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风的宋诗诗句
描写古风的宋诗诗句。
描写古风的宋诗诗句
古风[gǔ fēng]
释义: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
2
诗体的一种。即古体诗。
列表:
-
1
平生分野应难比,涧饮林栖得古风。
释延寿《山居诗 其三三》 -
2
吾友嗣世德,古风蔼有余。
徐铉《奉酬度支陈员外》 -
3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李昉《依韵奉和见贻之什且以答来章而歌盛美也》 -
4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刘兼《登郡楼书怀三首 其三》 -
5
吾宗何事独称雄,今昔名高继古风。
释永牙《赠英公大师》 -
6
何人会得师高意,欲把时风变古风。
释玄宝《赠英公大师》 -
7
劳君赠我古风诗,逋翁所谓扑凸奇。
宋白《句 其二》 -
8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其一》 -
9
古风未必今人操,老气休祈大吏欢。
苏籀《偶成二绝 其一》 -
10
林坞纯真趣,衣巾质古风。
苏籀《李监庙求拙轩一首》 -
11
径追太古风,三叹聊十唱。
邓肃《第四章兼简其子》 -
12
接䍦倒着归来晚,千古风流继习家。
李若水《次韵马循道游长安东池诗》 -
13
源源自何来,万古风雷声。
王之道《题龙舒天祚宫玉虹亭》 -
14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王之道《和袁望回》 -
15
制作超前辈,篇章萃古风。
李处权《大人生日》 -
16
侍郎客到无苛礼,教授诗来有古风。
李处权《次韵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其一》 -
17
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
张嵲《竹山道中》 -
18
翻身筑着老云门,从古风颠称普化。
释慧空《送琏兄之云门》 -
19
心法两忘诸说到,文章百炼古风回。
释慧空《和曾运使 其一》 -
20
从古风云由际会,归欤聊复养吾真。
张浚《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其二》 -
21
转功就位,独看古风。
释慧晖《颂十六首 其三》 -
22
烟霞顿隔尘寰路,道德追还太古风。
曹勋《恭题观堂》 -
23
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
曹勋《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其一》 -
24
三辅古风烟,征骖怅未前。
宋祁《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 其一》 -
25
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
王佐才《赠徐微中画龙》 -
26
黄堂流化古风还,夙驾勤民陇亩间。
范浚《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二》 -
27
古风永秘此囊锦,恶语勿笑吾言巵。
胡铨《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
28
千古风流独占秋,一枝曾比昆山玉。
吴芾《病中秋香开因成拙句呈诸亲友》 -
29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吴芾《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 其二》 -
30
洒落胸襟有古风,日临清泚面巃嵸。
吴芾《和王夷仲韵》 -
31
数间破屋洛城中,却有高名振古风。
史浩《童丱须知 宫室八篇 其六》 -
32
二河忠义雪山重,元祐何由见古风。
李石《夜读韩子苍文二首 其二》 -
33
口朝鼻孔无空过,眼盖胡须有古风。
释师体《偈颂十八首 其一二》 -
34
陈楼高卧真佳士,陶径归来有古风。
黄公度《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二》 -
35
钓台今古风流在,梅岭东西雨露均。
黄公度《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其一》 -
36
鹿岩重见鹿门翁,襟宇浑然太古风。
王十朋《贾府君挽词》 -
37
宜搜今古风流远,得助江山句法新。
曾协《和史志道侍郎 其一》 -
38
披云啸月吟古风,透石穿山谈正法。
释印肃《达理歌》 -
39
绿节闲云间古风,茂林浓处没西东。
释印肃《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其二一》 -
40
早厌奔趋权贵门,中流勇退古风存。
王灼《再和 其三》 -
41
醺醺痛饮一楼月,落落高谈千古风。
汪应辰《与谈命郑柯山》 -
42
奥学余家法,宏材迈古风。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一》 -
43
作吏余家法,临民有古风。
韩元吉《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其一》 -
44
归来北窗下,古风良可追。
朱岂《采菊亭》 -
45
至今千古风流在,谁道华亭覆却船。
释德光《举船子和尚覆船入水而逝颂》 -
46
若许诗篇数还往,直须共挽古风回。
姜特立《和陆郎中放翁韵》 -
47
二贤间世士,二客有古风。
姜特立《黄正言为邑宰累罢郡送行》 -
48
含玉亡遗恨,悬车近古风。
姜特立《张致政挽章》 -
49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姜特立《和丁大卿韵》 -
50
中古风俗醇,田野多贤人。
姜特立《中古》 -
51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
52
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
陆游《登城望西崦》 -
53
酒如渌静春江水,人有鸿荒太古风。
陆游《病起小饮》 -
54
笑语相闻丰岁乐,耕桑自足古风淳。
陆游《村居初夏五首 其二》 -
55
人情简朴古风存,暮过三家水际村。
陆游《散步至三家村》 -
56
自古风俗坏,善士亦沦胥。
陆游《拟古四首 其三》 -
57
盗息时雍象,人淳太古风。
陆游《居三山时方四十余今三十六年久已谢事而连岁小稔喜甚有作》 -
58
不散婴儿朴,常存太古风。
陆游《屏迹二首 其一》 -
59
俗有太古风,萧散到鸡犬。
陆游《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其四》 -
60
鸡鸣犬吠相闻地,穴处巢居上古风。
陆游《村舍七首 其二》 -
61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
杨万里《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其一》 -
62
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
杨万里《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 -
63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喻良能《仙隠观费长房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竹杖化龙处也》 -
64
千古风流无处觅,空吟亭北倚栏干。
喻良能《题太白祠堂 其三》 -
65
惭愧先生有古风,岁寒庭户不言功。
释宝昙《和广慧吊楮》 -
66
古风日以远,薄俗日以变。
李泳《拟古》 -
67
十年殄瘁无穷恨,叹息今人少古风。
朱熹《次韵伯崇登滕王阁感旧盖闻往时延阁公拜疏于此云》 -
68
词林根柢今谁在,振古风流要力还。
张孝祥《次韵黄子余》 -
69
岂无颖脱才,可迈古风力。
梅尧臣《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
70
污鲰共餍川人食,简朴仍存太古风。
陈造《次韵言怀》 -
71
名德谁今挺古风,人嗟汲直合居中。
陈造《再次韵答程帅高机宜四首 其二》 -
72
胡床不减南楼兴,今古风流正自同。
陈造《次韵赵帅登平山堂 其三》 -
73
讼简古风还,心清民业遂。
许及之《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 -
74
希筠岁寒操,追筠古风还。
许及之《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 -
75
古风诗入律,远景句成图。
许及之《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六》 -
76
度量汪汪见古风,衮衣只与布衣同。
许及之《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七》 -
77
深衣缁缘古风标,不用横飞上九臯。
王质《题窦伯山小隠诗六首 其二》 -
78
却来阅世人,惟公多古风。
章甫《送冯圆仲入蜀》 -
79
促坐款语相答酬,伤今怀古风飕飗。
章甫《采石》 -
80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俞丰《凤山》 -
81
荐士今谁有古风,不论疎戚与穷通。
廖行之《上浙西张帅十首 其五》 -
82
古风已喜能行意,近体尤欣细属联。
楼钥《又谢申之示诗卷》 -
83
末俗轻浮甚,斯人有古风。
王炎《王倅成老挽诗二首 其一》 -
84
今古风烟只如此,见君生怕又言还。
袁说友《晦日昌甫见过因约伯皋小饮黄守继至三首 其二》 -
85
主人吟古风,格调剧清裁。
辛弃疾《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
86
相期振古风,相与务天爵。
赵蕃《次韵在伯送行》 -
87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
88
交道孰云丧,古风今未颓。
赵蕃《寄吕谦益卿三首 其三》 -
89
颇思着句记初识,已复枉诗醉古风。
赵蕃《慈利簿乐思中自沅州考试回经过见之留以小酌既以诗来次韵》 -
90
闭门怜我欠新功,下笔奇君有古风。
赵蕃《在伯用铜字韵作诗复次韵二首 其一》 -
91
左司遗事远,介妇古风存。
叶适《丘安人挽诗》 -
92
古风下刺上,国步安且强。
黄榦《谗人》 -
93
无人可能国,我欲振古风。
张镃《杂兴 其三三》 -
94
千古风高仰钓台,朱轮新拥得通才。
张镃《送叶景良知严陵》 -
95
凉生金井未飘桐,月户星楼记古风。
张镃《七夕口占》 -
96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张镃《芍药花二首 其一》 -
97
榘矱犹前辈,襟怀更古风。
孙应时《挽司马季若知郡 其二》 -
98
露门劝学首群公,石室还来复古风。
孙应时《送别袁公四诗 其二》 -
99
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陈文蔚《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 宾日》 -
100
八阵图前凛古风,武侯英烈岂怱怱。
宇文绍庄《踏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