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国论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论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论的宋诗诗句
国论[guó lùn]
释义:
1
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
2
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
3
全国的舆论。
4
女真语。尊贵的意思。
列表:
-
1
世家存器质,国论伫图难。
苏籀《留别赵大年并侄十七秀才 其一》 -
2
国论未定,繄公断之。
张元干《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其七》 -
3
歌呼枉费谈天口,宜及中兴国论陪。
李处权《送谹父》 -
4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见亦稀。
曹勋《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其七》 -
5
从容国论对枫宸,今古无双第一人。
曹勋《政府生日十首 其九》 -
6
国论盈庭正尚同,唯公英畧与天通。
陈棣《代上时相生辰 其一》 -
7
再来闻国论,及见上经筵。
洪适《周尚书挽诗二首 其二》 -
8
若使贾生参国论,便应咽死更无书。
姜特立《使北二首 其二》 -
9
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
姜特立《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其一》 -
10
天下无虞国论深,书生端合老山林。
陆游《寄陈鲁山二首 其二》 -
11
不成筹国论,且复爱吾庐。
陆游《早春四首 其一》 -
12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陆游《寄题周丞相平园》 -
13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陆游《感旧二首 其二》 -
14
中间缘国论,偶似绝交书。
杨万里《纪闻悼旧》 -
15
岁行阅丰登,国论销委靡。
宋孝宗《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诗》 -
16
公乎行矣断国论,能忘料理忍穷枚。
喻良能《送洪右史赴召三首 其三》 -
17
公乎行矣陪国论,毋媿新亭千载人。
喻良能《送王节推夷仲秩满赴阙 其三》 -
18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
朱熹《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
19
愿推此意佐国论,况乃圣德同尧聪。
梅尧臣《观黄介夫寺丞所收丘潜画牛》 -
20
闻道诸公扶国论,须君左袒订邦诬。
陈造《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 -
21
经纶从昔须贤哲,洗眼诸公国论参。
程洵《再用韵呈王臣兼简同社诸公》 -
22
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
廖行之《为老人寿苏盐》 -
23
黄扉安坐断国论,精神自折千里冲。
楼钥《代魏丞相为钱参政寿》 -
24
朝路相从三纪余,更陪国论对钧枢。
文彦博《司马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词 其一》 -
25
晚方陪国论,终不尽经纶。
王炎《萧参政挽诗二首 其一》 -
26
闻道诸公扶国论,须君左袒订邦诬。
袁说友《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 -
27
晚参国论非无乐,苦说时难更有愁。
叶适《楼参政挽词》 -
28
国论图南纪,边防议北辕。
敖陶孙《上郑参政四十韵》 -
29
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
吴雅《挽蔡西山先生》 -
30
国论参稽定,人材护养成。
崔与之《送魏秘书赴召 其二》 -
31
克保家声大,脩明国论难。
韩淲《赵吏部挽诗》 -
32
忧国论时事,司功去谏曹。
张方平《读杜工部诗》 -
33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刘宰《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
34
俾之职献纳,国论当丕平。
度正《寿章漕》 -
35
-
36
宗衮爰升陪国论,党魁特起赞经闱。
度正《上赵茶马 其二》 -
37
入则禆国论,挺挺中流砥。
郑清之《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
38
从容陪国论,憔悴恤天民。
赵抃《送范宪百禄赴阙》 -
39
半载昔同参国论,十年今长类天伦。
赵抃《少师自南都见访为诗以谢》 -
40
国论几沈痼,初心本怙权。
岳珂《山居感旧百韵》 -
41
国论轇轕,政条放纷。
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
42
扶持国论开太平,整顿宇宙驱妖氛。
程公许《泸水清》 -
43
国论规便安,神州听沦没。
王迈《郑昂叔和余问盗诗末及山东事弟侄辈又问山东本末再用前韵答之》 -
44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刘克庄《曾公岩》 -
45
揽辔远臣慙力薄,不能为国论遗材。
刘克庄《题余干姚三锡书钞》 -
46
子贵面槐陪国论,母贤画荻课儿书。
刘克庄《挽段夫人二首 其一》 -
47
痛哭恨无裨国论,偷安终不为身谋。
张侃《豚犬夜诵东坡赠王子直诗坚索次韵余率然成章可笑深不自量也》 -
48
后世诗名高北斗,向时国论冷残灰。
徐宝之《题荆公祠》 -
49
前时固亦与国论,莫肯默默安周行。
王柏《寄敬岩》 -
50
国论多同异,身名有险夷。
王柏《挽朱侍郎 其一》 -
51
一士岂无关国论,九重亦合采民谣。
赵希逢《和谢仵判院惠米》 -
52
选众立一相,国论公主持。
姚勉《日食罪言》 -
53
国论家无稿,民庸路有碑。
陈杰《挽云屋徐侍郎》 -
54
憸党梗国论,孰与噬而嗑。
方回《读孟君复赠岳仲远诗勉赋呈二公子》 -
55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曾巩《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 -
56
四户对开参国论,风流无复羡南齐。
苏颂《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席上走笔和呈》 -
57
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其一》 -
58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王安石《河势》 -
59
超然宴览动咨叹,坐预国论惭冥烦。
范纯仁《龙门行》 -
60
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
吕陶《送唐君益》 -
61
民瞻深系属,国论素探穷。
吕陶《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
62
天心忧作者,国论属谁欺。
林希《诏修两朝国史开局日史院赐筵首相吴公席上有作奉和原韵》 -
63
昔年引对大明殿,国论轩轩动人主。
郭祥正《姑苏行送胡唐臣奉议入幕》 -
64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孔文仲《置章御座》 -
65
家风来自远,国论老弥深。
苏辙《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 其一》 -
66
国论于今须汲直,人才自昔畏由兼。
彭汝砺《考试阁下次子由韵》 -
67
平日以身当国论,老年将梦比人间。
彭汝砺《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
68
少年持国论,不羡洛阳人。
释道潜《东坡先生挽词 其三》 -
69
耆年秉国论,泾渭极分流。
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
70
有官未得断国论,昭代尚把浮名逃。
吕南公《道先贤良寄示长篇辄此酬和略希一笑》 -
71
盐梅虽国论,衣绣是家傅。
毕仲游《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三》 -
72
国论匪与闻,偷将经术断。
廖正一《和李主簿彦和》 -
73
君王好学真天意,忧国论思不厌深。
张耒《次韵子由舍人先生追读迩英绝句四首 其四》 -
74
东国论交处,于今马鬛归。
邹浩《阎求仁太博挽词 其一》 -
75
纶綍王言大,蓍龟国论稽。
程具《龙图阁待制知亳州事傅公挽词四首 其三》 -
76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范仲淹《过陈州上晏相公》 -
77
虏骑长驱犯帝闉,滥陪国论敢谋身。
李纲《次韵李西美舍人见寄二首 其一》 -
78
国论多遗策,人情罢请缨。
吕本中《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三》 -
79
国论言犹在,宸毫墨未干。
曾几《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