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南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南地的宋诗诗句。
描写南地的宋诗诗句
南地[nán de]
释义:
1
南方地区。
列表:
-
1
江南地暖亦有此,惊心远自龙沙吹。
李处权《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才臣友直勉诸郎力学之乐仍率同赋 其一》 -
2
南地好山青不断,故园芳草绿应齐。
李处权《寄德器二首 其二》 -
3
雄州乃剧藩,喉领塞南地。
宋祁《钤辖冒上閤就移知雄州》 -
4
江南地暖先花发,塞北天寒迟雁归。
施宜生《感春》 -
5
西北天根远,东南地脉浮。
宋祁《滁州赵学士重修怀嵩楼》 -
6
江南地暖,塞北春寒。
释玿《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一》 -
7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梅尧臣《秋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 -
8
平生南地惯羁游,放浪常同不系舟。
陆游《暮秋遣兴二首 其二》 -
9
多奇赵北燕南地,还喜超然出冀方。
史尧弼《送青神丞刘平仲解官三绝 其一》 -
10
行过中村五里头,湖南地尽到袁州。
项安世《入江西界》 -
11
郢城南地沟隍古,海寨东西径遂新。
项安世《过上海寨昔人于此潴水以限北方》 -
12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
张栻《送李新州》 -
13
卑薄江南地,青冥岁晚期。
罗愿《奉寄交代通守王兄兼简胡君二首 其二》 -
14
文昌暂照东南地,已觉光辉近上台。
罗愿《宴留尚书致语口号》 -
15
宁知今日幕南地,不似去年江上寒。
楼钥《即事》 -
16
行路难,东南地倾水弥漫。
滕岑《行路难》 -
17
嘉实本从南地产,移栽洛土结成时。
文彦博《次韵留守相公洛中金橘》 -
18
彭蠡泽南地,祝融峯上天。
曾丰《过湘吊屈》 -
19
路入潇南地一隅,天开洞府若为模。
孟坦中《阳华岩》 -
20
草长城南地,愁人看自深。
许琮《连雨有感 其二》 -
21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
22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
23
行遍东南地,曾看江水源。
翁卷《赠九华李丹士》 -
24
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
苏舜钦《杭州巽亭》 -
25
回头半壁西南地,不是寻常刺史天。
释居简《喜曹安抚还自泸南》 -
26
莫言南地暖,须念北风寒。
戴复古《广东漕李实夫四首 其二》 -
27
南地无冰雪,常疑暖作灾。
戴复古《泉南》 -
28
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
陈宓《端砚六绝 其五》 -
29
信脚到南地,也作住山人。
释法薰《受业师孙请赞》 -
30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李仲光《赠弈棋蓝氏子》 -
31
东南地坼乾坤浮,几番赤子葬洪流。
释永颐《干元山洪水》 -
32
山南地似岭南温,腊月梅开已浃辰。
邵雍《和商守宋郎中早梅》 -
33
谁知弦管江南地,渐有弓刀塞北风。
吴潜《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
34
霜蹄遍识淮南地,夜草犹吞塞北烟。
宋伯仁《边头老马》 -
35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叶茵《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其一》 -
36
江南地暖得春早,开尽雪篱无数花。
方岳《紫虚观》 -
37
东南地倾水所汇,潮汐沙拥江之滣。
方岳《霪雨》 -
38
江南地暖得春早,老眼观梅尝草草。
方岳《月中观梅》 -
39
远天閴寂无雷电,南地清凉有雪霜。
卢方春《赵几道处见赵端行所作》 -
40
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
释文珦《山居 其一》 -
41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蔡襄《送石昌言知宿州》 -
42
南地无寒脉,胡为雪载涂。
胡仲弓《南雪》 -
43
为甚花神受气偏,却来南地逞春妍。
胡仲弓《梅坡席上次韵牡丹 其一》 -
44
萋萋细碧江南地,上有梅花朔易天。
徐霖《梅》 -
45
若欲讲知南地理,亦合南州起才子。
方回《送滕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 -
46
江南地狭人民伙,燕北天遥日月低。
何梦桂《寄淳安括田省委贾都事》 -
47
天南地北有归路,四海九州无故人。
刘辰翁《文姬归汉图》 -
48
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
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五》 -
49
江南地力瘠,百谷劳农工。
孙嵩《冬初杂兴 其六》 -
50
江南地益卑,士习日益媮。
连文凤《送张仲实游姑苏》 -
51
甘为南地鬼,不作北朝臣。
丘葵《哭吕朴卿先生 其一》 -
52
东南地陷妖氛黑,双凤高飞海南陌。
汪元量《夷山醉歌 其一》 -
53
明日马头南地去,琴边应是有文君。
陈真淑《送水云归吴》 -
54
江城五月风雨余,岭南地僻少驰驱。
杨学李《西郊晚步》 -
55
悠然对芳草,绿满江南地。
赵处澹《拟古 其三》 -
56
名郎元是足风流,得郡东南地更优。
曾巩《送抚州钱郎中》 -
57
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
刘敞《寄题黄州李史君韦杜山居》 -
58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
王禹偁《甘菊冷淘》 -
59
万壑千岩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间无。
苏颂《同事閤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
60
正想江南地,清凉接过梅。
刘攽《欲雨》 -
61
城南地去天尺五,杜曲田皆亩一金。
刘攽《长安城南》 -
62
江南地煖霜无力,橘绿蓴丹蟹自肥。
沈遘《将至钱塘先寄施侍郎》 -
63
笳鼓周南地,公尝此保厘。
沈遘《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
64
今年是处春风早,江南地煖春更好。
徐积《江南春》 -
65
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
徐积《渔者》 -
66
须知南地饶春色,安得北风吹雪花。
徐积《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三》 -
67
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
杨杰《吴兴明月楼》 -
68
东南地迥宵烽息,西北楼高晚望迷。
钱惟演《句 其一六》 -
69
峤南地熟气如烟,木华蒙茸散为绵。
沈辽《谢蔚宗木棉》 -
70
谁云江南地偏小,姑熟之堂天下少。
郭祥正《姑熟堂歌赠朱太守》 -
71
浯溪僻南地,自尔闻正声。
毛杭《读唐中兴颂》 -
72
荆楚西南地,清明咫尺天。
邢恕《随州》 -
73
水连芳草江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
林逋《送史殿丞之任封州》 -
74
鳞鸿若到江南地,愿寄声音一起予。
彭汝砺《寄桐庐诸友》 -
75
淮南地卑湿,安得代兰羞。
孔平仲《食冰》 -
76
八月淮南地,轻寒已中人。
吕南公《向火》 -
77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
杨亿《代意二首 其二》 -
78
三四月交天漏雨,东南地尽水浮山。
贺铸《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 其一》 -
79
西极鳌足折,东南地维倾。
杨时《过汉江》 -
80
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
张耒《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其一》 -
81
即今巨盗处处起,天子不贪淮南地。
晁说之《淮南王》 -
82
花簇簇,锦簇簇,南地竹兮北地木。
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一二》 -
83
南地恨无霜雪伴,独将孤影照黄昏。
李光《十一月二十八日陈令分寄梅花数枝为赋两绝句 其一》 -
84
五月江南地无黍,帝遣雷师下行雨。
周紫芝《题张元眀四鬼捕懒龙图》 -
85
江南地暖不藏雪,六月无冰破烦热。
周紫芝《徐使君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