士,好对春风酌冻醅。
赵蕃《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择唱酬之韵呈克晦》 -
98
祗今家食应无恙,书倩衡阳雁寄声。
滕瑱《绍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观稼小休野石读仲权正字壁间所题诗因次韵 其二》 -
99
梅子犹念我,寄声忧我居。
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
100
谁为寄声清颍客,此生终不负渔竿。
欧阳修《摄事斋宫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