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参同的宋诗诗句
描写参同的宋诗诗句。
描写参同的宋诗诗句
参同[cān tóng]
释义:
1
验证合同。
2
共同参加。
列表:
-
1
参同契合诸经说,精魄夺来烂紫光。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 -
2
隐几嘘天嗒然趣,参同九锁启仙阶。
苏籀《游服者二绝 其二》 -
3
般若初心依耋老,参同内事靳儒臞。
苏籀《公退三首 其二》 -
4
拈花特地两颜解,他时与子真参同。
朱松《再和求首座》 -
5
缅怀参同子,蚤入伊洛室。
朱松《寄陈蹈元》 -
6
伊洛参同得力句,还家欲举定从谁。
朱松《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一》 -
7
阳源昭彻参同处,试与三家作一家。
曹勋《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 其一》 -
8
老来参同事,勤志不敢失。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七》 -
9
终期香火参同社,且赋新诗寄作家。
吴芾《和蒋宣卿韵 其二》 -
10
一月六旬权准则,一年四会表参同。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六》 -
11
上古遗书究治终,长编通鉴更参同。
汪应辰《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 其一一》 -
12
拈花特地两颜解,他时与子真参同。
洪迈《再和求首座》 -
13
百尺山头下玉龙,吾人到此得参同。
项安世《次韵朱通判寄示盘龙山观瀑诗》 -
14
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
朱熹《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三》 -
15
新篇似许参同社,愿刺仙舟上钓滩。
朱熹《引年得请伏蒙致政学士契丈特垂庆问宠以佳篇捧玩之余感愧亡量辄借高韵少见谢诚伏幸笑览》 -
16
我忆当年诸老翁,经纶事业久参同。
朱熹《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其三》 -
17
阳虚已宜病,冬疠复参同。
周孚《头风》 -
18
老语参同真石友,高怀一见只臞儒。
周孚《寄东观聂道士》 -
19
细参同晤语,深卷胜书行。
赵蕃《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一》 -
20
句法参同李翰林,风流依约谢宣城。
张镃《约周希稷游湖上园》 -
21
谈玄契参同,酒旨妙真一。
俞烈《题净梵院清虚堂》 -
22
借问参同相类法,何如相类即参同。
张方平《赠终南李道人》 -
23
信心铭与参同契,朱界棋盘字字收。
释居简《僧持痴绝墨迹求语》 -
24
黏碑多古籀,插架独参同。
赵汝鐩《同崔纠访陈道士》 -
25
后来支榦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魏了翁《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
26
此在太玄首黄宫,其于参同居中洲。
魏了翁《黄成之求虚舟诗》 -
27
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朴校参同。
吴昌裔《九吟诗 石室》 -
28
起舞掉头帆飞扬,誓鸣急桨随乌樯,参同希传魏伯阳。
阳枋《送文大监赴召》 -
29
伯阳参同窃造化,高风海客空乘槎。
阳枋《寿李使君宣义父子同日》 -
30
先生读易注参同,筑室云山第几重。
刘克庄《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 -
31
黄芽药就成金丹,理与参同契一般。
宋太宗《缘识 其五五》 -
32
收拾乾坤万里眼,归来窗下注参同。
萧立之《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二》 -
33
伯阳隠士着参同,援述宣尼辞可考。
卫宗武《为徐进士天隠赋辟谷长吟》 -
34
清言那复接,頼有注参同。
卫宗武《挽储华谷四首 其三》 -
35
喜悦深交至,参同未画初。
释文珦《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
36
梅花窗下参同契,翠草庭前太极图。
王义山《寄题黄静斋》 -
37
伯阳曾着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
谢枋得《赠卜者魏易斋》 -
38
参同契注房中术,归去来辞座右铭。
方回《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三》 -
39
子午参同契,春秋类是谋。
方回《怪梦十首 其七》 -
40
云深夜注参同契,身在虚无缥缈间。
方回《秋思七言八首 其四》 -
41
陈言不用参同契,秘法何须急律令。
方回《全真教随喜》 -
42
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
方回《题纳甲图》 -
43
参同合左契,机迅留无淹。
何梦桂《和耜岩赞易传来韵》 -
44
参同颠倒长生诀,大衍推寻过去年。
方一夔《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 -
45
安得寒泉来会宿,参同极论到天明。
魏天应《和叠山先生韵 其二》 -
46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艾性夫《捻髭》 -
47
四百金丹字,参同鼎器篇。
徐瑞《马可卿弃家学道衲衣椎髻飘然有物外之思赋二诗为赠 其二》 -
48
根究婴儿后,参同混沌前。
宋无《寄眠云处士》 -
49
幽栖枹朴古先精,宴坐参同元化并。
无名氏《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 道院》 -
50
要须万里可参同,坐断孤峰空弃鄙。
何洞清《大涤洞天留题》 -
51
苔苍草碧自年年,绝奇中有参同客。
单锡《寄隠士》 -
52
微言在参同,妙契藏九籥。
苏轼《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次韵为谢》 -
53
肯把参同较同异,小窗相对为研丹。
苏轼《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
54
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
苏轼《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八》 -
55
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
苏辙《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
56
曾将此子教谁种,安解参同向吕真。
黄裳《六祖传付偈颂 六祖 其三》 -
57
圆妙高人觉已通,便辞归去谩参同。
黄裳《六祖传付偈颂 六祖 其九》 -
58
不假参同成气味,跳珠椀里绿荷香。
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 其三》 -
59
人间久矣喜相倍,道术参同岂吝哉。
张继先《赠青城洞翁二首 其二》 -
60
大施门开陆海中,一时缁素许参同。
邹浩《大平》 -
61
伊昔放言知莫逆,于今亲到得参同。
邹浩《寄清老》 -
62
弥勒当年曾示现,善才于此悉参同。
邹浩《题誉老无住阁》 -
63
未须轻小伎,着意要参同。
李彭《次九弟韵后篇戏奉世十一弟二首 其一》 -
64
顾我晚闻道,参同今未涯。
李彭《次瑛上人韵》 -
65
谁令知勇退,我愧未参同。
张扩《次韵临江军向侍郎见寄》 -
66
君方参同佐龙虎,我欲治荒种梨枣。
程具《戏赠江仲嘉司兵》 -
67
何处参同得消息,便能作句吐新清。
王庭珪《次韵赠随上人》 -
68
参同有真契,神鼎转龙虎。
李纲《申伯见和佛迹岩诗再次前韵》 -
69
参同聊示师资契,授受宁论父子亲。
郭印《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