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兰台的宋诗诗句
描写兰台的宋诗诗句。
描写兰台的宋诗诗句
兰台[lán tái]
释义:
列表:
-
1
高阁兰台笔,闲吟板屋诗。
徐铉《送吴郎西使成州》 -
2
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
徐铉《和复州李太保酬笔》 -
3
兰台英藻盛,方信乃宗彊。
宋庠《送从兄秘校咸赴衢州都掾》 -
4
清拂兰台客,徐飘郑圃仙。
宋庠《赋风》 -
5
登临如赋兰台事,十二峰前尽有云。
宋庠《送赵奉礼》 -
6
昆岭希珍惊倦鹊,兰台清吹饮吟蝉。
宋庠《和吴侍郎惠诗》 -
7
拟续兰台快哉赋,后来作者岂容过。
苏籀《洪子再示论诗之意答一首》 -
8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朱翌《送张巨山》 -
9
兰台风致在,更喜读新诗。
曹勋《和钱处和野堂 其二》 -
10
何日东都参第赋,班生犹是令兰台。
宋祁《过洛阳有作》 -
11
仙兮神兮非与是,流传只有兰台赋。
王铚《巫山高》 -
12
校书兰台昔名士,怀□会稽今望郎。
刘子翬《朱乔年同傅茂元见访》 -
13
赫赫兰台旧,飘飘凤沼仙。
仲并《陈漕生辰代杨文作》 -
14
光辉生锦里,合沓上兰台。
冯时行《送杨元老召赴阙》 -
15
道史词华丽,兰台地望高。
陈长方《王正自挽诗 其一》 -
16
萧萧苹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王十朋《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
17
-
18
上笏兰台彦,能文江汉灵。
宋祁《泌阳王介夫》 -
19
闻道兰台有图籍,故留春粉助蒸青。
宋祁《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 烟竹》 -
20
雄入兰台赋,微生殿阁诗。
王十朋《分韵得宜字》 -
21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韩元吉《跋北齐校书图》 -
22
邂逅四人今楚尾,班联十载旧兰台。
程大昌《次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韵》 -
23
兰台粉署朝回晚,肻记粗官数寄声。
陆游《送刘戒之东归》 -
24
兰台漆书非己责,且为籖幐除蠹鱼。
陆游《雨后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 -
25
兰台遗漆书,汲冢收竹简。
陆游《杂兴四首 其二》 -
26
自怜报国无他技,又领兰台四库书。
陆游《道山直舍》 -
27
还家灯火更青简,给札兰台未渠晚。
杨万里《己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归豫章》 -
28
兰台未成书,汶阳从已知。
梅尧臣《送司马学士君实通判郓州》 -
29
何人夜诵相如赋,给札兰台看堵墙。
杨万里《寄题王梾德脩知县成都新居》 -
30
几阁文书聊韫玉,兰台笔札即䌷金。
杨万里《送李伯珍主管西归》 -
31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杨万里《送罗正夫主簿之官余干》 -
32
蓬阁虚生白,兰台汗杀青。
周必大《次韵陆务观送行二首 其一》 -
33
至尊动色催除目,俾向兰台参俊彦。
喻良能《饮饯王共父分韵得转字》 -
34
槐市师模邃,兰台史笔遒。
喻良能《挽黄泰之》 -
35
剡剡兰台缀不亭,翩翩鹦鹉健相陵。
项安世《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 其三》 -
36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
朱熹《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
37
是时有诗述本末,值公再入居兰台。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
38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梅尧臣《依韵和新栽竹》 -
39
奈苑谈经者,兰台著作称。
梅尧臣《吕缙叔云永嘉僧希用隠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寄之》 -
40
兰台传循吏,采访多失实。
陈造《饯寄定海交代》 -
41
诗成杜曲何多兴,赋旧兰台只浪悲。
虞俦《秋怀 其二》 -
42
文笔无劳巧剪裁,一时妙斲冠兰台。
楼钥《姜秘监挽词 其一》 -
43
兰台曷与编青史,要使文风万世夸。
袁说友《桂椿堂》 -
44
更省兰台大声华,何如麟阁小勋烈。
曾丰《赠别石首尉胡廷直》 -
45
元祐兰台妙人物,我今寂寞媿诸孙。
赵蕃《寄黄子耕》 -
46
要上兰台揖班马,不联石鼎玩侯刘。
徐恢《会故人二首 其二》 -
47
丽正雠书久,兰台约史成。
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 其一》 -
48
后来见说兰台宫,君臣相与论雌雄。
释居简《逆风行》 -
49
至今雌雄无辨白,几回拟问兰台客。
释居简《逆风行》 -
50
熊罴驱禁卫,雨露覆兰台。
苏舜钦《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 -
51
兰台旧漫郎,为邑上瞿唐。
苏舜钦《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 -
52
兰台词客词诡奇,讽微劝广胡不思。
释居简《巫山高》 -
53
槐里但知曾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许奕《题樊汉炳墓》 -
54
兰台不日看登用,莲幕三年肯奏功。
陈宓《送王推赴调 其一》 -
55
后来更有无穷事,付与兰台鬼董狐。
赵汝淳《读夷坚志》 -
56
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
郑清之《送林教授行 其一》 -
57
几遇雪天留兔苑,尝因风赋重兰台。
韩琦《次韵答提举陈龙图重阳感旧》 -
58
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魏了翁《冯校书挽诗》 -
59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岳珂《范正献书毕帖赞》 -
60
合作兰台客,朝家有逸才。
陈郁《次韵赠张秋岩》 -
61
兰台旧家学,胡不绍箕裘。
王㧑《句》 -
62
早归了却兰台史,莫久吟诗快阁中。
刘克庄《送实之倅庐陵二首 其二》 -
63
-
64
曾掌兰台纂旧闻,亦瞻玉座和来薰。
刘克庄《南康赵明府赠予四诗和其首篇二首 其一》 -
65
眼昏渐觉聚萤难,闲杀兰台旧史官。
刘克庄《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其四》 -
66
着脚兰台自今始,悬知下笔不能休。
徐鹿卿《酬杨直学 其一》 -
67
兰台兔园避处无,高堂贮冰排玉壶。
李龏《冰壶饮歌》 -
68
老子地寒余草迳,广文官冷合兰台。
方岳《次韵林同年见寄》 -
69
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赵孟坚《赠笔工吴升》 -
70
缣箱未许上兰台,堪着洛阳园囿里。
萧立之《题山城刘先生花史后》 -
71
竚叹为君怀,惜此兰台赋。
利登《杂兴 其五》 -
72
不惜兰台赋,惜此天下云。
利登《杂兴 其五》 -
73
此去兰台芸阁邃,尚须时寄一溪藤。
陈着《送严伯长教授邑庠任满》 -
74
心无惭藻涧,眼及到兰台。
陈着《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 其一》 -
75
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
马廷鸾《北平家传成 其二》 -
76
多谢兰台旧盟主,好归群玉领儒珍。
文天祥《次韵刘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书省营缮事时落成适潘秘丞得郡檇李并饯行有诗》 -
77
兰台秉笔今谁氏,舍此何由壮史功。
文同《读蒋都官画像记》 -
78
朝发雁门道,夕入兰台宫。
陶应靁《古诗二首 其一》 -
79
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
陈翥《西山桐十咏 桐风》 -
80
兰台校中书,幕府赞婉画。
刘敞《送裴煜同年》 -
81
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
王珪《夏日登望海亭》 -
82
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
司马光《送仲更归泽州》 -
83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司马光《送次道通判西京》 -
84
曾向兰台陪笔削,喜闻严近擢班迁。
苏颂《次韵宋次道庆黄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命》 -
85
人知有余德,嗣子蹑兰台。
苏颂《广东转运张公挽辞二首 其二》 -
86
兰台开史局,玉斝赐君余。
吴充《史院席上作》 -
87
兰台侍从风流裔,合为行云赋此朝。
强至《戏呈宋周士》 -
88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刘攽《傅尧俞草堂歌》 -
89
兰台有史传名姓,蓬户无人问醉醒。
杨杰《子陵钓台》 -
90
棠树喜抛州部籍,兰台宜掌国图书。
魏野《送党宣员外赴阙兼呈刘小谏》 -
91
兰台知有披襟处,宋玉多才独自登。
钱惟演《夜意》 -
92
只有大言君自许,景差无计上兰台。
钱惟演《宋玉》 -
93
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苏轼《舶趠风》 -
94
但见中年隠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苏轼《次韵徐积》 -
95
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苏辙《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其一》 -
96
兰台收硕德,莲幙得真儒。
彭汝砺《上刘推官一首》 -
97
自是兰台胜,桃源安在哉。
彭汝砺《吏部阁子前有千叶菊因酌同僚口占一首》 -
98
兰台故人天一方,美景乐事谁相将。
释道潜《寄东坡昆仲》 -
99
不知兰台聚,安用樊间老。
吕南公《道先贤良以南公出山愆期示诗见促谨依来韵奉答》 -
100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秦观《永寿县君挽词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