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堕泪的宋诗诗句
描写堕泪的宋诗诗句。
描写堕泪的宋诗诗句
堕泪[duò lèi]
释义:
1
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
列表:
-
1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宋庠《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 -
2
隠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
潘良贵《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壮其东阳八篇文辞未有少之者因次卿登楼新什辄效立春体制和且摅所怀云》 -
3
中庭有碑即堕泪,至今观者怀仁恩。
王洙《重建岘山羊侯祠歌》 -
4
敬瞻垅阙云,堕泪眶睫盈。
刘子翬《省拱辰山》 -
5
龙藏虎蛰天地宽,陟岵欷歔空堕泪。
史浩《东湖游山》 -
6
敌愁惊心疑鹤唳,十步回头九堕泪。
员兴宗《歌两淮》 -
7
佳城明日闭,堕泪满江村。
王十朋《林府君挽词》 -
8
要知当日循良吏,留得松南堕泪碑。
余靖《句 其三》 -
9
岘山峙丰碑,见者皆堕泪。
陈宾《醒心亭》 -
10
又如生马不施鞚而驰,又如锦苔封漫岘山千年堕泪碑。
林光朝《痴顽不识字歌许叔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
11
岘首人登休堕泪,搅林风雨作秋声。
李吕《代人次韵》 -
12
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
李流谦《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
13
堕泪隋侯国,遗金汉帝恩。
梅尧臣《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其一》 -
14
人言此峡如巴峡,只欠三声堕泪猿。
杨万里《过真阳峡六首 其四》 -
15
九原难再作,堕泪阅丰碑。
史尧弼《挽虞齐年运使 其一》 -
16
无边落日丹枫外,有客来看堕泪碑。
释宝昙《题岘山图三绝 其二》 -
17
相携感慨一堕泪,唯我与汝非同年。
释宝昙《送伯才伯仲之官》 -
18
忠筹屡画平戎策,宦迹常留堕泪碑。
沈端节《挽于湖》 -
19
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
梅尧臣《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其三》 -
20
华萼楼边空堕泪,白苹洲上重销魂。
虞俦《挽崇宪靖王诗 其一》 -
21
堕泪纷朝雨,回肠减夜餐。
薛季宣《寒食二首 其一》 -
22
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
陈傅良《题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书帖》 -
23
相忘尤堕泪,欲诔辄伤神。
陈傅良《悼刘谦之知录》 -
24
成蹊堪喻大,堕泪不须碑。
楼钥《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其二》 -
25
边民纷堕泪,忍读岘山碑。
楼钥《商侍郎挽词 其二》 -
26
独阅遗编堪堕泪,秋窗灯火雨昏昏。
杨冠卿《读杜工部集》 -
27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张去惑《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
28
衣冠同堕泪,桃李失阳春。
王炎《京丞相挽诗 其一》 -
29
京岘儿童应堕泪,江淮草木亦生愁。
蔡戡《钱大受挽诗 其二》 -
30
莫唱阳关堕泪声,一杯相属已酸辛。
蔡戡《送葛谦问 其九》 -
31
堕泪碑中恩有剩,凌烟阁上事犹悭。
曾丰《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 其三》 -
32
飞帆洞庭入白浪,堕泪三峡听流泉。
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 -
33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
张镃《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西蜀名士继得秘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 -
34
萧萧寒绿泣江雨,长似襄阳堕泪碑。
孙应时《斗南竹林祠歌》 -
35
永恨登门约,空传堕泪碑。
孙应时《挽吴给事芾 其四》 -
36
掩卷只思人堕泪,不思量到白铜鞮。
释居简《题粲侄岘山秋晚》 -
37
经行一梦游仙枕,遗爱千年堕泪碑。
王迈《挽赵东岩简叔彦侯四首 其三》 -
38
堕泪一人足,伤心二女孤。
阳枋《挽伏德华主簿 其二》 -
39
我作此诗揭亭上,他年堕泪如羊碑。
李觏《甘露亭诗》 -
40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苏洵《襄阳怀古》 -
41
良友招魂些,遗民堕泪碑。
刘克庄《挽薛潮州》 -
42
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堕泪碑。
刘克庄《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其一》 -
43
伤心因覩物,堕泪遂名碑。
林希逸《堕泪碑》 -
44
堕泪忍看羊祜传,伤心徒作魏公诗。
李曾伯《挽陈勉斋文昌 其二》 -
45
伤心遂哭公三世,堕泪难招尔九京。
赵汝腾《挽岩云赵使君》 -
46
南楼烟雨清明日,正是佳人堕泪时。
释斯植《清明》 -
47
生封死庙男儿事,今有祠前堕泪碑。
刘子实《挽忠烈刘侯》 -
48
说出忠臣烈士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
家铉翁《赠谈故人高鹏举》 -
49
向来谈笑成黄土,堕泪未了鸡司晨。
汪涯《采石独酌》 -
50
高碑本堕泪,雨渍至苔藓。
裴煜《岘山》 -
51
至今寒食雨,堕泪曲江头。
刘辰翁《春景 柳叶暗金沟》 -
52
最是感人仁德厚,当时堕泪有遗碑。
徐钧《羊祜》 -
53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吴龙翰《哭赵信菴 其二》 -
54
岩前风叶行人耳,便是襄阳堕泪碑。
陈岩《思贤岩》 -
55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头低拜杜鹃。
汪元量《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其一》 -
56
遗书堕泪付千载,往从后轩云间游。
黎廷瑞《丞相马挽章》 -
57
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
文同《送文铸师游襄阳鹿门》 -
58
岘山亭是昔人非,忍读羊公堕泪碑。
易士达《岘山亭》 -
59
若过锦宫城下路,遥怜堕泪孔明祠。
章云心《送刘同年入蜀》 -
60
出师表在今如始,堕泪碑存旧似新。
卢刚《灵岩感怀》 -
61
离怀重自感,堕泪沾长缨。
刘敞《送冲卿守高邮》 -
62
惟应旧游客,堕泪向碑前。
王珪《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其二》 -
63
至今犹堕泪,遗爱满耆耋。
司马光《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
64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苏颂《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其三》 -
65
洛人应堕泪,几世见铭旛。
苏颂《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其三》 -
66
已见刊碑新隧路,无穷堕泪故州民。
苏颂《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其二》 -
67
伯喈辞刻虽无愧,还作乡人堕泪碑。
苏颂《知枢密院孙温靖公挽辞二首 其二》 -
68
钟子绝弦谁与听,羊公堕泪不堪悲。
刘攽《次韵钱虞部九日乐郊有感》 -
69
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
刘攽《集英殿观先帝御容》 -
70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
黄通《岘山》 -
71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王令《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 -
72
我时心知悲,堕泪注两目。
王令《梦蝗》 -
73
男儿合是公侯器,未忍风前堕泪吟。
王令《赠别晏樊父太祝》 -
74
离怀休堕泪,春草正茫茫。
寇准《送人下第归吴》 -
75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
沈辽《复作过商翁墓 其一》 -
76
西南遗爱情何限,千载羊公堕泪碑。
冯山《送李之纯宝文二首 其二》 -
77
岘首去思闻堕泪,召南遗爱有甘棠。
郭祥正《寄题李封州宅生堂》 -
78
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
苏轼《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
79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苏辙《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
80
襄阳思叔子,堕泪湿孱颜。
彭汝砺《和执中游山四诗 岘山》 -
81
拭目堕泪碑,徘徊想忠厚。
彭汝砺《和执中游山》 -
82
编氓仰遗爱,堕泪存丰碑。
释道潜《寄福州太守孙莘老龙图》 -
83
从他海若在平地,明珠堕泪愁蛟龙。
李之仪《春日同梁十四宴李公昭朝霞阁侍儿舞梁州曲彻客有以润罗为赠公昭命玉杯满酌酬之又以金钟邀儿相属既釂出乌丝栏索诗》 -
84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黄庭坚《送王郎》 -
85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黄庭坚《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其三》 -
86
不须堕泪似羊守,且可骑马同山公。
晁补之《游栖岩寺呈提刑学士毅夫兄》 -
87
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
张耒《奉议杨君予姐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自得不耀未六十而终予实铭其墓其子克一又纂其遗文求书卷末怀想平昔不知涕之横集也》 -
88
谁令望碑人,堕泪若儿女。
李廌《羊叔子庙》 -
89
卧龙应索寞,堕泪想鳞皴。
邹浩《怀襄阳》 -
90
扬尘筛土秃指尖,堕泪涟涟等秋雨。
李新《梓潼张孝女》 -
91
自然堪堕泪,何必更重阳。
李新《张安化重阳日置酒挽同官游灵泉寺登高时适有客占牧之诗一联因缉成一首书寺垣》 -
92
何人借与云岩石,化作人间堕泪碑。
李新《书孔伯绍题壁后》 -
93
庄侯目如岩下电,堕泪碑傍始相见。
饶节《送庄季裕宣教》 -
94
堕泪要知非转物,鼓盆政恐未忘情。
饶节《吾友汪信民博士近闻参道甚力昨日得书云丧其偶其言耿耿有不释然者因寄此颂开之且挽其进》 -
95
至今父老见必拜,尚余堕泪碑斓斑。
谢逸《游宝应寺分咏古迹探得颜鲁公戒坛碑以坛字为韵》 -
96
班荆话畴昔,堕泪髪垂素。
苏过《送赵承之官满还朝》 -
97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范仲淹《寄题岘山羊公祠堂》 -
98
众人皆堕泪,君子欲安碑。
范仲淹《陈质殿丞挽歌词》 -
99
何如秉烛坐花傍,照到夜分从堕泪。
张扩《双椿堂牡丹盛开彦绅节推弟置酒集客子温不在席中以诗乞花归赏因次其韵》 -
100
持缰顿辔者谁子,无复堕泪鸣声哀。
程具《题叶翰林阅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