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夷夏的宋诗诗句
描写夷夏的宋诗诗句。
描写夷夏的宋诗诗句
夷夏[yí xià]
释义:
1
夷狄与华夏的并称。古代常以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
2
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
列表:
-
1
夷夏观殊礼,干祗享至仁。
胡宿《礼毕庆成》 -
2
晚芳相元祐,勋名动夷夏。
沈庄可《秀野园》 -
3
中原膻腥杂夷夏,淮北城垒生莓苔。
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一》 -
4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曹勋《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其二》 -
5
此恩夷夏均,圣德如天大。
史浩《上赐御制新秋过雨书怀诗且令属和》 -
6
始听嵩呼徧夷夏,便知孝治感乾坤。
史浩《天申节望阙祝圣致语口号 其一》 -
7
名德重夷夏,皇朝两魏公。
王十朋《冯员仲赴阙奏事士君子咸欲其留闻为魏公所辟势不可夺遂成鄙语兼简查元章》 -
8
夷夏驩声归羽舞,乾坤和气入薰琴。
陆游《天申节致语口号三首 其二》 -
9
真皇破虏神武扬,夷夏亿宁法度彰。
周必大《进读三朝宝训终篇赐宴赐赉谢恩诗》 -
10
指挥夷夏无遗策,开阖乾坤有至神。
张孝祥《辛巳冬闻德音 其一》 -
11
攀摧恸夷夏,悲泪作秋霖。
陈造《寿皇圣帝挽章三首 其一》 -
12
夷夏均哀涕,空同只故仙。
许及之《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13
奉春前日策和亲,夷夏雌雄恰始分。
舒邦佐《咏昭君》 -
14
愿言申戬谷,夷夏仰元良。
王炎《贺东宫诞辰》 -
15
夷夏早知名,家国嗟独贤。
彭龟年《寿张京尹》 -
16
姑容夷夏一家日,更□君臣千载图。
曾丰《寿钱枢密》 -
17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曾丰《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古风谢塞》 -
18
南北固分合,夷夏宁屈伸。
韩淲《赵十读通鉴有诗和韵赠之》 -
19
何当蒇熙事,夷夏颂隆平。
周端臣《游籍田》 -
20
慈心夷夏等,诚意地天通。
张方平《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二》 -
21
天虽限夷夏,人自失喉襟。
韩琦《题览胜亭》 -
22
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杜遣怀韵见寄因和酬之》 -
23
却莱辨夷夏,隳郈肃君臣。
刘克庄《孔子问礼图》 -
24
后王明若日,夷夏庆同风。
范镇《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
25
古今称治理,夷夏共瞻望。
祖无择《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
26
首足叹倒悬,夷夏正疆埸。
赵希逢《和寄敬甫叶兄》 -
27
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
许月卿《暮春联句九首 其八》 -
28
上人满腹𡎺疑团,夷夏区分扣牧间。
释绍昙《示日本景用禅人》 -
29
万里夷夏范我驱,如鸱百发一无虚。
张埴《答彭秉山》 -
30
精诚揭天日,气魄动夷夏。
邓剡《挽文文山》 -
31
君臣赓载,夷夏肃清。
郊庙朝会歌辞《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真宗室用《熙文》。》 -
32
和议一成夷夏福,苍生击壤咏升平。
无名氏《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四》 -
33
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吴杭《磨崖颂》 -
34
上天限夷夏,自古常风霾。
刘敞《墨河馆连日大风》 -
35
舟车未为用,夷夏永觖望。
刘敞《入山》 -
36
至乐均夷夏,希声入窈冥。
刘敞《张乐洞庭》 -
37
夷夏欣宁谧,揄扬颂戢櫜。
苏颂《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几尽辄拾其遗逸再次前韵》 -
38
诗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毛杭《读唐中兴颂》 -
39
自从夷夏乱,七丝久已弃。
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
40
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
苏辙《雎阳五老图》 -
41
夷夏生灵真久困,圣贤膏泽有前闻。
郑侠《上苏端明 其二》 -
42
夷夏固知归禹画,幽燕何事属戎庭。
彭汝砺《登楼》 -
43
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闲。
黄裳《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
44
市井衣裘半夷夏,阴晴朝暮变炎凉。
黄大临《留别》 -
45
醉中咳唾落珠玑,身后声名满夷夏。
饶节《李太白画歌》 -
46
文轨包夷夏,弦歌遍幅员。
王安中《睿谟殿曲宴诗》 -
47
和议一成夷夏福,苍生击壤咏升平。
韩驹《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四》 -
48
中兴之功,薰灼夷夏。
李正民《大宋中兴雅》 -
49
两阶干羽久寂寞,千古夷夏相仇雠。
李纲《望九疑》 -
50
我公非常人,夷夏知威名。
郭印《送韩美成都大赴夔帅》 -
51
中庸镇夷夏,精祲极天人。
黄彦平《还自豫章寄谢胡帅承公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