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六籍的宋诗诗句
描写六籍的宋诗诗句。
描写六籍的宋诗诗句
六籍[liù jí]
释义:
1
即六经。
2
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列表:
-
1
六籍漫不省,千载谁辨明。
苏籀《古劝学行》 -
2
茫茫自圣哲,六籍经几秦。
李处权《潜心斋》 -
3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冯时行《瓦炉》 -
4
六籍灿日星,泓泓圣贤渊。
冯时行《学古堂为毛应叔题》 -
5
黄金委粪壤,六籍垂日星。
史浩《寄题胜金阁》 -
6
未践四科,困涉六籍。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一》 -
7
千秋当却老,六籍更钩深。
晁公遡《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 其三》 -
8
六籍奥旨能心传,百家诸司咸穷研。
王十朋《皇子建王生日》 -
9
六籍被诋诃,三皇遭毁訾。
颜太初《东州逸党》 -
10
阴侯把笔耕六籍,短檠荧荧照头白。
李流谦《送阴次公赴荣州学官》 -
11
欧尹追还六籍醇,先生诗律擅雄浑。
陆游《读宛陵先生诗》 -
12
孝经一生行不尽,况有六籍陈吾前。
陆游《寓叹》 -
13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陆游《寄题求志堂》 -
14
六籍虽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
陆游《读华佗传》 -
15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杨万里《送刘童子》 -
16
摸索枯肠问雨师,奈我胸中真六籍。
项安世《大雨破块而入书籍尽湿》 -
17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张栻《赋遗经阁》 -
18
从可狎江鸥,六籍居贯穿。
薛季宣《谢王尉见赠龙溪集》 -
19
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
程洵《游石鼓次柯德初韵》 -
20
拂我榻上尘,与君商六籍。
王炎《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 其五》 -
21
六籍横陈日醉心,忍贫不肯问钱神。
王炎《和王宫教韵》 -
22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 -
23
当日先生住一轩,手抄六籍自忘言。
叶适《潜经阁》 -
24
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
曾极《文公先生挽词》 -
25
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
孙应时《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孙学》 -
26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陈文蔚《老人生旦》 -
27
倚窗细究天人理,六籍元无一字空。
曹彦约《谢朱鹤皋招饮四诗 其一》 -
28
-
29
六籍湮微吾道丧,武陵山下泣寒蛩。
苏泂《存没口号 其二》 -
30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陈宓《送邹给事》 -
31
长虹贯日天与力,枯肠正好耕六籍。
钱时《用守之盟七友歌韵示诸子》 -
32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指归。
程公许《上茶使邹郎中孟卿 其二》 -
33
白首忧时意更长,明言六籍法皆良。
王迈《题王双岩诗集后二首 其二》 -
34
刬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刘克庄《书堂山》 -
35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刘克庄《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
36
未将六籍重刊石,已驾三车到化城。
赵昌言《喜英公大师相访》 -
37
马迁信史炳丹青,黄老搀先六籍名。
张明中《延昌观道纪堂》 -
38
岂如先生一理贯,洞照六籍罗心胸。
唐士耻《庭下青书带》 -
39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方岳《送刘仲子就试 其二》 -
40
二十一年如梦过,五三六籍尚谁赓。
方岳《次韵滕和叔投赠 其一》 -
41
诸公未逸市朝累,六籍坐为场屋昏。
方岳《简王尉》 -
42
白头把笔耕六籍,芸人芸己皆逢年。
方岳《戏呈君用》 -
43
燕说谈古书,六籍无诗如。
高斯得《学诗》 -
44
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火一星。
萧澥《读秦纪》 -
45
倘无六籍在,讵免胥狒犷。
王奕《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 和元遗山六首》 -
46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王奕《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三》 -
47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车若水《偶书呈雪溪葛守正》 -
48
六籍精微心已耗,只将韩杜了光阴。
舒岳祥《遣兴三绝 其二》 -
49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黄文雷《读史感兴 其四》 -
50
四书犹在鲁,六籍不忧秦。
马廷鸾《程楚翁访考亭旧居着闽山集为题其后》 -
51
六籍讨雅奥,百家穷怪奇。
方回《送罗架阁弘道》 -
52
六籍火未熄,龙兴芒砀云。
方回《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三四》 -
53
槁项泥六籍,岁晏寒无襦。
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一五》 -
54
平生用力处,文字派六籍。
方一夔《夜坐阅书》 -
55
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
刘辰翁《挽朱文公》 -
56
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金履详《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其九》 -
57
六籍工夫四海名,太平底事竟沉沉。
家之巽《定林寺 其四》 -
58
燃除六籍忍坑儒,本欲愚人卒自愚。
徐钧《李斯》 -
59
六籍纷纷尽可奴,翻腾字说乃菑畬。
吴龙翰《王荆公读书堂》 -
60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宋庆之《放翁有五更读书示子诗予亦次韵》 -
61
六籍未渠央,百圣谅斯存。
李谨思《怀古》 -
62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陈普《劝学歌》 -
63
不穷六籍不为学,未了三才未是儒。
陈普《谢天爵惠诗和韵》 -
64
六籍四书无释手,胸中治具看森罗。
陈普《和清叟自勉》 -
65
-
66
王气初不限中华,至性未尝根六籍。
陆文圭《察罕布哈忠翊父殁王事母表门闾本官弃职侍养守制三年一门节孝人所难能作诗美之》 -
67
一瓢颜子巷,六籍郑公乡。
陆文圭《贽王容溪》 -
68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
张玉娘《咏史 伏生》 -
69
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
李奎《拜婺源文公祠》 -
70
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 -
71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王安石《骊山》 -
72
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
强至《和施耕进士忆竹》 -
73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强至《送施野夫赴举》 -
74
先生记之何所先,推赜圣贤诠六籍。
杨杰《辟雍砚上胡先生》 -
75
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
苏轼《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
76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
李宗谔《咏华林书院》 -
77
百年才一炊,六籍经几秦。
黄庭坚《留王郎》 -
78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黄庭坚《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 -
79
公今未有田,把笔耕六籍。
黄庭坚《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 -
80
六籍圣人师,百家素王臣。
饶节《蓘室诗王立之为宗子求》 -
81
六籍火攻余,渡河惑亥豕。
李彭《北齐校书图》 -
82
司空城旦余波尔,六籍纷纶井大春。
李彭《醉中戏次师言韵兼简少逸 其二》 -
83
祇凭六籍为修绠,岂有双梁架彩虹。
李光《次韵孚先兄宠示汲古佳章》 -
84
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
李光《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相从累日议论慨然志节弥励感叹不足成鄙句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