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内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内外的宋诗诗句。
描写内外的宋诗诗句
内外[nèi wài]
释义:
1
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2
指皇后六宫和朝廷卿大夫。
3
指朝廷和地方。
4
指战时的后方和前方。
5
自身和外物。
6
内心和外表。
7
指修身和行事。
8
指女子和男子。
9
泛指男女尊卑长幼。
10
犹上下,左右。表示概数。
11
内典和外典,佛教徒称佛经和佛经以外的典籍。
列表:
-
1
寻穷太华高低景,念尽长安内外碑。
颖贽《赠英公大师》 -
2
好事相宗堪轨范,方言内外一般称。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五》 -
3
君侯祖烈冠前世,内外贻厥真天资。
苏籀《送滁守蔡瞻明提举》 -
4
不知花卉何远近,六合内外具春容。
邓肃《花石诗十一章 其七》 -
5
六合内外还桑田,乾坤不容异姓裂。
邓肃《次韵师皋》 -
6
坐令赤子脱鱼腹,六合内外还桑田。
邓肃《大水杂言》 -
7
内外三百指,奔窜若为怀。
邓肃《避地山谷》 -
8
一点自然兮妙超过去现在,十方平等兮全该内外中间。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九八》 -
9
薄海内外,无或失所。
张嵲《绍兴圣孝感通诗》 -
10
内外悉云妙在丹,吐纳何尝及津液。
曹勋《和丹客林公》 -
11
大千兼内外,拈出便无同。
曹勋《和张才甫野望轩》 -
12
此身内外神气合,俯仰自超生死门。
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
13
一足致患害,内外皆鸩毒。
王之望《杂诗四首 其三》 -
14
公清衡重轻,内外匪殊异。
史浩《送王嘉叟编修倅洪州》 -
15
由来内外具行道,达者何曾异辙看。
史浩《送任秘监龙图知洪府》 -
16
内外傥致严,家法斯尽理。
史浩《童丱须知 臧获篇》 -
17
扶之立国西南区,君臣内外靡咨吁。
陈长方《孔明》 -
18
帘帏八年政,内外咸清明。
王十朋《观国朝故事 其三》 -
19
直须内外两丹成,驾鹤骖鸾如指掌。
王十朋《望天台赤城山感而有作》 -
20
学该内外皆圆法,却要声闻是总持。
宋祁《送惟正归钱塘》 -
21
但使内外尽,饥餐困须眠。
曾协《送邓器先赴罗田尉五首 其四》 -
22
饱学兼内外,超然悟空无。
曾协《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其六》 -
23
一颗圆光非内外,镇海明珠今尚在。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二○》 -
24
方得名为观自在,豁达灵光非内外。
释印肃《证道歌 其二二八》 -
25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释印肃《显元歌》 -
26
情忘想尽至无依,体若虚空非内外。
释印肃《十二时歌 其一○》 -
27
不属中间与内外,独卧孤峰谁作对。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八》 -
28
此时山僧都不会,犹若太虚无内外。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二五》 -
29
梨枣况久生,于焉称内外。
邓深《赋椿楸二树》 -
30
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蒙庄内外篇。
陆游《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 -
31
朝来坐待方平久,读尽黄庭内外篇。
陆游《待青城道人不至》 -
32
且有内外隔,绝闻闾巷卑。
梅尧臣《建德新墙诗》 -
33
熟读大小止观,精思内外黄庭。
陆游《六言杂兴九首 其九》 -
34
唯闻秉道义,所处无内外。
梅尧臣《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 -
35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梅尧臣《新霜感》 -
36
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
项安世《题袁才举明景轩诗》 -
37
不落内外尘,亦不中间立。
项安世《题袁才举明景轩诗》 -
38
浩气扩充无内外,肯夸心月夜同孤。
朱熹《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敬义堂》 -
39
忧危内外竞,凛若凭春冰。
薛季宣《代者介至》 -
40
万象森罗不覆藏,一颗圆光非内外。
释祖先《偈颂四十二首 其三六》 -
41
乡评共归重,内外无间言。
楼钥《送高仲远赴滁倅》 -
42
开元内外马盈亿,色别为群从登封。
楼钥《再题行看子》 -
43
两家偶尔流传盛,一贯临之内外融。
楼钥《曾无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续社有诗次韵》 -
44
内外言无间,初终志不移。
楼钥《鹿夫人挽词 其一》 -
45
内外及中间,无处寻这个。
滕岑《题永泰显上人个中菴 其二》 -
46
若舍内外中,又向鬼窟坐。
滕岑《题永泰显上人个中菴 其二》 -
47
制兼内外文章伯,远过当年高侍中。
沈继祖《游西湖用中字韵呈直院高舍人》 -
48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彭龟年《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
49
内外相形费融会,未忘所仰亭勿坏。
曾丰《寄题仰止亭》 -
50
不属内外与中间,才落思惟入魔境。
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其三》 -
51
不应献纳忠,于尔分内外。
赵蕃《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其三》 -
52
诸孙均内外,文采被斓斑。
赵蕃《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 其四》 -
53
内外有轻重,言行无易难。
赵蕃《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一》 -
54
吏有循良择,官无内外忧。
赵蕃《送处州斯远二首 其一》 -
55
宣劳更内外,清禁召腾骞。
李商叟《寿傅宪》 -
56
榕樾交阴墙内外,卉花散采路纵横。
陈藻《宿清晖》 -
57
中间尝忝窃,内外职文翰。
欧阳修《读书》 -
58
灵襟永虚洁,内外非二体。
张镃《看涧水自警》 -
59
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
崔与之《送范漕赴召 其一》 -
60
出门惟敬长,内外一于诚。
陈淳《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悌》 -
61
太白峰前令斩新,内外纪纲具委悉。
释如净《偈颂二十五首 其六》 -
62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徐侨《常自在歌》 -
63
内外绝瑕疵,古今无背面。
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六○》 -
64
春风甘雨徧八埏,内外建官相综絟。
程珌《用柏梁体题式敬斋》 -
65
守藩无状惟推分,必在蒙庄内外篇。
张方平《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 -
66
圣明天子仁且英,海寰内外归神灵。
张方平《老将篇》 -
67
以静名厥居,内外了相称。
韩琦《寄题西京致政张郎中静居院》 -
68
还丹非内外,余沥尚清涟。
释居简《横山王八伯丹井》 -
69
先生眸子碧于秋,把我形容内外搜。
释居简《相士求语》 -
70
我疑脚踏苍龙背,下瞰八方无内外。
戴复古《鄂州南楼》 -
71
独身当门阑,内外事纷纠。
度正《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
72
内外中间,觅罪不得。
释文礼《六代祖师赞 其三》 -
73
内外期无患,兢兢理万几。
许应龙《皇帝閤端午帖子 其二》 -
74
火星忽迸散,内外具照破。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七》 -
75
高峰方丈,内外皆空。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二》 -
76
内外两五行,丑恶讳人举。
华岳《赠祝跛》 -
77
寒热交战,内外症结。
洪咨夔《米积外科僧照源堂》 -
78
主人心渊然,澄彻一内外。
赵抃《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
79
庵岩归隐绝纤埃,内外中间安在哉。
赵抃《谢天彭浄慧大师见访》 -
80
清时内外具为乐,鹤有乔松凤有桐。
赵抃《送雍子方学士》 -
81
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
魏了翁《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 -
82
性情诗调适,内外礼维持。
吴泳《挽郑夫人》 -
83
泰道正应分内外,前贤错是说调停。
戴栩《上丞相寿 其八》 -
84
人心分内外,学道谨趋舍。
杜范《龚叔虎秋实堂》 -
85
江连内外流,山列远近案。
程公许《题枕带双流阁》 -
86
归来一月余日,内外人事已毕。
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其五七》 -
87
内外障除,神光独耀。
释慧开《医眼》 -
88
为君唤起槐安梦,细读南华内外篇。
俞文豹《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余赋之虽不足言诗聊记曾见 其二》 -
89
圣岂东西判,游何内外拘。
刘克庄《学进士作大方无隅二首 其一》 -
90
莫知崖内外,乌覩道藩傍。
刘克庄《又二首 其二》 -
91
渐近界河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
李含章《河北行》 -
92
要知为仁在乎熟,本无内外无将迎。
徐鹿卿《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 -
93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
释广闻《大慧佛日禅师赞》 -
94
金丹大药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95
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96
内外浑无一点阴,万象光中玉清镜。
白玉蟾《金丹火候诀》 -
97
内外绝依,名为得住。
释心月《偈》 -
98
内外修攘明治体,忧勤终始养心源。
徐元杰《甲辰恭和御制》 -
99
尽大地老和尚,髑髅粉碎,坐一走七,圆融内外。
释智朋《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三》 -
100
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
邵雍《和王规甫司勋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