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历数的宋诗诗句
描写历数的宋诗诗句。
描写历数的宋诗诗句
历数[lì shù]
释义:
第二部分
1
亦作“厤数”。
2
岁时节候的次序。
3
推算岁时节候的方法。
4
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
第三部分
1
亦作“厤数”。
列表:
-
1
龙墀承命来临川,绛帐谈经历数年。
欧阳澈《送吴教授古诗》 -
2
历数旧交具老矣,及时行乐且欣然。
朱翌《正月二十日过江氏园》 -
3
历数前朝乱,何曾扫地空。
胡寅《文定题范氏壁次韵》 -
4
历数在躬无纪极,垂衣请颂有虞尊。
史浩《天申节望阙祝圣致语口号 其一》 -
5
五闰干戈极,炎晖历数新。
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
6
昭代干戈戢,炎辉历数长。
黄公度《进元会诗》 -
7
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
王十朋《次韵梁尉秦碑古风》 -
8
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
莫济《次韵梁尉秦碑》 -
9
忆昔中兴开六位,旋禅历数转双轮。
程叔达《进敬天图》 -
10
历数躬传舜,文章焕有尧。
黄谦《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11
复古主盟须老手,勉追庆历数公间。
陆游《寄别李德远二首 其二》 -
12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陆游《感愤》 -
13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范成大《秦淮》 -
14
勋华今历数,汾社古山川。
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其四》 -
15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王淮《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16
衮衣新历数,神算旧规模。
何耕《春日 其四》 -
17
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
宋孝宗《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18
历数乡闾老,谁知德齿尊。
喻良能《挽处士陈容 其二》 -
19
历数钦尧命,讴歌乐舜归。
袁枢《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20
历数勋贤后,如君到眼希。
张栻《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其一》 -
21
历数诸公皆大手,尚须此老索枯肠。
陈造《送诗陈惠伯》 -
22
阖辟乾坤迥,胚腪历数长。
许及之《代上皇太子寿二十韵》 -
23
生为帝子贵,本自历数归。
陈傅良《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 其一》 -
24
历数万亿年,帝子寿无期。
陈傅良《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 其一》 -
25
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
陈傅良《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 -
26
讴歌思艺祖,历数在神孙。
陈傅良《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一》 -
27
历数终归舜,羹墙欲见尧。
楼钥《史文惠王挽词》 -
28
历数中兴将,谁为第一功。
楼钥《杨武恭王挽词 其一》 -
29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赵善括《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 -
30
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辛弃疾《寿朱晦翁》 -
31
历数承尧禅,讴歌戴舜仁。
蔡戡《孝宗皇帝灵驾发引诗 其一》 -
32
历数尧年永,条章汉诏宽。
赵蕃《壬寅元日》 -
33
人穷往往咎文穷,历数前贤半此风。
赵蕃《德章法曹再用铜字韵作诗为报复用韵奉答》 -
34
历数旴江士,推君父子间。
赵蕃《送张交代琮》 -
35
天心历数本相同,何事偏窥造化功。
张镃《岁旦立春 其一》 -
36
衣冠藏禹穴,历数袭尧天。
曹彦约《挽宁宗皇帝词二首 其二》 -
37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李壁《再和雁湖十首 其三》 -
38
历数千龄在,讴歌四海归。
卫泾《挽高宗皇帝章四首 其三》 -
39
茫茫宇宙几分离,晚识真人历数归。
叶秀发《翠微寺》 -
40
历数河南去,乾坤一草亭。
程珌《小憩许由亭》 -
41
历数有归徒胜负,风云相会尽英雄。
张方平《过丰》 -
42
司马家儿历数穷,可能特地振孤踪。
释居简《渊明画像》 -
43
历数阴功满巨编,皇天佑善信昭然。
刘宰《挽陶宣义二首 其一》 -
44
历数儒绅真冀北,推源宗派孕江西。
度正《呈晏制干二首 其二》 -
45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周文璞《题曹武帝削瓜图》 -
46
吾疏视彼诗,历数群公卿。
洪咨夔《示诸儿》 -
47
历数万年垂统正,精微一理得心传。
吴必达《及第谢恩》 -
48
历数有归,兆协大横。
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
49
台衮崇严亲寿考,历数古今良亦少。
程公许《寿史丞相》 -
50
太平历数归英主,上寿年龄属圣躬。
田锡《干明节祝圣寿 其二》 -
51
迩来一行善记览,啮破乾坤寻历数。
李觏《答缘概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 -
52
历数先儒多晚达,前孙明复后康侯。
刘克庄《天台杨景清以所进春秋发微示余辄题小诗其后》 -
53
山东名竝山西重,历数从来有几人。
释广闻《上秋壑贾丞相 其二》 -
54
历数帝王如一二,天地由我方全功。
唐士耻《庭下青书带》 -
55
历数蔡京罪,请收贾充权。
高斯得《自叙六十韵》 -
56
更历数百年,尚为人所钦。
释文珦《重题郭文庙》 -
57
古今历数归仁义,河洛图书属圣神。
舒岳祥《新历未颁遗民感怆二首贻王达善曹季辩胡山甫戴帅初诸君皆避地客也 其二》 -
58
历数归仁寿,乾坤表诞弥。
陈杰《天基节特晴》 -
59
历数山川游已徧,苦吟风月趣还同。
释行海《留别陈藏一》 -
60
卜世周家谓过之,从来历数亦难知。
方回《杂书五首 其二》 -
61
历数更端后,英雄崛起间。
方回《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 其二》 -
62
万事由天命,乾坤历数新。
方回《平章吕公挽词二首 其一》 -
63
翩然来自旧京华,历数山河不谓遐。
牟巘《和汴教耶律伯明》 -
64
历数绝谁续,纲常晦复明。
俞德邻《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其三》 -
65
万古衣冠旧,三朝历数新。
刘辰翁《春景 衣冠拜紫宸》 -
66
三百年余历数更,东南万里看升平。
刘埙《嘲贾似道》 -
67
讴歌今有在,历数永无疆。
郑思肖《火德》 -
68
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陈普《咏史 明帝 其二》 -
69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汪元量《蜀相庙》 -
70
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
熊禾《上严廉访十首 其七》 -
71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熊禾《别福清诸友》 -
72
功德累洽,历数会昌。
郊庙朝会歌辞《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 太宗位酌献用《庆安》。》 -
73
子孙千亿,历数同归。
郊庙朝会歌辞《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其五》 -
74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曾巩《读五代史》 -
75
历数不在周,讴谣卒归宋。
王禹偁《五哀诗 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 -
76
画来已历数百年,墙壁岿然今不废。
苏颂《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
77
阶蓂符历数,丰芑协声诗。
苏颂《又次王侍郎韵》 -
78
苏侯贤大夫,历数今谁过。
郑獬《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
79
既而移书六人者,历数文弊有可哀。
强至《送裴光世赴举》 -
80
白石可历数,游鱼仍俯窥。
刘攽《涉伊水宿宝应寺》 -
81
历数姜任事,宁如复辟辰。
刘攽《庆寿挽诗二首 其一》 -
82
历数归真主,乾坤仗义兵。
刘攽《章武殿》 -
83
历数当兴运,讴歌属太平。
沈遘《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 其二》 -
84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苏轼《书寄韵》 -
85
京师逢柳侯,往事能历数。
苏辙《送柳子玉》 -
86
神圣有作,历数在躬。
华镇《神功盛德诗 其二○》 -
87
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
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 -
88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晁补之《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
89
逢时儿女各称雄,运去英雄非历数。
张耒《梁父吟》 -
90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张耒《题谯东魏武帝庙》 -
91
忆昔艰难际,生逢历数屯。
李廌《颜鲁公祠堂诗》 -
92
历数端何归,转昐移祸福。
邹浩《次韵和签判靳慎微奉议谒武侯祠有作》 -
93
频年战胜恃雄强,历数分明在彼苍。
释智圆《读项羽传二首 其一》 -
94
豫章富人物,历数烦偻指。
张叔夜《寄题靖安吕延平钓台》 -
95
帝名传祖祢,历数感王公。
夏竦《奉和御制读后魏书 其三》 -
96
何为治乱间,多言历数尔。
范仲淹《上汉谣》 -
97
一钵迢迢历数州,朱门白屋信缘求。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一》 -
98
孤舟渺无根,夜历数村雨。
汪藻《泊召伯埭》 -
99
历数周家久,封疆汉地恢。
周紫芝《皇帝亲祀高禖十五韵》 -
100
欲卜万年新历数,重看四海旧车书。
周紫芝《恭进奉安中兴圣统庆成诗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