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出处的宋诗诗句
描写出处的宋诗诗句。
描写出处的宋诗诗句
出处[chū chù]
释义:
第二部分
1
谓出仕和隐退。
2
行进和静止。
第三部分
1
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
2
源头。
3
产地;来源。
4
出路;出去的地方。
列表:
-
1
岐分出处何方是,情共穷通此义长。
徐铉《附池州薛郎中书因寄歙州张员外》 -
2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徐铉《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 其三》 -
3
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
宋庠《念古》 -
4
借问所以然,出处谬素心。
宋庠《雨夜秋兴示仲氏子京》 -
5
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
宋庠《河阳秋思六首 其四》 -
6
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
宋庠《郡斋多疾》 -
7
感会由来属儁贤,谁知出处更相先。
宋庠《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庞相公登庸》 -
8
出处半生虽未决,归心常傍故侯瓜。
宋庠《三月晦日夜坐有感》 -
9
岁阴谁不感摧颓,更值亨衢出处催。
宋庠《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 -
10
白头荣路念何之,出处空惊未得宜。
宋庠《孤坐北斋因怀出处之难偶成感咏》 -
11
人生出处真难决,羡杀贤哉汉二疏。
宋庠《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 -
12
更将出处均天分,荀凤庄鹏各有池。
宋庠《次韵和张太傅寄集贤相公》 -
13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
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 其六》 -
14
傥有幽人谘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陈与义《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
15
忽驾太守车,出处宁非天。
陈与义《同通老用渊明独酌韵》 -
16
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陈与义《舟次高舍书事》 -
17
惟出处,不敢易。
陈与义《研铭》 -
18
不将出处作殊观,便了陶邓无生死。
邓肃《靖节先生祠下》 -
19
男儿出处自有时,何须锐意楚狂子。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七》 -
20
归去丛林看仪羽,丹山出处九包雏。
释正觉《与辅禅人》 -
21
荣枯过眼海一沤,出处何心兔三窟。
张元干《希道使君见遗古风谨次严韵》 -
22
出处当师汉大夫,立朝常拟赋归欤。
张元干《题企疏堂》 -
23
吾乡苦笋佳,出处惟石屋。
张九成《食苦笋》 -
24
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
高登《还山招陈希韩》 -
25
出处虽异事,一梦归黄粱。
王之道《有荐胡仁叔为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己暇日杨德润录以示予因次其韵》 -
26
出处稍不慎,远志成小草。
王之道《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羮》 -
27
出处自然皆有据,不应感念泣牛衣。
李侗《柘轩 其一》 -
28
出处固不同,投分怅已晚。
李处权《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并简都公》 -
29
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李处权《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
30
千里澄清方有道,十年出处不忘君。
李处权《送徐漕》 -
31
欲致升平宁舍我,从来出处不忘君。
李处权《元长生辰》 -
32
虽云怀素尚,出处亦自如。
张嵲《送张养正》 -
33
古人重出处,一往不复又。
张嵲《九日三首 其二》 -
34
少年蹈断象骨路,出处大类飞山翁。
释慧空《送梦石归妙峰德云庵》 -
35
但得出处真,一用一切用。
释慧空《送茶头幷化士 其一》 -
36
观心要知是,出处直悠然。
朱松《奉同胡德辉八月十四日夜玩月次韵 其二》 -
37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
朱翌《高风堂》 -
38
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胡寅《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 蒲团》 -
39
浮云聚散古则尔,人生出处孰无累。
胡寅《送余泽还义兴》 -
40
争如一首修楼记,妙写仁人出处心。
胡寅《岳阳楼杂咏十二绝 其一一》 -
41
达人贵自重,出处保龙光。
曹勋《反招隠》 -
42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
曹勋《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 其二》 -
43
丈夫生世间,出处各有意。
沈长卿《题清芬阁》 -
44
云何出处戾初志,束书负剑俄西游。
刘子翬《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
45
丈夫出处浑无累,只要心源一点清。
刘子翬《寄题清轩二首 其一》 -
46
因知古今士,出处自冥数。
范浚《遣兴五首 其一》 -
47
纷纭勿用论荣辱,出处真须自弛张。
仲并《用方叔韵寄蘗庵老人》 -
48
静躁固异秉,出处良一途。
冯时行《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 其一》 -
49
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
冯时行《和鲜于晋伯游卧龙》 -
50
出处非吾浪,乘除计亦全。
冯时行《山居》 -
51
平生心印久相传,出处穷通岂偶然。
冯时行《送孙履道》 -
52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
冯时行《和李尧俞郎中西归有感》 -
53
迹与香山齐出处,诗将彭泽尽赓酬。
王之望《贺刘侍郎三首 其一》 -
54
出处三朝常守道,承宣千里更宜民。
王之望《寿处州徐守三首 其一》 -
55
人间钟鼎与山林,出处由来异此心。
葛立方《子直画屏求题诗 谢安东山》 -
56
陈公行古道,出处尽堪书。
吴芾《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韵哭陈能之》 -
57
出处虽或异,心迹亦畧同。
吴芾《和陶咏贫士七首 其六》 -
58
仕仅五十年,出处粗可录。
吴芾《和陶挽歌词三首 其一》 -
59
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
吴芾《和楼大防韵》 -
60
出处从今不复齐,尊酒何由更相向。
吴芾《耿曼老将命乡邦见过匆遽言别复作诗送之》 -
61
须知出处从今异,一醉休辞拍酒船。
吴芾《送鲁漕四首 其三》 -
62
人生出处苦难全,老矣安能了世缘。
吴芾《和鲍倅 其三》 -
63
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吴芾《和江朝宗韵奉寄》 -
64
诏比二疏吾岂敢,或言出处亦相符。
吴芾《和李光祖二首 其一》 -
65
出处虽殊心不异,迂程能为一来不。
吴芾《寄周子及》 -
66
出处不齐徒怅望,夕阳衰草自连天。
吴芾《寄赵德庄》 -
67
公乎个中人,出处洞兹义。
史浩《送王嘉叟编修倅洪州》 -
68
卷舒傥由己,出处要无必。
史浩《尽心堂》 -
69
复我汶上,出处休焉。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三》 -
70
手足甚亲,志异出处。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五六》 -
71
注措岂因黄石书,出处非由赤松子。
陈长方《张子房》 -
72
每开汗简为潸然,出处真成不愧天。
陈长方《读萧相国传嘉召平出处之合义作召平诗》 -
73
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
李石《王晦叔许惠歙砚作诗迫之》 -
74
聚散与出处,等以道眼看。
李石《送陆务观》 -
75
商山一曲似可作,出处恐笑山翁痴。
李石《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 -
76
出处人情异,寒暄节物殊。
李石《送程荣州被召二首 其二》 -
77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李石《挽沈提刑》 -
78
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
黄公度《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八》 -
79
仲堪出处君休问,且对溪山酒一杯。
向子贲《殷仲堪读书堂二首 其二》 -
80
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王十朋《畎亩十首 其九》 -
81
先子于公分颇深,晚年出处恨商参。
王十朋《陈景公挽词 其二》 -
82
出处平生慕乐天,东坡名自乐天传。
王十朋《游东坡十一绝 其二》 -
83
出处天真在,炎凉物性殊。
余靖《次韵酬孙明复见寄》 -
84
出处平时正且严,犹于瓜李谨疑嫌。
王十朋《林黄中少卿出守吴兴芮国器司业以诗送之有今日桐城王刺史异时遗爱在吾州句用韵寄二公 其一》 -
85
出处尚疑陶靖节,倦如飞鸟始知还。
邓深《自赋大隐》 -
86
人生出处耳,山林与朝廷。
李薰《从薛元法会食保福意轩得径字》 -
87
由来大用须详试,出处之间本自同。
洪适《寿张侍郎 其一》 -
88
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周麟之《和陈大监》 -
89
行看定水起波涛,始信来源出处高。
释咸杰《送璘首座住定水》 -
90
出处每相似,屡触众狙怒。
韩元吉《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其二》 -
91
短棹悠然随所适,人生出处要如斯。
芮煇《持宪节登戴溪亭赋诗》 -
92
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
李吕《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兴之作辄次其韵》 -
93
出处虽云兰菊异,道则一贯无二途。
李吕《和韩羲仲主簿古岩韵》 -
94
出处相悬同臭味,寄怀犹望捧来篇。
李吕《送许尉子云二首 其二》 -
95
出处到头皆分定,相期于道不须离。
李吕《己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其三》 -
96
出处云行天,得丧驹过隙。
李流谦《彦博为偷儿妄意作诗见贻次韵奉呈》 -
97
青丝络头甘半菽,丈夫出处不碌碌。
李流谦《送苏给事出知太平州》 -
98
向来出处有心期,未厌云霄戢翼飞。
李流谦《次韵仲甄见贻》 -
99
学贵守所见,出处各异谋。
叶翥《题兴道院蓝光轩》 -
100
若将出处评高致,更是夔龙以上人。
姜特立《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