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冰花的宋诗诗句
描写冰花的宋诗诗句。
描写冰花的宋诗诗句
冰花[bīng huā]
释义:
1
冰初结时所凝成的细碎片块,形状如花。
列表:
-
1
荒山绝顶受春迟,几见冰花散陆离。
张嵲《予寓居麻子山自入冬以后大小雪凡十余作传闻平地已有春意而兹山偪腊复雪寒威特甚》 -
2
冰花散落衡门静,黄叶飘零一迳深。
张嵲《小雪作》 -
3
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
张嵲《登楼对雪二首 其一》 -
4
炎荒无雪片,且对冰花馥。
胡寅《谢杨珣梅栽》 -
5
瘴痕元爱冰花洗,衰鬓聊依玉树芳。
胡寅《谢朱推梅栽》 -
6
化工若解呈新巧,速剪冰花破我颜。
吴芾《待雪呈子仪二首 其一》 -
7
廿年作伴似相知,积霰层冰花满枝。
杨炜《惜梅》 -
8
天风夜半剪冰花,三十六峯如玉立。
晁公遡《句》 -
9
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
王十朋《大龙湫》 -
10
溪面冰花寒更结,屋颠雪意晚将成。
李流谦《独步》 -
11
令尹宣和气,冰花两度开。
姜特立《赠孙宰雪中招饮》 -
12
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
杨万里《题盱眙军玻瓈泉》 -
13
探支春夜无声雨,赢得冰花带叶开。
周必大《中秋古梅盛开次子中兄韵》 -
14
南州腊月温和早,頼有冰花除热恼。
喻良能《谢君植矮梅百许株蟠屈如轮腊至皆着花洒洒可爱》 -
15
乘闲选胜真悠哉,正见千树冰花开。
喻良能《次韵王龟龄状元西湖赏梅》 -
16
冰花零乱飞庭户,夜色晶莹似三五。
喻良能《次韵逢使君寺丞见赠》 -
17
夜寒池面结冰花,谁识吴姬张丽华。
李洪《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五》 -
18
小窗寒夜见冰花,骨冷魂清梦不邪。
项安世《水仙二首 其二》 -
19
须知寒夜冰花影,着子骈枝可调鼎。
陈造《墨梅鱼扇寄孙成甫》 -
20
玉笋班中第一流,冰花影里釂琼舟。
陈造《六绝句呈赵帅兼简郑机宜 其二》 -
21
杨子长条玉作葩,花光冻棘眩冰花。
许及之《闚蓬图》 -
22
腊尽冰花堕渺茫,诗来爽气想清扬。
虞俦《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 其一》 -
23
冰花何事太迟开,肯傍春风脚底来。
虞俦《一冬无雪立春后九日始有之次汤倅韵》 -
24
天公怜我太徒劳,为散冰花洗鬰陶。
虞俦《连日将行泥涂风雪因作二诗一以自嘲一以自解 其二》 -
25
新传彩胜排枝上,趁得冰花落鬓间。
袁说友《立春日雪》 -
26
沈水烟未收,冰花已如席。
袁燮《喜雪谢东林》 -
27
挑灯细缉抽苦心,冰花织成雪为缕。
叶适《白纻词》 -
28
滕六更无頼,冰花斗欲舞。
徐照《朱可翁陈西老徐灵渊携酒饯别饮罢以周兴嗣千字文中语为韵曰谓语助者且名为江上行云分得语字》 -
29
冰花销窳瓦,组练入弥湖。
周南《姑苏台》 -
30
霜风剪水作冰花,织出吴绫不用梭。
华岳《楮衾》 -
31
冰花肯斅梅妆额,风絮嫌随柳献眉。
郑清之《和德夫治中林宗谕雪诗简黄制卿》 -
32
银烛辉蓬户,冰花烁胆瓶。
杜范《十五日十九兄到家小饮有诗和之》 -
33
铜𠤷更炷冰花脑,不到孤山也不妨。
许棐《月涧惠砚滴梅脑 其二》 -
34
蟾桂光无比,冰花巧不同。
白玉蟾《灯花联句》 -
35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
白玉蟾《三级泉》 -
36
正当风雪翻空急,面拂冰花访故人。
王柏《除夜访杨此斋 其一》 -
37
笔下孤梢瘦,冰花纸上香。
王柏《题墨梅 其一》 -
38
依旧冰花照行客,瘴烟原不犯清流。
高吉《庾岭 其一》 -
39
冰花不留丁,收香尽藏白。
张至龙《梅花十咏 全谢》 -
40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卫宗武《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
41
高眠纸帐思无尘,祇忆冰花入梦频。
卫宗武《晓枕追记山梅》 -
42
璘娥琢月剪冰花,着叶团团更不斜。
舒岳祥《赋橘花次正仲韵》 -
43
炎州分得冰花脑,来伴湘波六月凉。
王镃《茉莉》 -
44
日烘高树玉槎牙,时有冰花堕无影。
赵文《伏虎岭残雪》 -
45
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盛烈《朔风》 -
46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苏轼《再和潜师》 -
47
昨夜冰花犹作柱,晓来梅子已生人。
苏轼《和钱四寄其弟龢》 -
48
浪激冰花潄大堤,山回云影照寒溪。
李新《泛松溪》 -
49
造化小儿心恋嫪,偏向冰花施巧妙。
葛胜仲《次韵去非梅花》 -
50
冰花剪欲坠,乱絮飞复歇。
周紫芝《腊月尾雪意甚浓欻复开霁》 -
51
冰花似有意,娱我坐上宾。
周紫芝《雪中同上醉山》 -
52
瑶妃游戏水晶房,故剪冰花试晓妆。
李纲《雪中过分水岭六首 其五》 -
53
东君也解惜芳容,故把冰花密密封。
李纲《春雪 其二》 -
54
冰花散渺莽,玉树争清妍。
张守《贵溪道中寄信州夏蒙夫使君》 -
55
冰花只作小寒枝,拄杖不辞穿巀嶭。
沈与求《郑维心约赵安道中大家兄次律学士及仆探梅城山乘月泛舟而归》 -
56
冰花生曲池,云叶暗高阁。
刘才邵《子夜四时歌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