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匡庐的宋诗诗句
描写匡庐的宋诗诗句。
描写匡庐的宋诗诗句
匡庐[kuāng lú]
释义:
1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列表:
-
1
旧隠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
伍乔《闻杜牧赴阙》 -
2
听君话匡庐,风月妙无价。
朱松《次韵酬求道人》 -
3
乞我博山修净供,要知触处是匡庐。
朱松《小偈呈元声求博山鑪》 -
4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朱槔《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
5
匡庐游遍僧家园,南望柴桑墟里烟。
曹勋《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
6
素愿游匡庐,梦寐不可易。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八六》 -
7
匡庐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岩最上层。
王铚《墨君十咏 忆昔》 -
8
谪仙诗酒地,今尚指匡庐。
葛立方《大人游千金访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首 其二》 -
9
三峨直上片云飞,飞过匡庐惹住衣。
唐文若《题绍兴焕文阁 其二》 -
10
匡庐发源初,绝景迺如许。
李吕《温泉 其三》 -
11
丹枫摄摄挂晨霜,笑指匡庐路许长。
李吕《己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其二》 -
12
道人昔曳匡庐筇,五老负雪湓江东。
洪迈《再和求首座》 -
13
岩扃勾漏新丹灶,香火匡庐古道场。
陆游《次韵范文渊》 -
14
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
陆游《初见庐山》 -
15
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
陆游《老境》 -
16
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 其二》 -
17
身似匡庐老病僧,闭门一衲坐腾腾。
陆游《杂书四首 其四》 -
18
不到匡庐三十载,梦携巾钵上东林。
陆游《幽居》 -
19
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
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六》 -
20
匡庐第一真僊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周必大《游庐山吊大林》 -
21
属我属君何必问,匡庐莲社有周张。
周必大《平园之北有荷花数亩张彦和兄弟以售于予戏作小诗》 -
22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周必大《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
23
曾为匡庐十日留,今犹化蝶梦江州。
周必大《郑准广文赴官九江携予真索赞》 -
24
毫厘辨乔梓,咫尺有匡庐。
喻良能《小山》 -
25
匡庐山水甲南州,况是曾经靖节游。
喻良能《初到庐山》 -
26
匡庐缥缈烟云境,总在新篇妙句中。
喻良能《次韵郑季远国录贤良题余庐山诗记 其二》 -
27
背立梧桐岭,面对匡庐峯。
项安世《岭上见大江及匡庐诸峰》 -
28
同是匡庐客,匡庐又送君。
项安世《送叶吉甫往建康 其一》 -
29
匡庐霜天后,不见云气浮。
朱熹《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野学盟鸥本愿秋江分韵得鸥字》 -
30
闻道丰登少公事,姑与匡庐作主人。
虞俦《监学同舍饯南康新使君黄雍文分韵》 -
31
夜深梦绕匡庐阜,瀑布溅珠过药阑。
程迥《自题眄怡斋 其二》 -
32
百世友渊明,放意匡庐趾。
薛季宣《江梦孙二首 其一》 -
33
写鹯鸟雀为罢翔,匡庐有洁清祠望。
薛季宣《跋蜡虎图》 -
34
匡庐富清景,得子更增价。
周孚《怀显上人时在江州次其旧所作诗韵寄之己卯夏予始识之于城西王氏坟庵》 -
35
山澹云浓间有无,数牛鸣外接匡庐。
王质《题窦伯山小隠诗六首 其四》 -
36
匡庐有约次游遨,务须了却林泉债。
赵公豫《滕王阁怀古和新会马持国韵》 -
37
湓浦新流春涨碧,匡庐徐转朔风寒。
赵公豫《琵琶亭》 -
38
场屋收余策,匡庐寄一瓢。
陈傅良《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 其一》 -
39
但得从今身尚健,吾乡风物胜匡庐。
陈傅良《游鸣山寺徐一之兄弟载酒即席和其韵》 -
40
一别十年身尚健,恨无飞羽过匡庐。
陈傅良《寄九江宋居士》 -
41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杨冠卿《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其二》 -
42
欲访匡庐近消息,试凭征雁到浔阳。
杨冠卿《游交广用帐干赵德纵韵》 -
43
久说匡庐喜暂经,遐观但觉眼青青。
袁说友《用陈和父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其四》 -
44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辛弃疾《送悟老住明教禅院》 -
45
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
钱闻诗《文殊台》 -
46
彭蠡咫尺见,匡庐毫发分。
赵蕃《呈程可久》 -
47
山居为山何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
赵蕃《寄题山居》 -
48
自别匡庐去,名山不再逢。
赵蕃《寄怀赵南纪二首 其二》 -
49
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
赵蕃《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一》 -
50
何时粗毕尚平志,衡嶽匡庐收此身。
赵蕃《松原山行七绝 其六》 -
51
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
赵蕃《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其一》 -
52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
吕定《游匡庐山》 -
53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
王阮《和陶诗六首 和归田园》 -
54
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庐东雁荡。
叶适《赋董季兴玩书岩》 -
55
匡庐挽归辔,巫峡纡行舟。
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
56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
孙应时《与宋廏父昆弟唐升伯偕游庐山》 -
57
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
谯令宪《和太白感秋》 -
58
桂林使者赤松人,争得匡庐自在身。
曹彦约《迎寺丞舅归舟》 -
59
我生虽晚亦匡庐,得见先生喜有余。
曹彦约《送雷赴漕召 其三》 -
60
地尽匡庐犹变现,水连彭蠡略峥嵘。
曹彦约《落星寺》 -
61
何如飞佩随君后,细看匡庐紫翠鬟。
裘万顷《题洪内翰爽榭》 -
62
匡庐胜处君曾到,谁是渊明与远公。
裘万顷《宿翠岩寺呈李弘斋签判》 -
63
便可名为锦绣谷,匡庐东望隔烟尘。
李壁《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韵得春字》 -
64
吾尝泛大江,祇见匡庐松。
韩淲《书姜白石昔游诗后》 -
65
江水东流挟湖海,家山西上接匡庐。
韩淲《答行甫》 -
66
临水未能忘汝颍,爱山还肯羡匡庐。
韩淲《铅山徐子融茅斋留饮次其韵》 -
67
九华突兀匡庐秃,幽深全似入盘谷。
程珌《玉堂昼值有怀万松》 -
68
伤心鸾鹤御,竟不反匡庐。
刘宰《挽赵和仲侍郎三首 其三》 -
69
匡庐游不及,寒月淡平芜。
刘宰《代挽前人二首 其一》 -
70
桂林佳绝处,人道胜匡庐。
戴复古《观静江山水呈陈鲁叟漕使 其一》 -
71
香炉峰顶行人绝,曾借匡庐带雪看。
苏泂《所思》 -
72
梦里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华岳《挽戚虚中》 -
73
遗忠摅不尽,英爽射匡庐。
吴泳《挽李郎中 其一》 -
74
结亭故事重拈出,领略匡庐高更高。
袁甫《和南康守韵》 -
75
猨叫匡庐寒暮色,雁过彭蠡带秋声。
严羽《将之浔阳途中寄诸从昆弟》 -
76
借问匡庐在何许,舟人遥指云中语。
严羽《送主簿兄之德化任》 -
77
匡庐半席君为主,待我酣来试一题。
严羽《送主簿兄之德化任》 -
78
眼看桑海梦相似,骨瘗匡庐心始休。
释善珍《倚筇》 -
79
匡庐深处堪归隠,岁月澜翻奈老何。
释善珍《首夏》 -
80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李曾伯《过庐山》 -
81
衣染匡庐碧,诗清雁荡秋。
王谌《赠括苍季此翁》 -
82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
赵汝腾《次韵叔兴见赠》 -
83
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
潘牥《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其一》 -
84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
释文珦《冯深居挽词》 -
85
亦若匡庐,云平月壑。
释祖钦《元觉上人》 -
86
楼迥更堪看蠡泽,云深犹自护匡庐。
区仕衡《建昌憩李尚书山房》 -
87
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
张埴《南康》 -
88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蔡襄《诗一首》 -
89
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陈舜俞《雪》 -
90
忽见匡庐峰,气势一何大。
陈舜俞《初见庐山》 -
91
自古匡庐是胜游,谪臣何敢计淹留。
陈舜俞《诗二首 其二》 -
92
岳僧近报匡庐事,瀑布房边药蕊新。
释行海《偶作 其二》 -
93
匡庐天外画,彭蠡地中杯。
方回《梧桐岭感旧》 -
94
遥遥匡庐山,久客果何谓。
方回《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其四》 -
95
我陟匡庐山,想像渊明庐。
方回《学诗吟十首 其一》 -
96
归隠匡庐峰,寄雁或可频。
方回《送吕主簿还任永丰》 -
97
彭蠡水分双港落,匡庐云度五峰来。
陈允平《芝山》 -
98
匡庐万叠云锦乡,鄱湖万顷水精国。
释月磵《送印空书记》 -
99
十千古木匡庐顶,一一枝头啼杜鹃。
释月磵《万杉东源和尚塔》 -
100
整屐休迟回,径作匡庐行。
董嗣杲《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懐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