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叉手的宋诗诗句
描写叉手的宋诗诗句。
描写叉手的宋诗诗句
叉手[chā shǒu]
释义:
第一部分
1
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
2
抄手。两手交笼于袖内。
3
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两掌对合于胸前。
第二部分
1
张开两手成叉形。
列表:
-
1
横经叉手步还趋,积善方知庆有余。
刘兼《贻诸学童》 -
2
便请炉边叉手坐,从他鼠子自跳梁。
李璜《以二猫送张子贤 其一》 -
3
叉手当胸无一事,不求不觅不安心。
释道颜《颂古 其六》 -
4
插锹叉手异何同,要显全机立大功。
释慧方《颂古三十八首 其一六》 -
5
报客传言信已通,叉手低头便鞠躬。
释慧方《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三》 -
6
不是不是,叉手长跪。
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七》 -
7
傍提正按低叉手,独掇单提高打躬。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六》 -
8
筑着梵王香案,然后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
释慧远《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八》 -
9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
杨万里《至洪泽》 -
10
贲育但叉手揖,沮溺漫穷年推。
项安世《三和 其八》 -
11
酌公云梦公莫辞,能费公吟几叉手。
许及之《再次韵呈徐漕》 -
12
他日征来豹林谷,尚应叉手对诸公。
周孚《题薛希谊傲窗》 -
13
明朝叉手东西去,更有谁人月下看。
王质《月下看古碑唐贞元间物也》 -
14
赋就八叉手,文高三折肱。
楼钥《胡监嶽挽词》 -
15
山童山童,叉手当胸。
释师观《童子求颂》 -
16
叉手进前,寂子不会。
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六》 -
17
清浄为根,礼恭叉手。
释道济《馄饨》 -
18
坐具平铺佛叉手,空劫以前人总有。
叶适《潘广度》 -
19
十五日已前,一冬二冬,叉手当胸。
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一八》 -
20
沩山养子没来由,叉手人前不识羞。
释慧性《颂古七首 其六》 -
21
语言动静总天真,叉手徒劳问别人。
释法薰《送吉州云上人》 -
22
老农叉手愿鸠工,叠石中流使民济。
华岳《平政桥》 -
23
急下火垆叉手接,便将布袋解头开。
华岳《赠楞伽老瑛上人》 -
24
一冬二冬,叉手当胸。
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五八》 -
25
不笑仰山插锹叉手,不笑地藏博饭栽田。
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 其一六》 -
26
插锹叉手,通身荆棘。
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 其二一》 -
27
勘破末山不露顶,玄机无着高叉手。
释普济《示资寿慧一监寺》 -
28
宽着肚皮急叉手,镬汤里面翻筋斗。
释慧开《馄饨》 -
29
放下泥盘叉手笑,阿师曾误矮阇梨。
释智愚《礼明招谦禅师塔》 -
30
一冬二冬,叉手当胸。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 -
31
醉知叉手矜持易,过似科头点检难。
林希逸《力学》 -
32
词埸多羡君叉手,省户须看鬼点头。
林希逸《送陈清夫西上》 -
33
插锹叉手田中事,是即担泉带月归。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六○》 -
34
进前叉手立,端的许谁知。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九○》 -
35
老人问汝来何从,进前叉手宜当胸。
释心月《善禅人登径山侍痴绝》 -
36
白衣老须捻向前,叉手大胆不敢言。
周弼《冬赛行》 -
37
叉手最健武,骁势殊掀腾。
葛绍体《嘉兴尉府教阅即事》 -
38
词赋八叉手,功名寸铁心。
李昴英《送叶耆卿试太学》 -
39
唯爱部渎山前丘大翁,见人长揖高叉手。
释妙伦《偈颂八十五首 其九》 -
40
手持刀镊谒桑门,叉手擎拳笑语温。
释惟一《刀镊黄陈二生 其一》 -
41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
释普宁《偈颂二十一首 其一四》 -
42
去与一锄翻到底,听渠叉手道如何。
释绍昙《送祐兄之仰山》 -
43
略寒温外问来端,叉手丁宁觅指南。
释绍昙《周上人求语》 -
44
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方回《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其二》 -
45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释法演《投机偈呈白云端禅师》 -
46
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
苏轼《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 -
47
绣褾彩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陈师道《寄滕县李奉议》 -
48
叉手须知已隔津,更重进步转漂沦。
释子淳《颂古一○一首 其三二》 -
49
叉手前来问我禅,我无言句与人传。
邹浩《示愚溪守道山主》 -
50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释文准《送利监收》 -
51
祇解结跏临竹石,懒将叉手对公侯。
李乘《慧聚杂题 少林堂》 -
52
顺俗高叉手,和光小说禅。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三》 -
53
叉手当胸无一事,不求不觅不安心。
释士珪《颂古七十六首 其一一》 -
54
试问田中有几人,插锹叉手意分明。
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 其一二》 -
55
叉手叮咛问祖翁,只为契券不分明。
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