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吴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吴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吴地的宋诗诗句
吴地[wú de]
释义:
1
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江西的一部分。亦指东汉时的吴郡(今江苏省)。
列表:
-
1
吴地吟朋如见问,为言江令忆鳀鱼。
胡宿《送张学士赴邵武兼过吴中别墅》 -
2
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
张元干《登垂虹亭二首 其一》 -
3
笳鼓悲吴地,须眉忆汉臣。
顾禧《宿徐稚山斋中》 -
4
放眼莫嫌吴地窄,探奇偏向禹陵迟。
顾禧《送任文荐归闽》 -
5
我既困索米,公已安吴地。
曹勋《别郑康道》 -
6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 -
7
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陆游《东阳观酴醿》 -
8
秋天近霜霰,吴地少风尘。
陆游《车中作》 -
9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陆游《出游四首 其三》 -
10
吴地冬未冰,溅溅沟水声。
陆游《东村》 -
11
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
陆游《种菜四首 其二》 -
12
谁修吴地志,聊以助讥评。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
13
吴地多平湖,缆柂明镜秋。
梅尧臣《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
14
昔日钱吴地,如今作帝京。
吴会《题钱塘》 -
15
隔越山形小,吞吴地势偏。
释契嵩《浙江晚望》 -
16
慈恩故事嗟回首,吴地清谈对落晖。
袁说友《同张元善集癸未同年》 -
17
眼看吴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钓纶。
袁说友《和野堂僧子惠韵》 -
18
钱唐之墟故吴地,子孙复以吴为民。
曾丰《万安簿吴公谊实浙余杭人今书满最归欤欲竟投老未决于其间而赞之》 -
19
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
赵蕃《渔门舟中》 -
20
吴地于今说佳丽,浙人自昔巧安排。
叶适《题王叔范自耕园》 -
21
皆是全吴地,今非昔代时。
翁卷《送卢主簿归吴》 -
22
信孚全吴地,幻此一段奇。
释居简《承天万佛阁》 -
23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释居简《及菴》 -
24
片云离海屿,吴地去随缘。
林表民《送浄应老道源往浙右》 -
25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史铸《茱萸菊》 -
26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
张侃《来鴈》 -
27
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九七》 -
28
率然集吴地,求汲松涧泉。
高斯得《送刘养源游吴中》 -
29
吴地名高诵梅福,汉廷语吉趣朱游。
赵汝腾《饯卢威仲》 -
30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七七》 -
31
识不识,吴地冬瓜,镇州萝卜。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五》 -
32
五色种遗吴地秀,独醒人耀楚江灵。
董嗣杲《葵花》 -
33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
林景熙《寄葛秋岩》 -
34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仇远《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 -
35
使星出照三吴地,原隰驰驱远有光。
陆文圭《送陆谊斋按察》 -
36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吴僧《句》 -
37
长铺吴地练,竞贡禹邦琳。
强至《次韵梅守著作喜守倅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 -
38
不知三吴地力壮,老鹤空向烟中鸣。
沈辽《云间》 -
39
秋信最宜吴地看,雪峰飞向越溪来。
黄裳《观潮 其四》 -
40
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蓴羹谩僻迂。
周邦彦《天启惠酥 其一》 -
41
星霜吴地客,风雨郑人鸡。
晁说之《次朱少章韵》 -
42
影落邗沟是我家,端来吴地寄生涯。
葛胜仲《次韵工部兄见寄三首 其一》 -
43
菰烟吴地景,涛鹭浙江程。
庞籍《送余姚知县陈最寺丞》 -
44
-
45
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
朱敦儒《五言》 -
46
满倾吴地千钟酒,细说长安六度春。
周紫芝《立春三绝句 其三》 -
47
宝势穷吴地,寒流对楚邦。
胡宿《甘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