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埋玉的宋诗诗句
描写埋玉的宋诗诗句。
描写埋玉的宋诗诗句
埋玉[mái yù]
释义:
1
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2
埋葬女子。
3
祭神的一种仪式。
列表:
-
1
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
徐铉《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
2
天不憖遗何太早,忍看埋玉向高冈。
徐嘉言《挽薛艮斋二首 其二》 -
3
回首山埋玉,伤心月满楼。
林季仲《程显学挽词二首 其二》 -
4
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
王之道《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 -
5
-
6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胡寅《再和 其四》 -
7
不知埋玉已经年,忽值生朝倍黯然。
胡寅《忆端子三首 其二》 -
8
未赴安车召,遽成埋玉悲。
宋祁《光禄叶大卿哀词 其二》 -
9
坐令永抱埋玉悲,游手那知京兆眉。
王铚《次韵国香诗》 -
10
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
刘子翬《李丞相挽诗三首 其三》 -
11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吴芾《挽林绍伊二首 其一》 -
12
一朝埋玉树,空使万人悲。
吴芾《挽周希舜二首 其一》 -
13
空山埋玉树,肠断白杨风。
陈棣《挽内兄余聘可三首 其二》 -
14
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
陈棣《挽潘夫人》 -
15
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
黄公度《挽蔡公南别驾二首 其一》 -
16
绝弦恸哭人琴丧,埋玉凄凉柱石倾。
施士衡《挽于湖》 -
17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周麟之《赵见独示所业并诗次韵谢之》 -
18
堪惊四十成埋玉,叹息襟期有未为。
徐定《挽薛艮斋》 -
19
浮生等昨梦,久已埋玉骨。
陆游《月下步至临皋亭》 -
20
春风埋玉泪,重为庾公潸。
范成大《龙学尚书新安侯罗公挽词二首 其二》 -
21
黄壤一时埋玉树,青云何处用丹梯。
范成大《奠唐少梁晋仲兄弟墓下》 -
22
黄壤无情埋玉树,青衫有道胜金籯。
范成大《致政承奉卢君挽词二首 其一》 -
23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梅尧臣《袁大监挽词三首 其一》 -
24
三尺荒坟埋玉冷,百年壮节倚天寒。
尤袤《刘屯田墓壮节亭》 -
25
气象重归金马地,更看埋玉乱松楠。
史尧弼《张府君挽诗 其五》 -
26
哀崇极闵饰,埋玉更成悲。
李祥《挽崔舍人》 -
27
人今埋玉恨,清泪洒衣裾。
陈造《强同年次子挽诗二首 其二》 -
28
尚拟鸣珂还里衖,俄伤埋玉向山阿。
许及之《高少卿挽词》 -
29
期待自慙无补报,忍观埋玉北山阿。
许及之《刘和州挽词》 -
30
腰金埋玉终尘土,万卷千篇倚二儿。
许及之《转庵挽词》 -
31
天胡中不寿,埋玉恨何如。
虞俦《杨仲才挽诗 其一》 -
32
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虞俦《挽吏部石似之 其二》 -
33
神驰埋玉处,恸哭向长途。
唐季度《挽东莱先生 其二》 -
34
痛惜黄罏埋玉树,忆曾玄鹤困鸡群。
周孚《龚良臣无恙日手抄珪粹中诗数十篇见遗良臣既没于书箧中见之怆然有感因次珪卒章韵以寓哀》 -
35
九原埋玉树,遗简仰高山。
周孚《题后山集后次可正平韵 其一》 -
36
伤心见零落,埋玉闭佳城。
廖行之《挽邓知县友龙 其一》 -
37
邛山土厚虽埋玉,遗烈余芬万古存。
文彦博《太尉韩国文忠富公哀词 其五》 -
38
可惜今埋玉,无由自奠觞。
王炎《黄致政挽诗二首 其二》 -
39
何年马鬣埋玉树,上有乔木清风寒。
王炎《和何应辰过山谷墓韵》 -
40
云山埋玉树,松柏倍凄凉。
王炎《万宣教挽诗》 -
41
青山埋玉树,老泪漫沾巾。
王炎《赵处州挽诗 其二》 -
42
千古诗中老斫轮,久埋玉树去修文。
王炎《过涪翁墓二首 其一》 -
43
今辰恨埋玉,恸哭满乡闾。
魏兴祖《挽薛艮斋 其二》 -
44
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蔡戡《王季立安抚挽诗 其二》 -
45
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
蔡戡《沈朝议之渊挽诗 其一》 -
46
宇宙终埋玉,哀荣有赐金。
彭龟年《挽沈漕宜之父主管》 -
47
数公已矣不可作,风雨明朝埋玉树。
赵蕃《偶得牡丹之白者赋之》 -
48
惆怅故交埋玉处,高名千古共岧峣。
袁燮《百步尖》 -
49
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
王阮《曹娥庙一首》 -
50
空嗟埋玉树,赍志永沉沉。
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 其三》 -
51
方看凌云驰騄骥,已嗟埋玉向蓬蒿。
欧阳修《谢景平挽词》 -
52
贮洁莹冰壶,量深埋玉尺。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 -
53
五十三年堕鬓魂,一朝埋玉骨方温。
阳景春《句 其二》 -
54
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孙应时《挽王知复书监 其三》 -
55
百年总埋玉,千古敬丰碑。
邵津《挽东莱先生》 -
56
昆山埋玉去,春浪送行篙。
刘宰《挽湘潭赵知县二首 其一》 -
57
朋旧半埋玉,念此慨颓龄。
赵汝鐩《赠闾丘广文》 -
58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疎钟起暮愁。
赵庚夫《句 其二》 -
59
美德惊埋玉,环材痛坏梁。
韩琦《苏洵员外挽辞二首 其二》 -
60
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刘克庄《忆毛易甫薛子舒》 -
61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疎钟起暮愁。
刘克庄《华严知客寮》 -
62
如闻埋玉速,里巷共酸辛。
刘克庄《挽李端》 -
63
云何埋玉树,不复倒金罍。
刘克庄《挽陈惠倅》 -
64
书丹翰林笔,埋玉息庵钱。
刘克庄《挽方倅岩仲二首 其二》 -
65
闻卜菟裘殊未定,吴中埋玉是耶非。
刘克庄《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其二》 -
66
伤心埋玉早,□□远难携。
刘克庄《挽罗庆元》 -
67
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刘克庄《盗发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韵》 -
68
已埋玉树难扶起,所宝银钩永袭藏。
刘克庄《怀旧》 -
69
频对青藜真济美,虽埋玉树尚追尊。
刘克庄《居厚弟乞以碍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请族子有诗志喜居厚次韵邀某同作效颦一首既拙且钝录献家庙》 -
70
埋玉亡何日,愁云过别天。
释元肇《方蕙岩常簿二首 其二》 -
71
也乘五马鹅湖去,埋玉凄凄草一窠。
林希逸《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二》 -
72
人物如斯埋玉去,病违执绋泪潸然。
林希逸《陈所斋挽诗 其二》 -
73
何月得寻埋玉处,天南凄恻梦松杉。
林希逸《陈橘山挽诗 其三》 -
74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
林希逸《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
75
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林希逸《陈提举挽诗 其三》 -
76
身老梦思埋玉处,客游忆到共灯时。
林希逸《戴主簿挽诗 其二》 -
77
海棠寂寂香埋玉,山雨浪浪负双足。
方岳《次韵》 -
78
海棠寂寂香埋玉,山雨浪浪负欢足。
方岳《海棠落尽次谢司法韵 其二》 -
79
青冢今成土一堆,娇容埋玉恨难开。
赵希逢《和阅明妃传 其二》 -
80
玄室幽深埋玉树,晓云飞遶护松楸。
何子举《清渭八景 大陇秋云》 -
81
己巳归藏无欠事,独怜埋玉重凄然。
卫宗武《挽都务弟 其一》 -
82
青冢锁香魂,罗浮埋玉质。
方蒙仲《落梅》 -
83
千里有书报埋玉,衔哀莫写泪交颐。
王义山《挽山居刘侯官 其三》 -
84
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
方回《读方处士墓志挽诗题其后阎集贤承旨文赵翰直书傅学士序》 -
85
埋玉愁闻薤露歌,向来耆艾日消磨。
牟巘《挽孙太监》 -
86
葭坞留荷啼晓露,茧窝埋玉黯斜阳。
杨公远《谒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山韵》 -
87
卜居方有赋,埋玉重堪伤。
周密《挽王茂悦提舶二首 其一》 -
88
记取祇今埋玉处,他时青紫映丘林。
金履详《挽莲塘呉孺人 其一》 -
89
深山埋玉气,得失付鸡虫。
邓剡《挽唐如晦二首 其一》 -
90
闻道宝安埋玉树,一航秋雨寄相思。
梅时举《挽赵秋晓 其一》 -
91
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
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 其二》 -
92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陆文圭《挽杜华父》 -
93
离鸿哀断续,埋玉想光辉。
刘敞《镇潼观察留后赠侍中李君挽词》 -
94
埋玉嗟何早,为山惜未成。
司马光《钱子高挽歌二首 其一》 -
95
长夜忍埋玉,秋霜不借兰。
司马光《紫微石舍人挽歌二首 其二》 -
96
埋玉情何已,修文理不诬。
刘攽《苏度支挽诗 其一》 -
97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
郭祥正《哭宗叔致政大将军》 -
98
人喜相知自昔然,况君埋玉未多年。
孔武仲《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甚精者录为一编》 -
99
共惜一朝埋玉树,正当双日下珠帘。
陆佃《吕申公挽歌词》 -
100
新阡埋玉树,黄雾惨余悲。
释道潜《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