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儒雅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雅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雅的宋诗诗句
儒雅[rú yǎ]
释义:
1
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2
谓学问渊博。
3
指儒术。
4
谓风度温文尔雅。
5
谓优柔寡断。
6
风雅。
7
典雅;优雅。
列表:
-
1
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
徐铉《和歙州陈使君见寄》 -
2
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王之道《送无为守郑深道移严州》 -
3
今代风流潄石公,吏事直以儒雅缘。
朱翌《题孙倅面山轩诗》 -
4
吾儒雅有康时意,不把诗轻万户侯。
刘子翬《和士特南浦诗》 -
5
儒雅风流总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车。
冯时行《送冯贯道赴行在二首 其二》 -
6
今见远孙来海峤,儒雅雍容饰汉条。
黄公度《三瑞堂》 -
7
永平天子真儒雅,只恨容人度未宏。
王十朋《明帝》 -
8
又不见文宗在唐号儒雅,制诏勤勤策群下。
王十朋《谢李侍郎赠御书》 -
9
江西今仲举,吏事饰儒雅。
王十朋《徐孺子亭》 -
10
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
洪适《留别县僚》 -
11
翩翩佳公子,儒雅称风度。
韩元吉《送赵任卿芜湖丞》 -
12
嶷嶷诸郎富儒雅,盖棺十世可无愁。
韩元吉《故提点判院魏公挽词》 -
13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
范成大《寄题赣江亭》 -
14
慈祥汉循吏,儒雅鲁诸生。
张栻《谢胡掾惠诗》 -
15
混俗类疎放,秉心迺儒雅。
陈造《寄二孙 扆》 -
16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陈傅良《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
17
风流儒雅谁公似,增得东嘉地望高。
陈傅良《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其一》 -
18
惟君儒雅闻簪缨,种学岁久笔纵横。
楼钥《送陈进道倅三山》 -
19
饰吏先儒雅,低徊五十霜。
楼钥《陆参议挽词 其二》 -
20
见皆儒雅录,闻绝惠文弹。
赵蕃《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一》 -
21
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
赵蕃《寄韩仲止主簿 其一》 -
22
雍容入儒雅,磨错见琼玖。
叶适《送陈彦群》 -
23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儒雅强半鲁国士。
刘过《多景楼醉歌》 -
24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曹彦约《送雷赴漕召 其一》 -
25
风流儒雅古难并,自昔从公意气倾。
韩淲《次韵同访潘丈》 -
26
儒雅弘宽世所宗,汗青中介牧羊翁。
刘宰《读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
27
常相风流今孰继,作成儒雅看侯功。
陈宓《寄题桂籍 其一》 -
28
蚤岁曾从诸老游,温恭儒雅更风流。
陈宓《呈章通判》 -
29
七出八没,儒雅风流。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九》 -
30
一棚俊鹘,儒雅风流。
释法薰《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七》 -
31
七轴好词同跪授,儒雅礼丰情意厚。
田锡《酬桐庐知县刁衎歌》 -
32
左之右之,风流儒雅。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六》 -
33
胜友如云儒雅集,雄文丽藻灿连篇。
徐经孙《丙寅九月送龙门课试士友》 -
34
壮夫先入护几案,儒雅雍容行且止。
李昴英《观入试者》 -
35
似闻难弟尤儒雅,好率诸郎副旦评。
赵汝腾《挽岩云赵使君》 -
36
父子一家,风流儒雅。
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一○九》 -
37
儒雅从来说雉山,抱琴何幸预荣观。
虞兟《鹿鸣宴》 -
38
正直聪明,风流儒雅。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五○》 -
39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陈舜俞《寄虔州东禅惠长老》 -
40
无人不说南徐守,儒雅风流独一时。
陈襄《简如晦》 -
41
朝廷宠儒雅,车骑有光华。
韩维《送石昌言归蜀》 -
42
倾盖相逢意已亲,风流儒雅迈同伦。
白珽《赠青龙任月山》 -
43
尚欣儒雅风流在,今见吾交二叶亲。
韩维《寄亳州范待制》 -
44
已将儒雅安时俗,更即人和验岁丰。
陈宗远《代寿某帅二首 其二》 -
45
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
曾巩《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
46
主忧臣当辱,开府纳儒雅。
刘敞《贺尹学士辟经略府》 -
47
须眉交苍白,被服必儒雅。
刘敞《寄张宜》 -
48
儒雅资缘饰,吏治頼关决。
苏颂《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倅幕诸君》 -
49
治世右文风教洽,彬彬儒雅遍宗藩。
苏颂《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 -
50
儒雅名公子,承平辅相孙。
苏颂《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 其二》 -
51
儒雅名公子,风流粉署贤。
苏颂《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其一》 -
52
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
王安石《胡氏逢原堂》 -
53
使节春祠太一坛,汉庭儒雅贵儿宽。
刘攽《和贾舍人春祠太一坛二首 其一》 -
54
高贤驻行节,儒雅饰治具。
吕陶《答梁子美召食》 -
55
君仕本儒雅,故宜京国游。
刘摰《送王子正寺祥断》 -
56
宴豆追儒雅,簪缨成礼容。
蒋之奇《和秘阁曝书会》 -
57
君家世吏二千石,缘饰儒雅穷诗书。
沈辽《奉送孝续归九江》 -
58
民本丰饶矜气节,士多儒雅出公侯。
孔平仲《送郭明叔任分宁》 -
59
乔玄荀彧皆儒雅,至死何曾晓爱憎。
吕南公《祢衡》 -
60
长毓儒雅,蓄砺兵戎。
华镇《神功盛德诗 其二三》 -
61
早逢周室遵儒雅,亲见文公迓太平。
华镇《代湖南张运使贺蔡右丞》 -
62
几年林下远埃尘,儒雅风流谁与邻。
张耒《挽李少卿》 -
63
儒雅元簪笔,风流且带篦。
晁说之《和斯立重赋》 -
64
威仪雍肃披儒雅,语论清泠洗渴尘。
释子淳《送吴公裕》 -
65
诗书礼乐工作谋,元帅轩轩更儒雅。
邹浩《送曾仲敷赴庆州司户》 -
66
政将儒雅饰,学造道心微。
唐庚《翟提仓生日》 -
67
人与严徐是一流,英英儒雅冠吾州。
葛胜仲《和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诗二首 其一》 -
68
襄濆赵侯世儒雅,轩昂忽变肠无它。
王安中《赵圣符权涟水军使按周立事且去犹闻上乞不赦为作长句》 -
69
位卑君勿言,儒雅故自将。
张扩《送次公侄从辟颜拱卫军中》 -
70
解作江山一月留,仲文儒雅更风流。
叶梦得《蔡子因相过留逾月》 -
71
异域化为儒雅俗,远民争识校雠郎。
谢伯初《寄欧阳永叔谪夷陵》 -
72
韩君令安成,政事饰儒雅。
王洋《寄题安福凤林桥》 -
73
风流儒雅王家郎,燕食东床坦其腹。
洪皓《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章聊遣鄙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