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公论的宋诗诗句
描写公论的宋诗诗句。
描写公论的宋诗诗句
公论[gōng lùn]
释义: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2
公理;定理。
列表:
-
1
士生秉道义,公论重才名。
徐铉《送容州程员外端州吴员外》 -
2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荛。
刘子翬《李丞相挽诗三首 其一》 -
3
无复漳州赏新妙,只应公论付吾宗。
刘子翬《致中手谈见知胡漳州而奇仲未有定论》 -
4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吴芾《挽汤丞相三首 其二》 -
5
盖棺公论定,盛德合丰碑。
王十朋《张阁学挽词 其二》 -
6
烦言何足辨,公论不容欺。
王十朋《哭冯员仲 其一》 -
7
此心可鉴惟天日,公论难欺有士民。
王十朋《怀鄱阳士民》 -
8
孝子忠臣公论在,送行诗似少陵章。
王十朋《次韵王景文赠行四绝 其四》 -
9
庙貌并公论,如今胜昔时。
王十朋《十八坊诗 卧龙》 -
10
我昔游三舘,闻公论立朝。
王十朋《杜殿院挽词 其三》 -
11
公论评优劣,难私解语花。
洪适《杂咏下 重台白莲》 -
12
盖公论治齐相堂,穆生酌醴元王觞。
周麟之《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一○》 -
13
至今蔑公论,遂以诜为是。
李吕《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
14
要当公论定,会有闻天衢。
李吕《送江宰别》 -
15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李流谦《寄送石钧父二首 其一》 -
16
声名今绮皓,公论自推尊。
叶翥《和姜邦杰感兴》 -
17
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
陆游《送芮国器司业二首 其二》 -
18
初无公论判泾渭,徒使新贵矜云泥。
陆游《放歌行》 -
19
羸躯垂老嗟焉往,公论犹存似可凭。
陆游《夏夜风雨极凉枕上口占》 -
20
愿公论其大,始为天下福。
陆游《送叶尚书》 -
21
盛名岂待它年见,公论何曾一日无。
陆游《赠赵去华》 -
22
闻道留行有公论,从今日日看除书。
范成大《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其四》 -
23
革去颓风靳选抡,翕然公论一时伸。
常祎《送举人》 -
24
自言书就堪□□,谁谓先公论太高。
项安世《次韵答胡季履复荆门故宅》 -
25
贪向诸公论友义,未容老子忆家山。
陈造《游干明分韵得山字》 -
26
公论到头须后世,至今尸祝未能忘。
程洵《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 -
27
诸贤在当路,公论在众口。
陈傅良《送刘茂实宰奉新》 -
28
一时公论方当路,愁为丝麻弃蒯菅。
陈傅良《丁端叔送牡丹以诗来用韵酬之 其一》 -
29
人间公论今何在,柱下家声此不疑。
陈傅良《潭帅潘德鄜生辰》 -
30
行藏公论在,然否寸心知。
陈傅良《挽楼朝奉 其一》 -
31
边事衅初开,惟公论不回。
楼钥《娄忠简公挽词 其二》 -
32
留屯十二事,公论付淮民。
楼钥《方运使挽词》 -
33
抚事惟公论,摛辞乃自谦。
文彦博《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 -
34
空遗今日恨,公论付台评。
王炎《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其三》 -
35
皮里阳秋有公论,胸中泾渭不同流。
丁逢《赠姜邦杰 其一》 -
36
公论归吾党,平生只故人。
袁说友《沈无隠国正惠殿庐所赐香茶》 -
37
盖棺公论出,谁不羡豪雄。
彭龟年《挽朱彦博二首 其一》 -
38
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曾丰《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 其一》 -
39
愿观勋业成,公论斯可必。
赵蕃《寄贺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谦仲除参政》 -
40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赵蕃《寄杨溥子》 -
41
虽然自有公论在,民之所言上其采。
赵蕃《莫万安生日》 -
42
勿由权要门,要以公论举。
袁燮《安边》 -
43
近市人不知,公论在八荒。
陈谦《温州刘教授石塔》 -
44
相过非为数,公论合勤思。
张镃《送叶正则秘郎参议湖北帅幕》 -
45
空余公论在,往事杳谁攀。
孙应时《挽方躬明运使 其二》 -
46
才名万古付公论,风月四时输好怀。
葛天民《寄杨诚斋》 -
47
自古正人羞枉尺,祇今公论有持衡。
刘宰《和傅侍郎鹿鸣宴韵二首 其二》 -
48
公论世间谁了了,德人心事本休休。
刘宰《和汤叔永二首 其一》 -
49
宦情自与秋光薄,公论犹期岁晚伸。
刘宰《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 其一》 -
50
天下无公论,胸中有古刀。
戴复古《有感》 -
51
世欲无公论,天知有正人。
戴复古《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其一》 -
52
塞翁得马非为福,公论如天久自明。
戴复古《一相识无辜获罪》 -
53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翁升《挽蔡西山先生》 -
54
行人有公论,知县得奇才。
苏泂《寄常山晋叟兄》 -
55
近来不得海阳书,但见诸公论荐渠。
陈宓《闻海阳侄讣》 -
56
见说群乌广瞻听,如何公论尚踌躇。
华岳《寄张舍人》 -
57
时平付良守,一与公论合。
赵抃《留题剑门东园》 -
58
禀灵南极老人星,贵得三公论道名。
赵抃《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
59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魏了翁《李参政生日 其一》 -
60
玉堂人住玉堂山,公论推排授将坛。
魏了翁《李制置生日 其一》 -
61
阅尽世纷磨不磷,听渠公论是邪非。
魏了翁《制置丁少卿生日 其一》 -
62
言路之辟,公论以信。
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
63
吾身任江海,公论付刍荛。
程公许《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 -
64
公论在人元不泯,精忠报国谅难忘。
程公许《代寿李参预鴈湖先生五十韵》 -
65
正涂多植枳,公论冷如菰。
王迈《春月阅报成诗寄呈方漕信儒孚若》 -
66
吴儿勿轻议,公论在襄樊。
刘克庄《故襄师陈端明挽诗 其一》 -
67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刘克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其一》 -
68
搢绅公论比何如,万物熙熙燮理余。
李至《再献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韵庶达下情盖采群情非独谀说》 -
69
私怨有公论者,反噬非人情哉。
刘克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二》 -
70
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刘克庄《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
71
公论无过月旦评,吾衰安敢主乡盟。
刘克庄《公论》 -
72
千载只凭公论去,百年无奈世情何。
刘子澄《哭赵南仲》 -
73
浮云散尽明月孤,世间公论何时无。
释善珍《送静江曾帅》 -
74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徐元杰《送上饶皇甫宰》 -
75
撑眉拏眼来葱岭,公论昭明在古今。
蔡权《和鹅湖三先生韵》 -
76
勤渠朱邸讲,公论蔼朝端。
王柏《寿潘介岩》 -
77
公论不可泯,隠显观妍媸。
王柏《高风行怀本斋》 -
78
公论虽屡蚀兮,犹有时而复开。
王柏《挽通守陈帑院》 -
79
出处岂无公论在,规模应有后人看。
王琮《代辟客送总卿归吴》 -
80
白骨自荒公论在,青山良是物情非。
方岳《次韵徐宰题岳王祠》 -
81
父兄本公论,彼反疑为私。
高斯得《不浮弟摄兴国守书趣其归》 -
82
坡公论人物,我则赋奇清。
高斯得《题王茂悦郴州白水奇清园》 -
83
公论虽未泯,天幸不可复。
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
84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李曾伯《挽观使郑尚书 其二》 -
85
淳熙公论盛槐门,文献依然故笏存。
李曾伯《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其一》 -
86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李曾伯《送焦吏部造朝 其一》 -
87
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
李曾伯《挽史鲁公 其一》 -
88
四海香名寰宇外,百年公论党碑中。
李曾伯《和刘疏轩雪堂韵》 -
89
久矣浮名等蛮触,付之公论定莸薰。
李昴英《送广东宪陈均二首 其二》 -
90
百世不磨公论在,一城相语笑颜舒。
萧立之《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 其二》 -
91
便归紫橐酬公论,已草黄麻授正人。
朱南杰《寿实斋侍郎王先生》 -
92
人心未免自强弱,公论何尝无是非。
程洙《奉送丞相讷斋程先生二首 其二》 -
93
公论是非定,宗臣去就轻。
胡仲弓《送赵庸斋去国》 -
94
主人有公论,清气属吾曹。
胡仲弓《山中归呈友人》 -
95
是非不信无公论,胜负常关第一筹。
胡仲弓《送后村去国二首 其一》 -
96
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胡仲弓《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
97
剩留千古清名在,带得一身公论归。
胡仲弓《送汤武谕倅吴门》 -
98
力排魏阙扶公论,人谓膺门出好官。
胡仲弓《有感时事 其二》 -
99
明朝封事排阊阖,公论从来在士流。
胡仲弓《吴潘二台官以直言左迁董夕郎亦以荐贤之故相继翩然而去公论惜之三学叩阍来归刘声伯感而赋诗因次其韵 其一》 -
100
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胡仲弓《秀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