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儒的宋诗诗句
描写大儒的宋诗诗句。
描写大儒的宋诗诗句
大儒[dà rú]
释义:
1
儒学大师。
2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列表:
-
1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李处权《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
2
奕叶论深契,平生仰大儒。
刘子翬《胡文定公挽诗三首 其三》 -
3
梦卜庸真相,艰难倚大儒。
吴冈《李忠定公挽诗 其一》 -
4
乡党敬前辈,朝廷尊大儒。
晁公遡《闻虞参政至玉屏山 其二》 -
5
文宿动三吴,于门应大儒。
黄公度《贺孙使君》 -
6
里巷无端戏大儒,恨无司马为行诛。
王十朋《剡之市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所不忍观因书一绝》 -
7
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菴名扣大儒。
王十朋《题讷菴》 -
8
诗书大儒冢,丝竹后堂旃。
宋祁《咏史》 -
9
吉德传乡党,家声企大儒。
洪适《彭仲光挽诗》 -
10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
11
棠阴处处留遗爱,芹泮人人忆大儒。
周必大《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其四》 -
12
霄汉占贤辅,乾坤失大儒。
项安世《挽荆南帅张左司诗 其一》 -
13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梅尧臣《送曾子固苏轼》 -
14
大儒夔踸踔,小儒鹤俛啄。
周孚《赠朱德裕宋安民以学诗如学仙为韵五首 其一》 -
15
粤从景祐后,大儒复倡始。
石介《赠张绩禹功》 -
16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辛弃疾《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
17
品题一出大儒笔,观者于今矍相同。
钱闻诗《射亭》 -
18
缫借知良玉,虀盐是大儒。
叶适《待制汤公挽词》 -
19
清樽酒好诗中圣,古冢珠存念大儒。
张镃《次韵奉酬张野夫见赠》 -
20
万卷经纶大儒业,一生忠愤上天知。
张镃《送陈同父》 -
21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刘学箕《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
22
家自唐来世大儒,惟君不肯读家书。
张方平《贻刘几》 -
23
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
刘宰《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 其三》 -
24
小试大儒效,泰山一毫厘。
王㧑《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 -
25
一脉斯文系大儒,干戈满地独诗书。
赵时韶《文中子》 -
26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刘克庄《对卷》 -
27
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
刘克庄《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其一》 -
28
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何堪和大儒。
刘克庄《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四首 其四》 -
29
元老岂无挥玉麈,大儒曾有奋金椎。
刘克庄《书窗》 -
30
南渡大儒管见,西山先生正宗。
刘克庄《师友六言一首》 -
31
蒙叟云大儒倡,晋人以小字呼。
刘克庄《郄谢》 -
32
古今几大儒,亦复鼓应桴。
高斯得《学诗》 -
33
干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卫宗武《理学》 -
34
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
陈着《行路易送陈晟谋仕》 -
35
昔人注尔雅,大儒以为诮。
方回《释临邛记方物戏作》 -
36
大儒畴昔起干淳,天地星源一脉真。
方回《送胡仲虎归婺源并呈江山长雷》 -
37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方回《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二》 -
38
了事足为良吏易,读书真作大儒难。
方回《刘子华儒吏》 -
39
干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熊禾《上严廉访十首 其五》 -
40
三槐鬰鬰德之符,喜向金渊识大儒。
仇远《呈王元亨佥事》 -
41
厚禄优诸将,嘉猷访大儒。
司马光《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 -
42
姓字未劳金简记,圣经方倚大儒传。
强至《戏赠孙师尹》 -
43
齐鲁大儒师,专门盛章句。
刘攽《齐鲁》 -
44
大儒高论本升堂,物外光阴更不忙。
刘攽《次韵苏子瞻观范景仁新乐》 -
45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
杨亿《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
46
叔季大儒后,偏醒亦同醺。
陈师道《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 -
47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
晁说之《覧古》 -
48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
晁冲之《览古》 -
49
大儒出处自无心,调燮功高利物深。
周行己《和丁忠节三首 其三》 -
50
小儒百鸟喧春风,大儒老凤栖梧桐。
谢逸《送高彦应》 -
51
大儒读书如布谷,小儿据几如王孙。
谢薖《偶书二首 其一》 -
52
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
范仲淹《送邢昂处士南游》 -
53
属大儒,明古义。
周紫芝《时宰生日乐章七首 单于朝章第四》 -
54
要作通天一大儒,措心寥廓未为迂。
郭印《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