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天津的宋诗诗句
描写天津的宋诗诗句。
描写天津的宋诗诗句
天津[tiān jīn]
释义:
1
银河。
2
指天津桥。
3
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列表:
-
1
逍遥人控鹤,碧落压天津。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五》 -
2
鸾凤栖瑶渚,天津压汉江。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七》 -
3
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
4
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
宋太宗《缘识 其一四》 -
5
便当痛饮天津桥,一网尽呼天下俊。
邓肃《戏吴少綝》 -
6
待扫欃枪洗兵马,两翁玄语记天津。
张元干《宫使枢密富丈和篇高妙所谓压倒元白末句许予尤非所敢承谨用前韵叙谢》 -
7
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间谁是识花人。
胡寅《和奇父竹斋小池及游春五绝 其三》 -
8
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宋祁《七夕 其一》 -
9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曹勋《过淮甸》 -
10
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王铚《送杨道士归蔡州》 -
11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葛立方《月蚀》 -
12
禽了项王知退步,定骑箕尾上天津。
胡宏《韩信》 -
13
天津桥上弄猢狲,女子从来不出门。
李石《颂古塔祖胜二首 其二》 -
14
天津三月桃与李,朝能断肠暮流水。
员兴宗《李太白古风高奇或曰能促为竹枝歌体何如戏促李歌为数章 其二》 -
15
亭亭独立望天津,四畔无家石作邻。
王十朋《石夫人》 -
16
翻思大傩氏,阔步过天津。
王灼《次韵李士举丈除夕 其一》 -
17
可笑山王今不数,敝裘索寞走天津。
王灼《长孺幼安作西湖之游不以告某与元受明日二公有诗元受率次韵》 -
18
胡不厉逸翮,天津问仙槎。
洪适《拟古十三首 今日良宴会》 -
19
天津飞骥足,云路逸鹏程。
韩元吉《投赠徐平江三十韵》 -
20
龙钟谁识天津叟,高卧曾为梁甫吟。
曹冠《涵碧亭 其三》 -
21
天津桥上醉骑驴,一锦囊诗一束书。
陆游《还家二首 其二》 -
22
两两星躔九九车,天津笑我醉骑驴。
陆游《读书》 -
23
断云飞苑路,高柳暗天津。
陆游《车中作》 -
24
它年不死君须记,会在天津看落晖。
陆游《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 -
25
天津桥西官柳陌,文书灯火长相觅。
范成大《送曾原伯运使归会稽用送徐叔智韵》 -
26
梦绕天津月再湾,慈湖解缆已开颜。
杨万里《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 其一》 -
27
劲气危言五十春,今骑厩马踏天津。
周必大《庆邦衡生朝用去年韵》 -
28
挥戈回日照,洗甲挽天津。
王淮《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29
龙瑞此时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桥。
喻良能《次韵奉酬参议林郎中见贻之作》 -
30
-
31
功业讵堪铭日观,龙钟空叹倚天津。
李洪《次韵仲信留别》 -
32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
朱熹《步虚词二首 其一》 -
33
吟罢天津句,薰风拂面凉。
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柳堤》 -
34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
梅尧臣《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柘湖》 -
35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梅尧臣《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
36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梅尧臣《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洛州》 -
37
身归兰省唯看月,心在天津欲倚桥。
梅尧臣《次韵景彝赴省宿马上》 -
38
向来骑凤下天津,冠屦因循混世尘。
陈造《次韵答高宾王 其一》 -
39
与问天津倚栏客,庸非青琐窃桃儿。
陈造《赠郭高叔三首 其一》 -
40
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王正功《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作是诗劝为之驾 其一》 -
41
客槎无路到天津,五斗依然不救贫。
奚商衡《到昆山》 -
42
龙集天津尾,杓携井络坤。
廖行之《为老人寿苏盐》 -
43
见说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王炎《和壁间谢艮斋留题》 -
44
天津桥上骑馿客,儒者知兵似晋公。
沈继祖《上扬州钱帅》 -
45
平生仗忠信,持此问天津。
袁说友《过三山矶有庙祀李氏女尝以诗托之过客梦中江神曰游奕将尝求经于陈惠公得冥司迁职》 -
46
我亦早闻义,中年见天津。
赵蕃《寄李晦庵》 -
47
袖诗已失天津面,路返新林病岂期。
赵蕃《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寄之 其四》 -
48
青山四合遶天津,风景依然似洛滨。
曾极《新亭》 -
49
愁杀天津桥上客,杜鹃声里两眉攒。
曾极《青松路》 -
50
恰似楼台临渭水,未饶桃李满天津。
任希夷《郊坛斋宫七首 其二》 -
51
争似国师无伎俩,天津桥看弄胡孙。
释居简《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二一》 -
52
天津桥上小徘徊,入耳新声兆有开。
刘宰《闻杜鹃三首 其二》 -
53
朝来好语闻行人,老龙驾雨上天津。
刘宰《畏雨不出简张端袤昆仲符伯寿诸兄》 -
54
仙李蟠根连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
陈宓《安溪鹿鸣呈诸先辈》 -
55
天津有此惊康节,西蜀无之感少陵。
王遂《闻杜鹃有感》 -
56
识得天津裴度面,人心已作太山安。
洪咨夔《酬吴教程丞》 -
57
天津朝发轫,野渡晚横舟。
洪咨夔《后溪挽诗 其二》 -
58
天津疋马两玉童,袖疏入奏明光宫。
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
59
酬答风光惟办此,可能春梦到天津。
洪咨夔《敬次老人即事》 -
60
不见卖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汪莘《日月莲花歌》 -
61
肠断天津邵夫子,东篱掩泪立孤云。
魏了翁《李德迈挽诗》 -
62
谷里深藏岂自珍,须臾触石上天津。
杜范《何君智父之堂名以云岫袁蒙斋记之智父以示余漫成绝句》 -
63
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岳珂《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 其一》 -
64
天津织女琼为梭,的皪八体辉明河。
岳珂《洪元眘行业赞集王右军书帖赞》 -
65
愿驰玉轪天津阻,拟问星槎海浪浮。
程公许《寄呈座主李左史三首 其三》 -
66
金陵宰鄞政习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方大琮《寄题董宰读书轩》 -
67
天津水绿烟树深,万井笙歌牡丹发。
田锡《惜春词》 -
68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田锡《李謩吹笛歌》 -
69
斜汉西倾桂魄新,停梭今夕度天津。
张秉《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一》 -
70
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
邵雍《秋游六首 其二》 -
71
灞陵雪中耸肩客,天津桥上皱眉人。
刘克庄《记颜》 -
72
已邀入真率会,更约过天津桥。
刘克庄《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其一○》 -
73
天津桥上人初听,肠断江南三月春。
释元肇《子规》 -
74
一片红云拥不开,天津桥上久徘徊。
释元肇《行宫词》 -
75
伫看雷雨夜,一跃到天津。
林希逸《枯木半龙鳞》 -
76
天津桥上听啼鹃,从此南人弄相权。
释善珍《题六画 东坡》 -
77
神龙跃天津,鞭霆驾飞雹。
王柏《宿宝峰呈玉涧》 -
78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
邵雍《天津幽居》 -
79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踈洛水秋。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一》 -
80
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四》 -
81
壶中日月长多少,闲步天津看往来。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一七》 -
82
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一八》 -
83
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急作何声。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二二》 -
84
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二三》 -
85
人苦天津远,来须特特来。
邵雍《天宫幽居即事》 -
86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邵雍《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
87
莫道天津便无事,也须闲处着功夫。
邵雍《二十五日依韵和左藏吴传正寺丞见赠》 -
88
天津南畔是吾庐,时荷夫君枉乘车。
邵雍《和孙传师秘校见赠》 -
89
天津风月胜他处,长是思君共煮茶。
邵雍《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
90
洛浦轻风里,天津小雨余。
邵雍《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 -
91
洛邑士人虽我信,天津风月只君知。
邵雍《代书寄吴传正寺丞》 -
92
天津风月一何孤,似我经秋相忆无。
邵雍《寄吴传正寺丞》 -
93
若到江山最佳处,举杯无惜望天津。
邵雍《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 -
94
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
邵雍《重阳前一日作》 -
95
万红香里烹余后,分送天津第一家。
邵雍《和王平甫教授赏花处惠茶韵》 -
96
小车倒载时,山翁归天津。
邵雍《履道会饮》 -
97
上夜离天津,天津陡岑寂。
邵雍《谢城南张氏四弟兄冒雪载肴酒见过》 -
98
年老逢春莫厌春,住家况复在天津。
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四》 -
99
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邵雍《安乐窝中吟 其五》 -
100
携筇晚步天津畔,为报沙鸥慎勿飞。
邵雍《老去吟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