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外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外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外家的宋诗诗句
外家[wài jiā]
释义:
1
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
2
指外戚。
3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4
指男子于正妻之外在别处所置之妾。
5
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
6
指外家拳。
列表:
-
1
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
苏籀《中垒一首》 -
2
易外家风未兆时,三更黑马上乌鸡。
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 其一》 -
3
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八》 -
4
藏身白云云外家,着脚青山山下路。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五》 -
5
䦆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
释正觉《心知庄求颂》 -
6
奉车金吾共驰骋,外家戚里见招延。
宋祁《少年行》 -
7
政成着脚明河津,外家风流今绝伦。
刘子翬《吴传朋游丝帖歌》 -
8
外家旧事今重覩,又致升平五百年。
陈棣《上梁尚书生辰 其一》 -
9
女子远外家,间隙成荆棘。
史浩《童丱须知 父子篇》 -
10
无限外家多败类,独余马氏着谦恭。
史浩《童丱须知 张设八篇 其四》 -
11
外家真大隠,亭圃枕城闉。
宋祁《寄题外门亭园》 -
12
外家三遗珠,颖脱皆囊尖。
洪适《用雪诗韵谢三外弟见和》 -
13
学传外家蕴,论合古人余。
韩元吉《范泉州挽词二首 其一》 -
14
外家多庆事,接武有名人。
李吕《代怀祖上舅氏》 -
15
物外家风吾岂敢,散人名号亦充员。
陆游《见事》 -
16
处士诗名满古今,外家文采切星辰。
周必大《方孺人挽词》 -
17
聚景园林花万重,外家车骑极雍容。
周必大《立春帖子 太上皇帝阁 其五》 -
18
外家多积庆,绝叹户曹贤。
李洪《宿龙泉院有外氏陈户曹坟阴德记》 -
19
外家人物有吾子,我乃平生未见尝。
朱熹《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其一》 -
20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
张栻《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款于其行口占道别》 -
21
我生依外家,侵寻阅羲娥。
楼钥《哭表弟汪去伪墓》 -
22
我昔生外家,半世犹相依。
楼钥《代书寄内弟耐翁总干》 -
23
生长外家身已老,周旋中表意尤亲。
楼钥《送内弟汪耐翁随侍因赴临川推官》 -
24
外家门户盛,勉力绍箕裘。
楼钥《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彊仲荆门签判 其一》 -
25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楼钥《李公执挽词 其一》 -
26
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
楼钥《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
27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
楼钥《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诗为贺次韵 其一》 -
28
外家宅相君余事,鱼目何堪比夜光。
楼钥《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 其二》 -
29
望春台下□□软,不见游龙有外家。
崔敦诗《淳熙二年春帖子词 寿圣明慈太上皇后閤六首 其六》 -
30
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
赵蕃《寄答晁百谷元归》 -
31
外家文律况吾祖,有作岁时常一囊。
赵蕃《次韵晁大舅祖子应》 -
32
晁郑风流具外家,源流如此见津涯。
赵蕃《寄赠侯宿彦明》 -
33
外家人物盛东南,古已云然岂独今。
赵蕃《次韵萧之沈弟》 -
34
介室于余亦外家,二年朝夕向长沙。
赵蕃《寄韩仲止主簿 其三》 -
35
尤工抑外家,减官卑轮箱。
叶适《怀远堂》 -
36
白马关中道,青天栈外家。
欧阳修《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
37
族姓源江左,来归禹外家。
度正《金堂涂恭甫奉其母夫人谢氏还山为赋挽诗一章以送之》 -
38
刘向拳拳老更忠,外家恩泽尽侯封。
苏泂《寄赵大资》 -
39
孝友生来闾里推,外家双阙蚤知师。
陈宓《挽外舅》 -
40
鲜衣稚子面红醉,知向外家参节来。
洪咨夔《至节出谒回 其一》 -
41
莫嫌外家不足数,有子端能贵其母。
王迈《贺表兄傅仁仲常后院生男》 -
42
同姓余中垒,昌言抑外家。
刘克庄《杂咏一百首 刘向》 -
43
堪同络秀书前史,谁为王符访外家。
刘克庄《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其一》 -
44
僧伽端的□□姓,络秀何须有外家。
刘克庄《谒墓五首 其二》 -
45
诵先朝赋知名祖,读外家书见此孙。
林希逸《用韵送徐平父西上》 -
46
舅甥贫到底,终老外家祠。
王柏《哭钱学老》 -
47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薛嵎《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 其二》 -
48
留取他年时展看,外家风景有当时。
陈着《外孙黄相儿求写送春三首并示》 -
49
外家在望无十里,内表如今能几人。
陈着《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 -
50
外家忠厚世多才,挑辔相过一笑开。
陈着《次韵内侄竺稷留别》 -
51
一幅纱巾三士衣,俨然方外家人主。
张埴《寄题西昌严后山三教堂》 -
52
行内忧外家,略不效忠鲠。
方回《杂兴十二首 其一二》 -
53
西蜀名士古相继,东坡外家亦程氏。
方回《送程桂轩子方还蜀治先墓》 -
54
同来玉雪郎,外家乃名流。
牟巘《李千秋访数语代谢》 -
55
日移高塔桥边影,风送疏钟岭外家。
范宜《游虎丘》 -
56
一千里外家何在,三十年前事已非。
黄庚《书怀》 -
57
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谷客《题几》 -
58
和熹未寤还威柄,明德犹疏抑外家。
曾巩《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
59
祖述酒中趣,乃知外家性。
刘敞《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 其八》 -
60
天子外家异恩礼,秋庙旧鼎多功勋。
刘敞《送刘泾州》 -
61
秘藏武库人莫窥,外家将军独得之。
刘敞《和府公观刘团练宝刀诗》 -
62
何言内外家,忧患两如麻。
司马光《鄜州怀聂之美》 -
63
肯使外家矜侈靡,车如流水马如龙。
司马光《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六》 -
64
过越丧期天子孝,便蕃恩泽外家丰。
苏颂《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其六》 -
65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王安石《寄李士宁先生》 -
66
窗外家僮遽疾呼,开门满幅把明珠。
强至《谢和诗》 -
67
徽音远过周文母,俭德深惩汉外家。
范纯仁《慈圣光献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
68
即今头已白,不识外家乐。
张舜民《汧阳感事》 -
69
外家门馆未应疏,舅氏多能作大夫。
张舜民《送庞舅大夫》 -
70
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苏辙《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其六》 -
71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苏辙《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
72
外家深自抑,俊德尽明扬。
范祖禹《御制太皇太后挽词四首 其二》 -
73
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黄庭坚《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 其一》 -
74
解着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黄庭坚《嘲小德》 -
75
-
76
外家有行役,拜公古邗沟。
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 -
77
披拂龙纹射牛斗,外家英鉴似张雷。
黄庭坚《以潞公所惠拣芽送公择次旧韵》 -
78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黄庭坚《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余复味禅悦故篇末及之》 -
79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
黄庭坚《再和公择舅氏杂言》 -
80
外家未觉风流远,他日相期到益州。
黄叔达《外侄李光祖往见尚垂髫今观寄嗣直小诗已可爱因次韵》 -
81
外家恩数仍长信,原庙蒸尝即治隆。
秦观《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
82
外家金穴贵,曩日玉衣祥。
杨亿《又五首 其四》 -
83
绿衣晚出外家来,一命初忻慰枯槁。
李复《送人赴雅州任》 -
84
外家英俊场,季氏不好弄。
陈师道《幼岭》 -
85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陈师道《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
86
外家久寂莫,舅氏少辛勤。
晁补之《送舅氏杨通直令阳谷》 -
87
幡起烟中刹,鸡鸣林外家。
张耒《近清明二首 其二》 -
88
因君说起外家事,特地栏边心怅然。
邹浩《示长卿二绝 其二》 -
89
外家典刑有诸老,封胡羯末端复好。
吴则礼《坰邀公卷煎茶》 -
90
归来脱帽但苍华,一叚风流属外家。
吴则礼《谢曹公善酒》 -
91
朝来爽气入吟思,外家吾叔真才贤。
洪朋《答李广心见赠》 -
92
王父依诸舅,夫人实外家。
洪朋《挽仁和君胡夫人二首 其二》 -
93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
饶节《钝庵诗为印长老作》 -
94
要当并外家,十幅作图记。
饶节《养志堂诗为襄阳吴传朋通判作》 -
95
乌乎外家久零落,无复驷马乘朱轩。
赵鼎臣《送外兄张会之》 -
96
外家门阀期君大,作德虽休更勿休。
葛胜仲《和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诗二首 其二》 -
97
外家东眷裴,典学不观徼。
王安中《李永终还京师北岳王某以送晁以道韵作诗赠行某外大父贤良裴公实为邯郸公行状契义良厚故见之篇首》 -
98
外家文采到诸郎,凛凛词锋未可当。
叶梦得《与晁激仲夜话》 -
99
雨暗阶前路,苔冶林外家。
韩驹《句 其一四》 -
100
公今此画何处得,外家中郎李公客。
周紫芝《季共置酒酒间出龙眠数马以示坐客最后出起云妙甚为赋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