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典午的宋诗诗句
描写典午的宋诗诗句。
描写典午的宋诗诗句
典午[diǎn wǔ]
释义:
1
“司马”的隐语。
2
“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列表:
-
1
当涂昔战龙,典午方构象。
宋庠《啸台》 -
2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王之道《题璋老清閟轩》 -
3
五胡剖中原,典午窜南极。
孙起卿《江纂墓碑》 -
4
机云二子才孤标,妙龄驰声典午朝。
黄公度《三瑞堂》 -
5
昔在典午朝,国祚向陵夷。
颜太初《东州逸党》 -
6
建安委道真,典午事玄理。
吴儆《和孙先生彦及棣华堂诗韵》 -
7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 -
8
勇哉典午君,覆觞无再期。
张栻《止酒》 -
9
卯金穿窬雄,典午盗有道。
陈造《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一一》 -
10
峻约火燎原,典午辕下驹。
陈造《庾楼》 -
11
曹刘典午任强弱,历年六百何纷纭。
薛季宣《武陵行》 -
12
公指四明喜邻境,典午何知成画餠。
楼钥《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
13
嬴秦属之九江郡,典午置郡任愈优。
楼钥《送姜子谦宰钟离》 -
14
五马渡江思典午,祖龙谩凿秦淮浦。
赵善括《过金陵有感和韵》 -
15
典午源流远,安乡世胄隆。
蔡戡《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其一》 -
16
吾门起典午,台徙今五叶。
谢直《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 其八》 -
17
典午乱多仍治少,此事明明不分晓。
释居简《桃源行》 -
18
当涂典午夜负耳,南北五代昼攫之。
洪咨夔《次韵临安赵丞读绍运图》 -
19
典午西兮金谷辈,渡而东兮蔼多士。
诸葛兴《会稽颂 其六》 -
20
心同典午深衣乐,褊笑荆文纸阁糊。
程公许《广漠亭二首和陈宪益之旧韵 其二》 -
21
忆昔典午东,剑佩森名流。
陈鉴之《会稽秋日观山》 -
22
典午信冗散,贰车更狼狈。
王禹偁《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 -
23
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
王禹偁《五哀诗 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
24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李觏《和育王十二题 晋年松》 -
25
典午无蜀可也,孙氏画江守之。
刘克庄《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其七》 -
26
典午诸人空旷达,其如未了死生何。
刘克庄《三和 其一》 -
27
君家人物盛典午,或披鹤氅击唾壶。
刘克庄《四和》 -
28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徐宝之《续湖阴曲》 -
29
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
孙因《越问 篇引》 -
30
金陵帝王州,遗事多典午。
高斯得《平生欲一游金陵而不得再用韵简不浮》 -
31
天运悠悠终典午,竞从庐阜寻归处。
释大观《莲社图赞》 -
32
峙凌虚金碧兮增飞来小朶之奇观,发昔人幽潜兮来典午咸和之遗芳。
释大观《南磵果法师赞》 -
33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利登《感兴 其一》 -
34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陈着《再次前韵》 -
35
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征士卒矣。
王奕《彭泽祭陶靖节祠》 -
36
典午固薄德,南风扇群污。
黄文雷《读史感兴 其三》 -
37
谥见春秋初,志起典午氏。
王应麟《唐开成年墓志石》 -
38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王应麟《东山》 -
39
长沙兆生谶,典午頼余风。
袁陟《过金陵谒吴大帝庙》 -
40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泝不胜悲。
方回《艮思台秋眺》 -
41
寄奴复典午,吾其无目成。
方回《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
42
典午起九死,众鬼宗魔师。
方回《览古五首 其三》 -
43
典午竟已矣,于兹遂归田。
方回《醉吟五首 其五》 -
44
典午頼群贤,历年百有三。
方回《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九》 -
45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犹怜典午身。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
46
典午既衰无管仲,吐蕃方炽有怀恩。
丘葵《暮雨》 -
47
终日醉眠呼不醒,明朝典午代当涂。
陆文圭《读史六首 其三》 -
48
典午河山尚有名,兴从阳乐故城生。
易时敏《阳乐故城》 -
49
后历典午朝,群雄力相豗。
文同《问陈彦升觅古瓦砚》 -
50
典午倒太阿,辟户延旃裘。
司马光《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
51
典午基图从此殆,开编令我涕沾巾。
彭汝砺《读张华传》 -
52
君不见甘露宝鼎间,典午受禅吴犹存。
孔平仲《紫髯将军》 -
53
文成典午群疑泮,诗和少陵佳句新。
张耒《邓慎思学士挽词》 -
54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李廌《习家池诗》 -
55
人心去典午,朝柄归卯金。
王当《德清宰俞居安自画渊明图》 -
56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
葛胜仲《次韵良器真意亭探韵》 -
57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
葛胜仲《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 其三》 -
58
欲从典午完高节,聊与无怀作外臣。
葛胜仲《跋陶渊明归去来图》 -
59
传呼匝地来连璧,东郭人知典午归。
程具《江仲嘉行邑将归见寄绝句次韵 其五》 -
60
才贤国运每相关,出处公遭典午间。
李光《东山》 -
61
典午方中否,举世无贤人。
周紫芝《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 -
62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穹桓。
胡瑗《睢阳五老图》 -
63
使我见万古,敬谢典午公。
曾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