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古音的宋诗诗句。
描写古音的宋诗诗句
古音[gǔ yīn]
释义:
1
古乐。
2
宋人称隋陆法言《切韵》以前汉语音韵为古音。对《切韵》以后各韵书称今音而言。现称前者为上古音。
列表:
-
1
吐而为文章,中有太古音。
李处权《送岑婿归许昌》 -
2
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
陈知柔《读潮本韩集》 -
3
浩浩太古音,与俗不同调。
陆游《杂兴四首 其四》 -
4
当有羲黄人,尝识太古音。
史尧弼《同冯蓬州当可游中岩分韵得林字》 -
5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杨冠卿《秋琴咏》 -
6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石介《赠李常李堂》 -
7
还过韶石闻舜琴,混融奇怪入古音。
曾丰《免解进士应致远过晋康见谓以上文字而忤权要听读藤州十余年得旨自便赋诗赠行》 -
8
尧舜成陈迹,英韶寄古音。
曾丰《真阳峡》 -
9
古音独幸黄鹂会,挑我风前一再哦。
曾丰《憩古寺》 -
10
撼雨号风太古音,道中岂作买臣吟。
曾丰《道边松》 -
11
水落石涧鸣,中含太古音。
徐冲渊《清音亭憩暑》 -
12
-
13
不是忘弹閟古音,怕人误赏玷琴心。
释居简《梁楷画钟馗并引鹤归云际携琴过涧西三题 其三》 -
14
笑破古音前,回头尽可怜。
释居简《布袋赞 其三》 -
15
浪将一字殊先后,谁识朱弦太古音。
刘宰《题龙祠米元晖词后》 -
16
异哉肯顾我,古音日寥寥。
苏泂《次韵知县兄夏夜古调》 -
17
巧出焦桐样,淳含太古音。
释师范《琴枕》 -
18
世历嬴刘周典尽,经由孙沈古音休。
魏了翁《肩吾生日三绝句 其二》 -
19
奇字识夏鼎,古音弹云和。
刘克庄《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
20
俚曲俗方尊郢市,古音今少奏咸池。
刘克庄《四和 其二》 -
21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
刘克庄《杂兴六言十首 其二》 -
22
未必子期死,无人听古音。
刘克庄《再和张文学》 -
23
因观太古音,试理幽兰引。
张侃《秋日闲居十首 其九》 -
24
四炼传谁法,双声岂古音。
林希逸《新诗改自吟》 -
25
坐啸中和堂上邃,犹存正始古音淳。
徐元杰《送郡守》 -
26
焦桐有良材,函彼太古音。
葛绍体《喜闻韩时斋捷书》 -
27
春风苹藻慈湖上,琴瑟新调太古音。
葛绍体《仲和亲迎慈溪 其一》 -
28
朱弦轻拂抹,盎然太古音。
王柏《怀古呈通守郑定斋 其一》 -
29
铿铿虚壑含古音,静听宛是商山吟。
赵崇鉘《寻真夕对》 -
30
寥寥古音在,难入筝笛耳。
方岳《又次韵》 -
31
不落宫商太古音,无劳弦上发清声。
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 其七》 -
32
朱丝自写无人识,一曲寥寥太古音。
施枢《夜寒有作》 -
33
坐来毛骨清,分明太古音。
释鉴《听泉亭》 -
34
唯闻太古音,听之心胆裂。
释斯植《古乐府 其七》 -
35
泠泠太古音,在此幽涧泉。
释文珦《琴泉》 -
36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蔡襄《安静堂书事》 -
37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陈着《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 禹庙》 -
38
新寒镫火照清梦,绝静山林生古音。
陈着《杖锡山别前人》 -
39
老桐被天风,吹作太古音。
周密《赋养拙园桐丘》 -
40
此意知谁会,悠然太古音。
蒲寿宬《闻蟋蟀有感》 -
41
闻君澹然太古音,感君悠悠太古心。
文天祐《黄山听琴》 -
42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孙嵩《还邓觉民诗卷》 -
43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丘葵《端午》 -
44
客有扣舷者,悠然太古音。
柯举《次韵答李景阳》 -
45
三尺丝桐太古音,清风明月是知心。
赵友直《承友携琴见访》 -
46
十日不得出,坐窗窥古音。
黄圭《题汪水云诗卷》 -
47
昔君坐谈诗,古音振宫商。
于石《杜少陵赠卫八处士韵别秉国》 -
48
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
仇远《答陈宗道见寄 其二》 -
49
朱方臞仙古音律,宫长羽短随剪裁。
仇远《竹素山房小饮南徐唐正方善歌吴伶以长箫和之客以凤凰台上忆吹箫分韵予得台字》 -
50
古音乃泗磬,丽色藻鲛丝。
罗公升《题邹安斋诗卷》 -
51
扁舟空载断纹琴,横膝谁知太古音。
何筹斋《题柯山道中》 -
52
中含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陈翥《西山桐十咏 桐孤》 -
53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徐积《李阳冰篆》 -
54
昨夜重思太古音,确然独抱一张琴。
徐积《上胡先生》 -
55
渊明休弄没弦琴,混沌中含太古音。
舒亶《响石》 -
56
懒随尘土趋时态,欲就丝桐丐古音。
彭汝砺《山林》 -
57
倚山渐识浮云意,临水方思太古音。
彭汝砺《高议》 -
58
鼓琴擘阮非凡好,为有淳和太古音。
周彦质《宫词 其七七》 -
59
埋没太古音,啾耳纷蜩螗。
刘弇《送曾灵永赴举》 -
60
泠泠矢古音,慷慨不胜悲。
刘跂《秋夜次四侄韵五首 其三》 -
61
山花笑兮松竹阴,岩溜潺潺兮千古音。
张继先《怀鬼谷山思真洞天因咏以赠元规》 -
62
径就真乐处,古音奏陶匏。
邹浩《端午郊园》 -
63
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释智圆《古琴诗》 -
64
烧桐愿献太古音,处囊请试从今始。
毛滂《出都寄二苏》 -
65
银涛千里引长吟,玉轸他年有古音。
李新《感事》 -
66
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释梵言《颂古九首 其五》 -
67
三叠太古音,那免世惊笑。
李彭《以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为韵赋十诗 其五》 -
68
坐中忽闻太古音,宠辱顿忘那有耻。
王庭珪《次韵罗伯固听琴》 -
69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郭印《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