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太和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和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和的宋诗诗句
太和[tài hé]
释义:
1
亦作“大和”。
2
天地间冲和之气。
3
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4
谓太平。
5
和睦。
6
魏鼓吹曲名。
7
雅乐名。
列表:
-
1
定知上药延衰齿,每忆玄谈养太和。
徐铉《和谭炼师见寄》 -
2
溷浊六尘并,讙呶太和泄。
宋庠《登大明寺塔》 -
3
都缘剩沐太和润,况自频分私照光。
宋庠《安福殿千叶双头竝枝白牡丹歌》 -
4
右史隶题榜,太和存漏壶。
朱翌《宣城书怀》 -
5
太和起孤根,枝上见明灭。
胡寅《和仁仲赏梅》 -
6
太和薰宇宙,王旅不亲征。
胡寅《宁乡有感与仁仲彦达同行》 -
7
夜除爱日太和境,衣袂轻风单薄装。
胡寅《即事》 -
8
八景云舆驾六龙,东方常御太和风。
曹勋《梦中作四首 其四》 -
9
正宜闲处,养此太和。
吴芾《和陶停云 其四》 -
10
有如太和气,周行不停驻。
林宪《读陶诗作》 -
11
春色无穷巷,农乡有太和。
赵彦端《玉真台》 -
12
孤负太和名,翻作搅肠水。
李吕《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
13
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陆游《蓬户》 -
14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陆游《市饮》 -
15
高枕观浮世,持杯养太和。
陆游《即事》 -
16
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
朱熹《闻善决江河》 -
17
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
朱熹《题二阕后自是不复作矣》 -
18
辅帝凝太和,系子一引手。
陈造《教授有诗再次韵》 -
19
自公之来适吾愿,挽回太和寿此域。
陈造《喜雪六首 其五》 -
20
万绪丝棼汩太和,终朝所得竟无何。
薛季宣《块坐》 -
21
庸人扰之耳,只道太和难。
徐似道《守太和》 -
22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陈傅良《水仙花》 -
23
上党夷凶日,太和归国年。
文彦博《又读平泉花木记 其二》 -
24
君德奉天道,冲融协太和。
裴湘《和气致祥诗》 -
25
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
辛弃疾《偶作》 -
26
莫被闲愁挠太和,愁来只用暗消磨。
辛弃疾《题鹤鸣亭 其二》 -
27
太和到处萌,物各从所受。
彭龟年《别周侍郎五首 其三》 -
28
前年太和官,遣书叩曾庐。
赵蕃《呈严黎二师并寄韩季萧》 -
29
阿兄今得太和官,买舟同载初不难。
赵蕃《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其二》 -
30
明朝也向山中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徐照《会饮鲍史君池台》 -
31
无形兼有象,具在太和中。
张镃《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
32
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
刘过《阙景初进纳长安相值于西采石话及家事因与对酌》 -
33
太和生生终莫遏,不容痴寒固骄夸。
陈淳《晴和再用丁韵》 -
34
瓮头白酒香初酿,凭藉一杯归太和。
韩淲《六月二日大雨如注山涧水溢 其三》 -
35
反朴招太和,当免运劫祸。
周文璞《游洞霄》 -
36
奉以甘露太和液,饮太液亲寿益公,虽老归致太平万物好。
苏泂《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 -
37
升坎降离凝正一而融三五兮,付之灵坚童子玉池太和官。
洪咨夔《山中吟》 -
38
太和行其间,周流无边际。
洪咨夔《臈月二十五夜》 -
39
年来欲问长生诀,止止庵中养太和。
詹琰夫《止止庵即事》 -
40
他即无奈何,己可存太和。
晁逈《拟白乐天诗 其二》 -
41
惟酒能齐物,醺醺合太和。
刘克庄《题陈主学达观堂二首 其一》 -
42
我为太和思保合,谁知小雅赋忧伤。
林希逸《记事》 -
43
把酒临风酹太和,春光九十已无多。
牟子才《春雨怀述 其二》 -
44
夜入安乐窝,晨兴饮太和。
邵雍《逍遥吟 其三》 -
45
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
邵雍《林下五吟 其一》 -
46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
邵雍《林下五吟 其三》 -
47
陇廉孟娵之莫辨兮世揜揜其层睋,神藐藐而上征兮诉纬繣于太和。
王柏《宋史馆检阅所性先生时天彝父挽些》 -
48
一天晓色怀明哲,四野春光想太和。
陈宗礼《题虞帝庙》 -
49
宇宙如今惟有酒,太和楼下渺烟芜。
陈着《梅山弟来同饮醉书本堂》 -
50
世远太和散,儒门有若人。
陈着《挽黄祖勉三首 其一》 -
51
有唐太和年,宫中亦甘露。
姚勉《感山十咏 甘露台》 -
52
因嗟世上深危证,合住山中养太和。
刘黻《呈径畈徐左司》 -
53
至洁独凝群物表,太和元在极寒中。
方回《雪》 -
54
薇烹石铫供常馔,茶煮山泉当太和。
杨公远《龙金庵借张山长韵》 -
55
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
董嗣杲《鸟窠》 -
56
残碑压鳌背,上有太和字。
韩维《游汉高帝祠》 -
57
涂歌涵太和,送贺仰高拱。
韩维《和吴九王二十八雪诗》 -
58
太和国土里,风味极清柔。
郑思肖《醉乡十二首 其四》 -
59
自然氤氲太和身,融融泄泄先天春。
郑思肖《醉乡十二首 其一二》 -
60
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
陈普《拟古 其七》 -
61
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丘葵《一中》 -
62
王通元经莫轻议,太和文治诚班班。
熊禾《观洛行》 -
63
太和岂无治,髽髪终殊伦。
熊禾《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三》 -
64
太和磔裂三千年,何处人间有完璧。
艾性夫《赋壬一侄孙破砚》 -
65
亭障戢干戈,人心浃太和。
郊庙朝会歌辞《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又六变。 其五》 -
66
太和酒楼三百间,大槽昼夜声潺潺。
无名氏《题太和楼壁》 -
67
欲知精意答,预睹太和臻。
曾巩《郊祀庆成》 -
68
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
司马光《赠道士陈景元酒》 -
69
太和充塞,群心率吁。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赐赦宣德门》 -
70
太和尚可致天地,烦想岂特疏心胸。
黄履《次韵和正仲游华严此君亭》 -
71
玉池且酌太和酒,一醉寿同天地久。
杨杰《望仙曲》 -
72
愿公一吐太和气,朽株岩下逢春荣。
郭祥正《代先书寄庐郡朱龙图》 -
73
惠两柔风,太和塞野。
张商英《进仰山瑞禾诗宋大雅十三章 其九》 -
74
玉池且酌太和酒,一醉寿同天地久。
张商英《望仙曲》 -
75
通道三杯太和好,已同五气谁能到。
黄裳《通道瓢吟》 -
76
沧浪风绉鸭头波,中有高人养太和。
黄裳《寄梅承事》 -
77
我去太和欲朞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黄庭坚《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
78
至人独解诸物撄,炼神含嚼太和精。
黄庭坚《答何君表感古冢》 -
79
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黄庭坚《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
80
黄钟资养太和气,上贤禀受为三公。
刘弇《冬至上王丞相生日黄钟歌》 -
81
晞发阳之阿,餔餟太和精。
秦观《反初》 -
82
皇皇辟君明如日,安用动威偃禾木,表以甘露太和液。
米芾《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 -
83
玉沥发太和,得君同逍遥。
米芾《送端臣桂林先生兼简信叔老兄帅坐》 -
84
太和有味人人饮,谁识醒时是醉乡。
陈瓘《了斋自警六首 其四》 -
85
绀宇凌云接太和,萦回委曲过山阿。
赵企《题石桥》 -
86
劳苦万物抱憔悴,嘘呵太和如汗流。
毛滂《东风辞》 -
87
后逢枯朽慎勿薪,太和蒸之有如此。
毛滂《隋堤采蕈》 -
88
摩挲龟背蛇蚹纹,太和款识尤出伦。
吴则礼《赠江器博》 -
89
太和输橐籥,妙用绝蹄筌。
王安中《睿谟殿曲宴诗》 -
90
太和元气,逝者如斯。
李纲《题李伯时三教图卷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