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四海的宋诗诗句
描写四海的宋诗诗句。
描写四海的宋诗诗句
四海[sì hǎi]
释义:
1
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
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3
指全世界各处。如:放之四海而皆准。
4
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
5
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
6
神祇名。
7
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列表:
-
1
三峰千载客,四海一闲人。
陈抟《辞上归进诗》 -
2
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干戈痛主忧。
徐铉《贬官泰州出城作》 -
3
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
徐铉《又三绝 其一》 -
4
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徐铉《奉和御制岁日二首 其一》 -
5
故乡梦断三湘远,应制诗高四海传。
韩溥《奉扬英公大师诗匠》 -
6
五岳无尘四海清,太平天子爱长生。
宋白《宫词 其九五》 -
7
十八般书四海传,长安话别已多年。
宋白《狂吟八韵送英公暂归故乡迁殡二亲》 -
8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三》 -
9
四海五湖皆徧历,十洲三岛去周迁。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六》 -
10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宋太宗《缘识 其二三》 -
11
剑珮千官拱,梯航四海趋。
胡宿《明堂大礼》 -
12
睿恩覃四海,寿域跻斯民。
胡宿《礼毕庆成》 -
13
寒霁三冬色,恩融四海春。
胡宿《郊丘侍祀》 -
14
六宫师俭德,四海化躬桑。
胡宿《皇后閤春帖子 其一》 -
15
四海习彦威,英英出江汉。
宋庠《习彦威》 -
16
今无杨仆耻,四海是关中。
宋庠《过行庆关》 -
17
四海岂知蒙帝力,春台此日倍熙然。
傅察《天宁节后筵口号》 -
18
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贺太平。
傅察《天宁节马前口号》 -
19
盆盎三年梦,篇章四海传。
陈与义《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
20
量才不数制鱼额,四海神交顾建康。
陈与义《咏蟹》 -
21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
陈与义《留别心老》 -
22
一时盛德人中骥,四海知名地上虎。
陈与义《留别葛汝州》 -
23
方今九原如可作,足使四海无凋摧。
苏籀《游寒谿次醅字韵题九曲亭一首》 -
24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苏籀《雕木工》 -
25
演敷奇致开妙门,荡耀四海苏顽昏。
苏籀《皇甫一首》 -
26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
邓肃《咏史二首 其一》 -
27
射落长庚作顽石,坐令四海复农桑。
邓肃《和邓成材五绝 其五》 -
28
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
邓肃《喜雨二章 其二》 -
29
平生杯酒百无忧,四海风流陈太丘。
邓肃《别陈少卿》 -
30
故应高视空四海,纷纷过眼万银袍。
邓肃《紫芝和来》 -
31
堂堂劲气薄霄汉,藐视四海岂无人。
邓肃《送游教授》 -
32
天生若人不私子,当令四海遍春风。
邓肃《送游教授》 -
33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五》 -
34
可怜四海万青衿,却愧建安六七子。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八》 -
35
已剥群阴驱小人,四海熙熙语复嗔。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丘宰生日二首 其一》 -
36
平生直气高苍穹,四海草木闻威风。
邓肃《送李丞相四路宣抚》 -
37
我生不复饯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
邓肃《戏王子和》 -
38
凭君仗剑追祖风,坐令四海桑田复。
邓肃《送许丈赴行在》 -
39
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
邓肃《玉山避寇》 -
40
平生四海心,老大愧周郎。
邓肃《泛舟示子》 -
41
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
邓肃《再次韵谢之 其一》 -
42
高名四海复谁同,介立八风吹不动。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三三》 -
43
一旦氛埃清四海,垂衣皇化自无为。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六八》 -
44
凛凛将军令已行,八荒四海要澄清。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五一》 -
45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具太平。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四》 -
46
月明四海犀通晕,春在百华蜂采馨。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七六》 -
47
心传一灯自光焰,口翻四海看波澜。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九五》 -
48
何当速悔祸,四海安耕凿。
张元干《过白彪访沈次律有感十六韵》 -
49
四海方荡潏,积骸盈破城。
张元干《访周元举菁山隐居》 -
50
四海忧黔首,中原尽绿林。
张元干《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 其一》 -
51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张元干《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其四》 -
52
待公安社稷,四海被恩私。
张元干《上张丞相十首 其一》 -
53
不有三灵助,宁无四海惊。
张元干《张丞相生朝二十韵》 -
54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张元干《次江子我迁居韵》 -
55
风云感遇千龄会,日月依光四海知。
张元干《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 其二》 -
56
四海元有人,君勿轻荒区。
张九成《有客》 -
57
大目试环顾,四海等一芥。
张九成《读书 其一》 -
58
妙龄魁四海,终始皆称贤。
张九成《怀汪圣锡》 -
59
环顾天地间,四海惟三友。
张九成《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
60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张九成《拟古 其一》 -
61
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巵。
张九成《见菊花呈诸名胜》 -
62
万事但将公道断,任教四海动干戈。
释了一《颂古二十首 其九》 -
63
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飞水自流。
释了一《颂古二十首 其一二》 -
64
四海共遵灵鹫制,九旬禁足自萧然。
释了演《偈颂十一首 其九》 -
65
三边若得浑无事,四海何愁不太平。
释了演《偈颂十一首 其一○》 -
66
若无塞外将军令,那得嘉名四海传。
释了演《颂古九首 其九》 -
67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王之道《有荐胡仁叔为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己暇日杨德润录以示予因次其韵》 -
68
方今尧舜理四海,岩穴弹冠求自试。
王之道《沈汤辅隠轩诗》 -
69
须知四海皆兄弟,高义似君谁可比。
王之道《送赵仲达》 -
70
问君四海无家归,飘然此去将何之。
王之道《送管养正长歌》 -
71
风尘澒洞四海乱,英雄攘臂收功名。
王之道《送管养正长歌》 -
72
周行四海不赍粮,可但携壶饷邻里。
王之道《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于法轮应感尊者悉获灵贶曾不终日教授有诗以发扬盛美郡人相山居士闻而悦之勉次其韵》 -
73
一笻非外物,四海即吾家。
王之道《送浮屠道郭云游》 -
74
一时与被尧天泽,四海同苏傅野霖。
王之道《和石守道喜雨》 -
75
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
冯楫《自咏》 -
76
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
释道颜《颂古 其五五》 -
77
四海同一家,万口同一舌。
释道颜《颂古八首 其二》 -
78
少师睦宗族,誉望四海尊。
晁谦之《送侄子靖还九经堂》 -
79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董颖《贺曾修撰帅江陵 其四》 -
80
文命敷四海,祗德垂典谟。
章杰《防风庙》 -
81
茫茫四海内,二子可与久。
李处权《赠彭表臣才臣》 -
82
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李处权《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 其六》 -
83
伊川有夫子,四海尊学术。
李处权《哭驾部舅》 -
84
四海各安堵,六军同晏眠。
李处权《退老堂》 -
85
安得四海尽种秫,春台寿域长醺醺。
李处权《歳晚诸君送酒赋长歌以谢之》 -
86
四海人高悬犊鼻,定知不作穷途哭。
李处权《翁士特借韵见及复答之》 -
87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刘着《出榆关》 -
88
乃建中宫,以母四海。
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
89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张嵲《刘谷山》 -
90
-
91
六营健儿易驱使,四海黎庶依田畴。
张嵲《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 -
92
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张嵲《寒食行》 -
93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
94
四海兵戈满,山川道路长。
张嵲《送赵公望入蜀》 -
95
十年四海称忠壮,谁料将军阴子谋。
张嵲《叹名》 -
96
四海建溪茶,古今人所重。
释慧空《送茶头幷化士 其一》 -
97
一身走四海,未老髪先斑。
释慧空《和才仲五字韵 其二》 -
98
而今四海呈珠者,俊快不在仰山下。
释慧空《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二》 -
99
自余棱展劲孚,鹅湖镜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释慧空《真觉真赞 其二》 -
100
惊起三圣瞎驴,趯倒赵州略彴,噁,四海缁流争名邈。
释慧空《草堂真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