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和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和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和声的宋诗诗句
和声[hé shēng]
释义:
第二部分
1
和谐的乐音。
2
调和声调;协和声调。
3
音乐术语。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规律同时发声。
第三部分
1
词、曲中的衬词。原为歌曲中常由他人应和的部分,如“贺贺贺”、“何何何”之类。
2
随声附和。
列表:
-
1
怀凄有丰恨,吟苦无和声。
刘子翬《和温其对月之什》 -
2
金毛若解和声拶,月里麒麟笑揭天。
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七》 -
3
八臂那咤拦得住,和声扑碎五须弥。
释慧远《颂古四十五首 其一三》 -
4
住,和声塞断来时路。
释慧远《四威仪 其二》 -
5
八臂那咤䫌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一一》 -
6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㪍跳上天。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八》 -
7
和声自得埙篪乐,巧思争裁锦绣新。
曾协《谢翁子亨惠诗》 -
8
高山意远难知己,白雪词高绝和声。
汪应辰《偶见文子失举后诗次韵以广其志》 -
9
积雪楼台增壮观,近春鸟雀有和声。
陆游《岁晚书怀》 -
10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陆游《示儿》 -
11
鸟雀当此时,意乐有和声。
陆游《秋晓闻禽声五韵》 -
12
袛应襦绔新翻曲,压倒当年寡和声。
范成大《寄题祝郢州白雪楼》 -
13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周必大《臣恭和御制晚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天威臣无任战惧俟罪之至》 -
14
和声翔四表,嘉泽浸群黎。
张孝祥《贺郊祀》 -
15
和声载路天亦喜,簸弄花絮为春台。
陈造《喜雪六首 其一》 -
16
黄童白叟歌且舞,和声协气埙应篪。
陈造《喜雪篇》 -
17
霁色莫澄鲜,和声入管弦。
陈造《元夜病起二首 其一》 -
18
和声已自消疵疠,陈廪从知饱困穷。
陈造《次韵郭教授雪二首 其一》 -
19
扶路人归皆喜色,应时雷殷亦和声。
陈造《次韵张守劝农 其一》 -
20
春残雨足绿阴成,山鸟相和声咿嘤。
楼钥《巾山》 -
21
夔牙共奏康哉囗,雅咏和声彻九霄。
文彦博《和副枢蔡谏议孟夏旦日右府书事》 -
22
玉管和声度,金铺丽景迟。
崔敦诗《淳熙二年春帖子词 寿圣明慈太上皇后閤六首 其一》 -
23
和声调嶰管,欢颂献椒盘。
崔敦诗《淳熙八年春帖子词 太上皇后閤六首 其一》 -
24
圣主宽仁盟好永,和声细入鹿鸣章。
崔敦诗《金国使人到阙紫宸殿宴参军色致语口号》 -
25
端闱肃启,金奏和声。
崔敦诗《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 公卿入门用礼安之曲》 -
26
弦急无和声,行疾多窘步。
彭龟年《别张袁州五首 其四》 -
27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欧阳修《明堂庆成》 -
28
惟能同舞兽,闻乐识和声。
欧阳修《群玉殿赐宴 其二》 -
29
惠泽开秋惨,和声破晓寒。
韩琦《恭谢天地庆成五言六韵》 -
30
我欲效鹤雏,鸣和声相酬。
度正《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 -
31
好听玉楼撞动处,和声送出太分明。
释法薰《送干钟》 -
32
日开喜色临黄道,风递和声下碧躔。
戴栩《上丞相寿 其一》 -
33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王㧑《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随字》 -
34
哦诗卧阁政令修,和声上畅天畀休。
陈元晋《和胡文昌嘉禾篇》 -
35
牧竖和声侬倡首,管他王后与卢前。
刘克庄《三和 其一》 -
36
酒台盘上,和声突出。
释广闻《蚬子和尚赞》 -
37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闲。
林希逸《笛里关山月》 -
38
我歌君和声呜呜,烂醉起舞嗔人扶。
刘鉴《题醉月亭》 -
39
况复循吏政,和声入封疆。
家铉翁《萱草篇》 -
40
炉温余篆在,鸡唱和声随。
顾逢《寄林平山》 -
41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许月卿《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
42
好是鹤鸣阴,居然子和声。
林同《鹤》 -
43
田畴膏脉占时早,禽鸟和声得气先。
陈杰《腊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
44
照水□□生秀气,跳枝喜鹊弄和声。
韩维《和微之喜雪》 -
45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赵文《听请道人念佛》 -
46
清影屡移松桂月,和声频送管弦风。
韩维《会微之诸君》 -
47
纳烹荐俎,侑以和声。
郊庙朝会歌辞《熙宁祀皇地祇十二首 司徒奉俎用《承安》。》 -
48
肃唱和声,神其有喜。
郊庙朝会歌辞《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光宗室用《大和》。》 -
49
肃唱和声,神其有喜。
郊庙朝会歌辞《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光宗室用《大和》。》 -
50
摐金击石,洋洋和声。
郊庙朝会歌辞《崇恩太后升祔十四首 罍洗用《嘉安》。》 -
51
和声协气,充溢乾坤。
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 其八》 -
52
是恪是虔,依我和声。
郊庙朝会歌辞《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三》 -
53
乐备既奏,和声冲融。
郊庙朝会歌辞《干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三》 -
54
天明作浩歌,满纸编和声。
文同《和提刑子功喜雨》 -
55
耳闻和声乐,目怪文采鲜。
刘敞《凤凰篇赠府公给事别》 -
56
和声讵中变,众听邈难齐。
刘敞《读庄子三首 其一》 -
57
和声散喧鸟,芳意属游人。
刘敞《小雨四首 其四》 -
58
逸势凌云起,和声遂吹微。
刘敞《凤览德辉》 -
59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强至《通判国博中斋诗》 -
60
疏网悉举纲,和声已载路。
吕陶《答梁子美召食》 -
61
庆事通祥表,和声入乐悬。
刘摰《丙子元日三首 其三》 -
62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沈辽《春日中和堂》 -
63
旌旗增德色,箫鼓变和声。
韦骧《和雪前数刻迎郊赦口占》 -
64
高秋爽气明宫殿,元祐和声入管弦。
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
65
密勿华封多好语,锵洋钧奏尽和声。
孔武仲《兴龙节上寿》 -
66
和声直可奏宗庙,叹息无人知爨桐。
彭汝砺《送吴县丞》 -
67
和声敦雁序,秀色茂兰芽。
李之仪《题李钦之承事宅》 -
68
美观圭联璧,和声鼓间錞。
刘弇《读汪都讲邵宫教拟试赋三十韵》 -
69
雍雍和声,召彼协气。
华镇《神功盛德诗 其一二》 -
70
苑分广乐和声度,池受晴天倒影深。
张耒《次韵王敏仲池上》 -
71
谷鸟有和声,杖藜北园路。
张耒《谷鸟》 -
72
山川收滞雨,乌鹊有和声。
张耒《晚霁》 -
73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
邹浩《有感》 -
74
茅茨间新槀,鸡犬有和声。
程具《寄开化李令光四首 其一》 -
75
和声搊着平生痛,短绠毋劳系鼻头。
释守珣《颂古四十首 其一六》 -
76
宴坐鸣天鼓,和声听逢逢。
郭印《夜坐》 -
77
列爵分全服,和声奏大庭。
王洋《和陈长卿五人同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