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国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色的宋诗诗句
国色[guó sè]
释义:
1
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
2
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列表:
-
1
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
李昉《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 -
2
颜貌共推倾国色,篇章皆是断肠辞。
李昉《赠襄阳妓》 -
3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胡寅《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 其七》 -
4
按图皆国色,何处是高唐。
曹勋《深夜谣二首 其一》 -
5
亲逢一顾倾国色,不解迎人专城居。
王铚《次韵国香诗》 -
6
瑰章妙语今得公,国色天香真有待。
吕及之《梅林分韵得爱字》 -
7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
王之望《送海棠与姚令威》 -
8
国色天香消息断,妆台谁奉紫金杯。
葛立方《避地伤春六绝句 其二》 -
9
爱他国色艳倾城,老衲心城百万兵。
李石《扇子诗 其七九》 -
10
长夏日烘怜国色,去年霜薄赦秋刑。
黄公度《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二》 -
11
月陂春色满花枝,国色天香照雪肌。
王十朋《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 其二》 -
12
无色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宋祁《句 其一三》 -
13
胡为以西子,国色沉嫫媪。
王十朋《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和酬以四十韵》 -
14
天教国色傲春华,不肯争先伍杂花。
洪适《梁子正有诗谢牡丹及聚仙花次其韵 其一》 -
15
芙蓉扫地菊花陈,国色天香一夜春。
韩元吉《次韵陈子象十月惠牡丹》 -
16
金杯潋滟晓妆寒,国色天香胜牡丹。
范成大《续长恨歌七首 其一》 -
17
芍药有国色,酴醿乃天香。
范成大《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酴醿作诗奉赠》 -
18
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
范成大《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徧 其二》 -
19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
杨万里《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
20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
杨万里《紫牡丹二首 其一》 -
21
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
杨万里《海棠四首 其三》 -
22
客子泥涂正可怜,天香国色一枝鲜。
杨万里《宿新丰坊咏瓶中牡丹因怀故园二首 其一》 -
23
二月海棠倾国色,五更杜宇说乡情。
杨万里《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其二》 -
24
夜领素娥酌青女,晓看国色带天香。
杨万里《益公和白花青缘牡丹王字韵诗再和以往》 -
25
蓬山移植自何世,国色含酒纷满枝。
周必大《次韵史院洪景卢检详馆中红梅》 -
26
关讥方且闭,国色已先开。
周必大《壬戌冬至胡季亨伯信仲威叔贤相过洛花一朵正开置酒赏之王南剑偶遣矮人献笑坐中以开闭长短为戏因成四韵》 -
27
强将国色斗清绝,辄莫天人谁敢过。
释宝昙《和史魏公荷花》 -
28
金屋小乔在,国色倾人城。
释宝昙《送判院杨道夫》 -
29
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
项安世《老人命赋家庭双头牡丹》 -
30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陈造《记扬州旧事》 -
31
天香国色酡颜去,渭北江东把臂前。
陈造《留交代韦倅》 -
32
国色宜炎夏,宫装染绛纱。
薛季宣《石榴花》 -
33
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
廖行之《和芍药》 -
34
掖庭国色世所稀,不意君王初未知。
王炎《明妃曲》 -
35
主人对客懒将迎,别有洞天双国色。
王炎《妆楼怨》 -
36
无双国色自爱惜,描貌安用诗人诗。
王炎《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 嫣然亭》 -
37
頼有海棠倾国色,嫣然一笑解留春。
王炎《雨后继成二绝 其二》 -
38
妾生昭君村,国色少所逮。
曾丰《自是妾之罪》 -
39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与黄。
陈孔硕《牡丹》 -
40
体柔生玉腻,国色凝天香。
张镃《秦女行》 -
41
孔泉文物起骚经,国色明妃守孤尚。
邓谏从《题巫山瞻华亭》 -
42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臙脂画未匀。
曹彦约《海棠 其一》 -
43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臙脂画未匀。
曹彦约《海棠 其二》 -
44
雾隠森森小山碧,不嫁东风矜国色。
胡榘《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韵》 -
45
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
戴复古《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
46
昂昂雪鬓颜真卿,何物女子称国色。
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 其四》 -
47
本是秋香九日黄,假为国色百花王。
史铸《牡丹菊》 -
48
国色不关朝得酒,妆台漫饮紫金杯。
阳枋《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其一》 -
49
国色名花具绝代,玉人甘后本双身。
刘克庄《九叠 其六》 -
50
-
51
国色老颜不相称,世间何处有还丹。
刘克庄《司令为牡丹集次坐客韵》 -
52
素慙倾国色,旋学入时妆。
刘克庄《商妇词十首 其九》 -
53
城西好事主人家,走送天香国色花。
徐鹿卿《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二》 -
54
谁知倾国色,元未着香埃。
张侃《芍药》 -
55
国色久在室,寒女不自知。
李龏《寒女叹》 -
56
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
唐士耻《咏史》 -
57
雅知国色善移物,更着天香暗结人。
邵雍《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
58
禀受天香兼国色,一枝漏却春信息。
赵希逢《和杨花 其二》 -
59
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
施枢《牡丹》 -
60
相看仝国色,独酌愧耆英。
卫宗武《牡丹和韵二首 其一》 -
61
当时国色并春色,尽在君王顾盼中。
张俞《游骊山 其一》 -
62
凡卉春妍夸国色,此花阴极抱阳明。
方逢辰《石峡山茶盛开 其二》 -
63
醉眼无国色,醉耳无霆声。
方回《次韵范景文鶑字早字二首 其一》 -
64
倾城国色着胭脂,红字兰亭又出奇。
方回《朱字兰亭》 -
65
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
方回《问西湖》 -
66
霞绮罗纨围国色,玉堂金屋拥君王。
何梦桂《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其一》 -
67
贞洁一以亏,姬姜徒国色。
俞德邻《宿高邮露筋》 -
68
中有一姬倾国色,可怜不到君王知。
吴龙翰《昭君怨》 -
69
焚香再拜臯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汪元量《慈元殿赐牡丹》 -
70
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
仇远《北村吴园雨中赏牡丹主人留饮》 -
71
国色娇娆画不如,风流二婿尽消渠。
陆文圭《题二乔手卷二绝 其一》 -
72
国色双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宋无《二乔卷》 -
73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
74
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其二》 -
75
露满金盘看国色,风回绮席识天香。
范纯仁《和韩侍中同赏牡丹》 -
76
国色鲜明舒嫩脸,僊冠重叠剪红云。
范纯仁《牡丹二首 其一》 -
77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胭脂画未匀。
徐积《海棠花 其一》 -
78
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胭脂画未匀。
徐积《海棠花 其二》 -
79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
苏轼《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
80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苏轼《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
81
一顾虽无倾国色,千金肯为使君留。
黄庭坚《行迈杂篇六首 其四》 -
82
梅已偷春成国色,云犹凭腊造天阴。
秦观《次韵朱李二君见寄二首 其二》 -
83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晁补之《次韵李秬赏花》 -
84
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李廌《荼䕷洞》 -
85
国色精明动韶景,天香旖旎飘芳尘。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
86
国色无媒出有时,几年幽户鎻寒晖。
王安中《次韵梁才甫游苑氏园 其二》 -
87
求花闻道筑金台,国色怀春肯自媒。
王安中《以魏花两枝送梁才甫花不甚大作二诗解嘲 其二》 -
88
人皆倚市门,孰乃有国色。
周紫芝《王彦猷用色字韵见贻和答》 -
89
固知桃李无国色,犹恐兰荪是俗香。
周紫芝《张元明罗仲共赋郡池白莲仆时在淮西十二月中休方德脩始出巨轴追和》 -
90
颇笑凡质陋,始喜国色新。
周紫芝《次韵庭藻酴醿》 -
91
乍惊照眼国色好,更觉扑鼻春风香。
李纲《志宏以牡丹酴醿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醿作二诗以报之 牡丹》 -
92
春深百草争开花,天香国色世共嘉。
李纲《再赋志宏千叶莺粟》 -
93
春风初入牡丹枝,国色天香艳姣姬。
李纲《次韵王尧明三绝句 其一》 -
94
不与天香缘底事,秪应国色已无伦。
李纲《张甥赋碧桃次其韵》 -
95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曾几《岩桂二首 其一》 -
96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黄。
郑刚中《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