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太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太史的宋诗诗句
太史[tài shǐ]
释义:
1
官名。
2
复姓。
列表:
-
1
备员太史氏,补属富民侯。
宋庠《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
2
留春太史记,成佛谢公缘。
宋庠《赠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词二首 其二》 -
3
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绋讴。
宋庠《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 其三》 -
4
太史已书贤者聚,荀陈此地仰华星。
傅察《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其一四》 -
5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陈与义《咏青溪石壁》 -
6
云何士元淹骥足,留滞太史周南维。
苏籀《送滁守蔡瞻明提举》 -
7
不龟太史自鞭马,一出唤回社稷春。
邓肃《靖康迎驾行》 -
8
惭愧知音太史公,为榜佳名字画雄。
邓肃《玩芳亭》 -
9
太史怜此意,高额揭显亲。
邓肃《谢李舍人题额》 -
10
今焉逢太史,发挥身后名。
邓肃《谢李舍人题额》 -
11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李处权《召伯祠》 -
12
诗似少陵多教化,文从太史有波澜。
李处权《亨仲家兄擢居谏省诗以贺之》 -
13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朱翌《送张巨山》 -
14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
朱翌《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 -
15
太史书云后,群公贺雪回。
朱翌《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其三》 -
16
太史推经学,先君得最深。
曹勋《敬题箕颍集后二首 其二》 -
17
不得成书同太史,须知非我异春秋。
宋祁《癸酉六月奉诏修耤田记十一月诏罢赋诗》 -
18
淹留太史编残藁,废忘河东箧里书。
宋祁《答彭州职方朱员外公绰》 -
19
太史书云日,周家纪历年。
冯时行《至日三首 其一》 -
20
太史仰干象,光芒见前星。
史浩《上建王生辰 其三》 -
21
太史谈公甚奇异,老人星即是前身。
史浩《上曹守徽猷生日 其一》 -
22
定知太史先占瑞,天外祥星一处明。
史浩《余姚待县官致语口号》 -
23
朝来太史上宸廷,为说东鄞集寿星。
史浩《寄居为诸学职庆寿致语口号》 -
24
今朝太史占鄞鄮,无限文星作寿星。
史浩《四明尊老会致语口号 其一》 -
25
太史占祥应入奏,光躔南斗寿星明。
史浩《六老会致语口号》 -
26
明朝太史应驰奏,寿象联珠见甬东。
史浩《五老会致语口号》 -
27
料应太史占干象,星斗森罗拥上台。
史浩《复诸亲庆会致语口号》 -
28
何异周南太史家,西上九疑东访禹。
陈长方《赠画者徐琛》 -
29
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
晁公遡《薛郎远以颂为寿句法崛奇读之喜甚赋此为谢》 -
30
今看太史牛马走,往见中朝鸳鹭行。
晁公遡《送邵仲象如吴下》 -
31
磨铅周太史,视草汉承明。
黄公度《上汪内相生日》 -
32
奉常陈雅奏,太史报殊祥。
黄公度《进元会诗》 -
33
太史采诗傥见取,愿付银笔书青编。
王十朋《左原纪异》 -
34
他年太史作佳传,愿于纸尾书吾诗。
王十朋《会稽三贤祠诗 愍孝庙》 -
35
又不见子胥鞭尸报父怨,太史为之作佳传。
王十朋《赠王吉老县尉》 -
36
行闻太史奏星聚,四皓联珠临四明。
王十朋《送黄机宜游四明》 -
37
传闻禹穴自太史,好古无人若为问。
王十朋《次韵濮十太尉题禹穴》 -
38
太史占之此何祥,咸忧兵起人流亡。
王十朋《太白昼见》 -
39
九芙蓉自九天来,太史南游山未开。
王十朋《九华山 其一》 -
40
国风雅颂寂寥久,太史采诗宜与编。
王十朋《五月晦日会知宗提舶通判纳凉云榭提舶用仙字韵即席赋诗中寓四字次韵以酬》 -
41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黄然《题涪翁亭》 -
42
且书太史丰年瑞,不数周公异亩禾。
曾协《老农十首 其一○》 -
43
年来行乐与民同,探穴追踪太史公。
张维《题张公洞》 -
44
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夸太史谈。
林光朝《次韵呈胡侍郎邦衡》 -
45
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
莫济《次韵梁尉秦碑》 -
46
前星一点朝天节,只有清台太史知。
赵彦端《寿皇太子 其一》 -
47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李吕《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其五》 -
48
论儒摘寡要,太史固坐井。
李流谦《挽程子山侍讲》 -
49
是以太史公,身行天下半。
李流谦《送吕义甫》 -
50
公家枢近公,名在太史氏。
李流谦《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职》 -
51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惊变色。
李流谦《送何子应少卿赴召》 -
52
太史坐直笔,愈黜名愈休。
吴儆《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
53
太史后凋松,公如巨川舟。
吴儆《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
54
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
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 -
55
太史周南方卧疾,拾遗剑外又逢春。
陆游《倚楼》 -
56
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
陆游《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
57
会当烦太史,一奏少微星。
陆游《北斋》 -
58
我欲杀青书孝友,愧非太史马牛走。
陆游《柴怀叔殿院世彩堂》 -
59
离堆太史公,青莲老先生。
陆游《感兴》 -
60
今我见何遁,始验太史真。
梅尧臣《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
61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二》 -
62
家近将军觞咏地,身如太史滞留时。
陆游《醉后作小草因成长句》 -
63
安得太史公,妙语写高躅。
陆游《夜观严光祠碑有感》 -
64
汝阴太史万签藏,酸枣先生六世芳。
陆游《送王仲言倅泰州绝句二首 其一》 -
65
晚入南宫典笺奏,滥陪太史牛马走。
陆游《三山杜门作歌五首 其四》 -
66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
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 其三》 -
67
也胜太史落南时,短檠夜对屠牛机。
陆游《昼坐闻墙外人声殊败幽思戏作》 -
68
仙家又怆银河别,太史新班玉历秋。
陆游《七月四日夜赋》 -
69
早参太史笔,晚典石渠书。
陆游《感旧》 -
70
宜州太史一纸书,百年笔墨犹山立。
陆游《黄氏冲和堂》 -
71
但照太史占,虹气贯宝婺。
陆游《郭氏山林十六咏 韫玉岩》 -
72
昔为飞仙今酒仙,更入太史滑稽篇。
杨万里《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遗之》 -
73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杨万里《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
74
太史结庐伴鸥鹭,锡山山下荆溪渡。
杨万里《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
75
前星一点朝天帝,只有清台太史知。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 其一》 -
76
玉立长身太史公,诸郎个个有家风。
杨万里《送李制干季允擢第归蜀》 -
77
西州名胜李太史,岂徒国士天下士。
杨万里《送李君亮大著出守眉州》 -
78
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二首 其二》 -
79
太史言有证,重晖照无疆。
周必大《庆东宫生辰四首 其三》 -
80
拾遗羁旅鉴湖秋,太史崎岖禹穴游。
周必大《送喻宫教良能出倅会稽》 -
81
六一先生旧帅扬,分宁太史尹西昌。
周必大《西昌陈诚之送黄楼芍药仍枉长篇老懒不能次韵戏答二绝句连岁许红都未至末章及之 其二》 -
82
莫因韩李同佳传,便废千年太史书。
周必大《子中兄再示新诗以妃为僭次韵解嘲》 -
83
佳名谁合戎州绿,妙语端由太史黄。
周必大《三次韵答江西美》 -
84
东郊何必舞云翘,太史休劳望斗杓。
周必大《立春帖子 太上皇帝阁 其五》 -
85
年年太史前期奏,南极星明圣历昌。
周必大《金国贺会庆节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
86
尻脽连接召徐严,谁羡平生太史谈。
史尧弼《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其一》 -
87
太史笔端云似画,老人星外月如规。
释宝昙《为陈天与大监寿》 -
88
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释宝昙《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
89
独怜太史周南滞,不预尧阶贺太平。
李洪《即事 其一》 -
90
侃侃太史孙,风谊美于玉。
项安世《送范少约二首 其二》 -
91
庶几太史闻我语,邂逅可作泮水编。
项安世《送张安抚》 -
92
方丈山中太史公,二年湖海困飘蓬。
项安世《病中谢客》 -
93
江西太史吟诗处,洛下先生载道行。
项安世《送李公衡从其弟赴涪州教授》 -
94
湮沦向千载,太史来荆蛮。
项安世《题澹山岩二首 其一》 -
95
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
项安世《三山矶答渔父歌》 -
96
太史当年责了翁,二程佳处似春风。
项安世《贺范安抚上事十绝 其五》 -
97
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七》 -
98
□言未秉太史笔,自幸已执留台鞭。
朱熹《读通鉴纪事本末用武夷唱和元韵寄机仲》 -
99
恼彻会心黄太史,他花从此不须栽。
高文虎《水仙》 -
100
今代太史公,四海范氏门。
张孝祥《劝范东叔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