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在在的宋诗诗句
描写在在的宋诗诗句。
描写在在的宋诗诗句
在在[zài zài]
释义:
1
处处;到处。
列表:
-
1
君其傥悟此,在在获所适。
李若水《秋怀 其八》 -
2
云山不断骎骎暮,花柳无边在在春。
李若水《又次韵司空彦修送行》 -
3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刘子翬《入开善》 -
4
在在在何处,清风动天籁。
释昙华《赞李知府朝议》 -
5
朝发夕至固无难,在在处处期一视。
吴芾《臻公释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迹接天下乃者归卧云山闭门不出遂命斋名曰戏鲸真得古惠师之遗趣也予喜其志因留二十韵以赠之》 -
6
潇湘烟雾隠千重,风月矶纶在在同。
胡宏《渔子 其一》 -
7
在在处处堪闻演,共祝吾皇亘古今。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一九》 -
8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释印肃《显元歌》 -
9
在在处处人皆有,世间无比这灵源。
释印肃《活人歌》 -
10
我有陀罗名解脱,在在处处和尘拨。
释印肃《示徒 其一》 -
11
登临在在有佳处,我来无事得纵游。
李流谦《东州行上费检正》 -
12
新晴在在野花香,过雨迢迢沙路长。
杨万里《明发南屏》 -
13
毫芒落人间,神物护在在。
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其二》 -
14
天用莫如龙,在在风云随。
郑伯英《放龟》 -
15
-
16
地行在在即神仙,世上营营自蟊贼。
许及之《杨丈既惠丹砂数种再用韵敬酬》 -
17
八风翻海如如定,一月当空在在圆。
王质《送胡正仲二首 其一》 -
18
满眼空空无一佛,举头在在有三官。
王质《和沈述之赠权干诗》 -
19
在在在,是处清风动天籁。
释祖先《性长老写师真请赞》 -
20
区区自米盐,在在欲黼黻。
陈傅良《和王教授谦叔述郡圃韵》 -
21
杨花春岸秋蓴鲈,在在着此儒仙臞。
陈傅良《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 -
22
放两不借叠双足,自在在心机在目。
楼钥《题龙眠画西域圣僧》 -
23
飘飘为客久,在在与春期。
杨冠卿《暮雨》 -
24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
木待问《火后寄诠老》 -
25
六根元不动,在在得忘形。
曾丰《穷秋羁路》 -
26
行藏具不达情性,在在江山听指呼。
曾丰《会昌小岘亭有碑侍郎陆公作也今通守盖公之孙迺发家传为南斋宴坐之计敬酬见教》 -
27
在在衣冠满坐倾,欲从言下得公卿。
曾丰《赠相士曾邵》 -
28
海涨为潮在在均,浙江别有主潮神。
曾丰《题潮出海门图》 -
29
南剑人人无剑气,宜春在在有春风。
曾丰《迎仓使李监丞八绝 其三》 -
30
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
赵蕃《成父来自玉山审知有送行诗且以见及次韵》 -
31
并当收君诗,在在神物护。
赵蕃《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韵并呈子肃》 -
32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赵蕃《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 其二》 -
33
在在空三穴,家家保万箱。
陈晔《我爱淳安好 其七》 -
34
丰年在在歌华黍,鸿鹄高飞万宇宁。
张镃《皇太子生辰二首 其一》 -
35
故人何在在干封,想见书灯焰吐虹。
韩淲《至日夜坐怀伯皋》 -
36
小民例煎迫,在在绝粒食。
苏泂《鲁墟行》 -
37
客路悠悠去,征桡在在停。
高翥《夜过西兴》 -
38
在在京坻赋高廪,坐令歌颂销欷歔。
郑清之《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虚斋使君 其三》 -
39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
郑清之《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
40
诗禅在在谈风月,未抵江西龙象窟。
史弥宁《赋桂隠用王从周韵》 -
41
我有一语,在在处处。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三五》 -
42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释心月《自在观音赞》 -
43
在在江湖芦苇,家家杨柳楼台。
叶茵《试问》 -
44
牧童尽力拽得转,在在暝烟深翠微。
释绍昙《题拗缰牛》 -
45
弊根安在在俸薄,所至贪吏如蝗螽。
方回《送□景文长兴丞》 -
46
遗以大有年,在在鼓腹人。
牟巘《和德清曹鲁郊七十一吟》 -
47
共在在生不息中,思入遥天碧万里。
陈普《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
48
雀在在屋上,雀在在屋下。
丘葵《雀》 -
49
白蚁纷纷斗,鸤鸠在在鸣。
彭汝砺《欲雨》 -
50
薄疑身世近蟾宫,步武虚凉在在同。
彭汝砺《和游双泉 其二》 -
51
师门祖席在在有,得此失彼良自嘲。
释道潜《送琳上人还杭》 -
52
只这便是紫金容,在在处处咸恭敬。
李之仪《慧严永长老赞》 -
53
生生无间断,在在均迩遐。
华镇《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八》 -
54
须信忘机者,在在得安稳。
晁说之《马上睡》 -
55
不选在在处处,长是哆哆啝啝。
邹浩《云溪文庆长老画像赞》 -
56
在在常参一宿觉,的的生缘非永嘉。
释守卓《送僧归永嘉》 -
57
天公常敕六丁护,在在处处祥烟屯。
胡宿《谢御书飞白扇子歌》 -
58
共看解组朝辞馆,争贺悬鱼晚在在乡。
陈邦固《送枢密楼相公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