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太常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常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常的宋诗诗句
太常[tài cháng]
释义:
1
古代旌旗名。
2
官名。
列表:
-
1
暂沽彭泽酒,岂碍太常斋。
苏籀《次韵范子仪怡山饭讫访王仙君旧迹一首》 -
2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张祁《庐州诗》 -
3
供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
朱翌《观弄狮子》 -
4
嗟乎西平诚功高,景钟太常书勋劳。
陈长方《李西平画像赞》 -
5
决科偶中太常第,意气岂复如当年。
晁公遡《王才谅自行朝归以进士题名示予怆然有感》 -
6
德行太常议,功名惇史书。
晁公遡《杨参政挽章二首 其二》 -
7
重闻鸣凤瑞岐阳,不比清斋老太常。
王十朋《周漕行可和诗复用前韵并简元章》 -
8
已传乐职来西蜀,更就清斋得太常。
宋祁《张伯起自蜀还台帘对既讫以有司奉祠蜡方既即斋复引入升太常为博士》 -
9
世掇太常第,自致冕与轩。
曾协《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
10
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
韩元吉《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之》 -
11
君非太常何用尔,监祭有令时当差。
韩元吉《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之》 -
12
名纪太常高大父,气钟仁祖外曾孙。
李吕《投赠钱侍郎端礼三篇 其一》 -
13
酒钱觅处无司业,斋日多来似太常。
陆游《累日无酒亦不肉食戏作此诗》 -
14
龙旂太常,立列比比。
梅尧臣《祫礼颂圣德诗》 -
15
天教忠信行区脱,人许功名上太常。
范成大《送洪内翰使虏二首 其二》 -
16
太常家有此段奇,销得不斋醉如泥。
范成大《子文大丞重午日走贶煮酒清甚殆与远水一色何其妙哉数语奉谢》 -
17
老夫不及朱师古,纳却太常少卿得潼府。
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 -
18
陆机二十作文赋,刘群二十诣太常。
杨万里《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
19
相公早勒太常铭,康乐当家更典刑。
张孝祥《送刘伯同侍开府公入觐》 -
20
唯希步兵醉,莫作太常斋。
梅尧臣《次韵和吴冲卿岁暮有怀》 -
21
嫁婿得荡子,犹如太常妻。
薛季宣《石上可种麻》 -
22
拟过高轩聆妙谛,恐劳斋供太常妻。
赵公豫《赋答钱塘马先生见贻即次原韵》 -
23
更说列卿太常老,吁嗟一曲与人传。
林亦之《郑氏母挽词二首 其二》 -
24
当代文章伯,声名属太常。
廖行之《挽龚主簿盖卿 其一》 -
25
否臧太常议,正直朱丝弦。
楼钥《曾吏部寿诗集老杜句》 -
26
自从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
王信《题椿桂堂》 -
27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两翁。
王炎《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其二》 -
28
太常墨庄家,帝命分竹五。
彭龟年《送刘寺簿知衡州》 -
29
难贪太常酒,顾归陶令庐。
赵蕃《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 其二》 -
30
论议留青简,勋庸纪太常。
李商叟《寿辛太尉》 -
31
既壮道愈焯,维斗揭太常。
巩丰《哀吕东莱》 -
32
身饶太常第,客欠广文毡。
叶适《送张知录》 -
33
太常识斯人,吾知不负丞。
张镃《杂兴 其三四》 -
34
今来划逢丁太常,目所未接心已甘。
敖陶孙《与太常丞丁晦甫》 -
35
德名垂世先君子,经术传家小太常。
张方平《兖海孙学士寄昼锦编述先德宣公进退之美报之长句四韵奉扬盛事》 -
36
不终制作成遗恨,律准今犹在太常。
张方平《读王朴传》 -
37
今为太常宅,复此緐华都。
苏舜钦《和邻几登緐台塔》 -
38
太常正徯肃臣工,归舟却泝蜀江风。
刘宰《送王常博归蜀》 -
39
十载安边功,书遍太常旗。
刘宰《傲将军歌赠周叔子马帅》 -
40
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
刘宰《挽通倅刘由正二首 其二》 -
41
丰碑不用书成绩,自有司勋纪太常。
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其八》 -
42
家传遗稿归中秘,帝录元勋纪太常。
刘植《静乐赵观文挽词》 -
43
更倩南窗书嬭味,不妨来伴太常斋。
魏了翁《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具至用韵以谢 其六》 -
44
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
岳珂《太宗皇帝古诗御书赞》 -
45
莫遣楚娇多劝饮,怨歌难解太常妻。
程公许《以梨橙寄景韩景韩有诗来谢因和韵奉答》 -
46
士谁与贺争同进,众亦推弘诣太常。
刘克庄《送方蒙仲赴省》 -
47
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刘克庄《挽参与蔡公三首 其二》 -
48
妇谥为康子,何须问太常。
刘克庄《处士妻十首 其一》 -
49
恰还使事逢新政,已峻卿班入太常。
林希逸《陈提举挽诗 其一》 -
50
君本轻场屋,何心第太常。
林希逸《山长陈刚父挽诗 其二》 -
51
高升洞阳界,论道太常前。
释文珦《游仙 其四》 -
52
太常金乐交佚奏,秩秩笾豆环簪缨。
王奕《祖庭观丁歌》 -
53
春秋天下祀文庙,太常四丁惟鲁行。
王奕《祖庭观丁歌》 -
54
区区一入太常选,谁顾尺蠖犹连蜷。
金君卿《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
55
头颅老尽心犹在,夜半钧天梦太常。
何梦桂《和闽人龚玉峰韵 其二》 -
56
太常旧谱看不足,斗鸡舞马浑粗俗。
方一夔《李伯时明皇按乐图》 -
57
当年紫绶金章客,何德何功坐太常。
陈普《咏史 桓荣》 -
58
从征卤簿拜上恩,太常朝上回銮表。
谢翱《宋骑吹曲 回銮曲第二 其二》 -
59
翘材曾验太常车,壁上新留醉墨斜。
韩维《和邵学士留题府署东堂有不及花时之叹次韵 其一》 -
60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文同《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之书石余因和兼谢》 -
61
纪异信史,登歌太常。
郊庙朝会歌辞《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皇帝初举酒用《祥麟》。》 -
62
挽回騩驭还长乐,直把鸿勋纪太常。
无名氏《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五》 -
63
太常调乐辨韶武,少府拭璧差桓躬。
刘敞《和吴九元会》 -
64
太常请献象功舞,史臣愿勒西山岊。
刘敞《西戎行》 -
65
太常几日休斋禁,亦欲从公醉似泥。
刘敞《和宿直晨出遂赴奉慈斋告寄持国子履》 -
66
太常奏备三千曲,乐府新调十二钟。
王珪《宫词 其五二》 -
67
端居太常署,寒日淡孤清。
司马光《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见过阍人不时内韩去乃知为诗谢之》 -
68
广文更直太常斋,咫尺无从尽素怀。
司马光《武成致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其一》 -
69
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
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二》 -
70
黄阁遵成范,太常书茂功。
司马光《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太师》 -
71
中祀牲牢开祖道,太常铙吹送灵车。
苏颂《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其五》 -
72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王安石《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
73
一官留隠太常中,生事萧然信所穷。
王安石《送灵仙裴太博》 -
74
一失太常第,闻子继屯剥。
强至《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 -
75
往者移太常,正气横苍旻。
刘攽《献欧阳永叔》 -
76
太常难纪绩,天语诏丰碑。
刘攽《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 其一》 -
77
诏除芸阁吏,名属太常书。
刘攽《送刘谊先辈尉泾县》 -
78
始觉太常斋不恶,秋风静里雨萧然。
刘攽《致斋雨中寄王彦祖 其一》 -
79
太常密补岩廊化,歌咏南风惠泽深。
杨杰《陈氏得开元佛殿梁材断为琴传三世矣而归于太常少卿盛诲之请予赋焉》 -
80
仙翁来自太常班,再乞林泉捧诏还。
刘摰《赠黄少卿二首 其一》 -
81
初退贺班东上阁,郤观郊乐太常厅。
刘挚《元日示彭器资御史》 -
82
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秾。
苏轼《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 其二》 -
83
太常弟子不知数,日夜吟讽如寒虫。
苏辙《东方书生行》 -
84
庾郎鲑菜二十七,太常斋日三百余。
黄庭坚《戏赠彦深》 -
85
昼枕乍成园吏梦,晨蔬聊学太常斋。
杨亿《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 -
86
太常借模真却还,郗愔入版余皆弃。
米芾《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 -
87
竹前竹后太常斋,风度箫韶识舜谐。
米芾《太常二绝 其二》 -
88
太常句稽亦不冗,少卿淑问清时重。
晁补之《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
89
太常掌故本下才,未怪间关难射策。
毛滂《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
90
穷年太常斋,那得有夙酲。
李新《和李卿新轩》 -
91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贫似庾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李新《送菜徐安叟》 -
92
凭君持入古银台,似说太常修雅乐。
吴则礼《田不伐玉磬歌》 -
93
北海尊罍知意重,太常官职恨斋频。
赵鼎臣《史东美置酒见招偶以释奠致斋不果往因为诗戏之以请他日之约兼呈周与刘敏叔》 -
94
便当权阁太常斋,药灶于傍手自煨。
唐庚《郑太玉送子鱼》 -
95
-
96
还家更诵五千卷,十八重来诣太常。
韩驹《虞童子七岁能诵书部使者闻诸朝既至京师会更制不果试其归也以二小诗送之 其二》 -
97
坐看连名策太常,青云稳上不须忙。
韩驹《先大夫元丰间及进士第荣州伯父喜而赋诗宣和四年信道兄登科某时为著作郎侍立集英殿与观唱名未几信道兄调而归某谨次伯父韵以送之》 -
98
论议留青简,勋庸纪太常。
韩驹《上辛太尉生辰诗》 -
99
挽回騩驭还长乐,直把鸿勋纪太常。
韩驹《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五》 -
100
悯我太常斋,此意君良重。
周紫芝《择之得鹿割鲜见饷以诗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