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国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国史的宋诗诗句
国史[guó shǐ]
释义:
1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2
国之史官。
列表:
-
1
宇宙门人尽,谋谟国史传。
苏籀《过故丞相吕汲公坟刹二首 其二》 -
2
汉书国史法,心要藏经郛。
朱翌《宣城书怀》 -
3
留取先生传,他年国史中。
王十朋《婺女广文官舍旧有五柳萧侍郎德起为教官时取以名堂岁月浸久柳既剪伐名亦更矣周尧夫欲复其旧诗以赞之》 -
4
见说义兵扶社稷,千年国史纪元功。
黄刍《挽李制干》 -
5
误遣汗青成国史,未妨着白号山人。
陆游《赠传神水鉴》 -
6
异时国史编宋雅,人间重见白华诗。
喻良能《题愍孝庙次王龟龄韵》 -
7
盛烈丰功难具述,烂然国史着猷为。
陈居仁《登庞公读书堂》 -
8
国史未用书旱雩,人神幽显修交孚。
陈造《次儿辈喜雨韵呈太守》 -
9
国史空遗恨,竿门未识真。
唐仲友《读章嘉甫诗》 -
10
春秋隠公传,国史建隆编。
楼钥《送陈君举舍人东归》 -
11
当时事势在国史,莱公之功不其伟。
孙应时《斗南竹林祠歌》 -
12
国史但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
曹彦约《送萧季然倅均州》 -
13
国史旧编加简讨,春秋直笔任诗删。
吕声之《贺太常黄少卿》 -
14
何曾碍却家常饭,国史宏纲手自编。
钱时《去年五月十八日归自唐山感旧》 -
15
臣之管窥,尝读国史。
岳珂《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
16
公于国史,以好砚称。
岳珂《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 -
17
后先被褒录,名姓编国史。
程公许《木皮口纪事为故沔戎帅何进赋也》 -
18
相期辉国史,何止续家乘。
王迈《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 其三》 -
19
家传书甚悉,国史载不完。
王迈《跋林学士宋卿帖》 -
20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田锡《茱萸堰泊》 -
21
耻父污国史,讳人呼逆雏。
刘克庄《杂兴 其三》 -
22
平生未识繁华事,旋借宣和国史看。
叶茵《元夕》 -
23
汗青有日头无白,家传修来国史成。
马廷鸾《挽张龙山 其二》 -
24
何不付国史,置子西掖垣。
陈舜俞《赠刘道原》 -
25
玉堂众隽修国史,搜书北方遣名士。
方回《送滕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 -
26
银管曾提修国史,金戈几出策邉功。
吴龙翰《哭赵信菴 其一》 -
27
粲然书国史,冠古耀丰功。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干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又六变。 其五》 -
28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王禹偁《一品孙郑昱》 -
29
国史书勋伐,州民颂乐康。
王禹偁《翟使君挽歌 其二》 -
30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李虚己《送何水部蒙出牧宜阳》 -
31
一片忠心涵国史,桑田虽变迥谟看。
张载《睢阳五老图》 -
32
直笔当时修国史,英豪迈古后来看。
苏颂《睢阳五老图》 -
33
爰立宫寮近,由来国史存。
强至《寄献王中丞》 -
34
义终光国史,名自压朝绅。
徐积《和路朝奉退居》 -
35
分明如国史,子细似家书。
魏野《谢王太博惠书》 -
36
国史标名知骨鲠,邦人图像胜楹桓。
程颐《睢阳五老图》 -
37
兼职在国史,直笔信不疑。
郭祥正《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 -
38
已传国史新图籍,更得君王御制诗。
周彦质《宫词 其五三》 -
39
门生应有谥,国史可无书。
秦观《吕与叔挽章四首 其二》 -
40
祖祢勤王国史褒,传家自有吕虔刀。
杨亿《次韵和钱崇班再寄之什》 -
41
万石世家标国史,孔璋书檄愈头风。
杨亿《窦咏从淮阳军》 -
42
定将鞭筭资心计,流马功成国史刊。
杨亿《黄刑部之陜西转运》 -
43
国史班班有旧闻,欲将重说与郴人。
阮阅《郴江百咏 孝妇冢》 -
44
碑阴且刻东坡语,勋烈将收国史中。
李新《挽史太君词》 -
45
公家勋业麒麟上,国史声名泰华高。
王庭珪《杨文发将趍行朝辄用所惠诗次韵一首赠别》 -
46
汉魏疏封华国史,苹蘩遗德继周诗。
张纲《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一》 -
47
到底只留为谑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朱淑真《芍药》 -
48
闻昔乃祖风,勋业照国史。
郭印《送种守》 -
49
君家有世臣,名实耀国史。
郭印《送计敏夫赴阙》 -
50
义烈峥嵘昭国史,忠魂寂寞閟家山。
沈与求《刘资政挽词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