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儒术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术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术的宋诗诗句
儒术[rú shù]
释义:
1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列表:
-
1
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
徐铉《酬郭先辈》 -
2
敢向明廷邀异赏,从来儒术比司空。
宋庠《淳之九兄以仆承乏制曹幸联局事向当成绩猥辱裁篇谨抒拙诗以谢来贶》 -
3
如何孟子尊儒术,不肯临篇信武成。
宋庠《漫成》 -
4
汉主功名气薄云,柄用儒术亲且贵。
苏籀《平津一首》 -
5
浮云傥来寄,最贵非儒术。
苏籀《侨居一首》 -
6
开边擢卫霍,儒术用平津。
曹勋《乐未央》 -
7
儒术于我何有哉,黄帽青鞋归去来。
黄公度《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
8
太平天子崇儒术,寒贱书生荷作成。
王十朋《丁丑二月二十一日集英殿赐第》 -
9
五经谁教子,儒术破天荒。
王十朋《十八坊诗 兴儒》 -
10
儒术登科有犹子,大书遗懿照龟趺。
王十朋《过孺人挽词 其一》 -
11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
梅尧臣《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
12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陆游《示儿》 -
13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陆游《初秋夜赋二首 其一》 -
14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陆游《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二》 -
15
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
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
16
儒术于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杨万里《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
17
三孔三刘岁月赊,后来儒术数君家。
周必大《徐商老参议直阁进书登瀛创儒荣堂来索鄙句许示奏稿寄题》 -
18
造次依儒术,朝回只一经。
陈傅良《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其二》 -
19
正资儒术饰吏事,拔去强薤摩孩婴。
楼钥《送王道州》 -
20
君家本自太末来,世以儒术为家风。
楼钥《送宣宗禹保宁军掌书记》 -
21
吏事缘儒术,人材第一流。
楼钥《许待制挽词 其一》 -
22
首善隆儒术,诸生接讨论。
石介《留守待制视学 其三》 -
23
关征且损数,孰谓儒术迂。
陆九渊《挽石子重》 -
24
更将儒术重熙载,要使君心亦欲东。
袁说友《简唐英同年四首 其三》 -
25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赵蕃《赠孙从之》 -
26
兹为重儒术,何止用诗仙。
赵蕃《寄诚斋先生》 -
27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 -
28
策勋文字场,致君以儒术。
戴复古《阿奇晬日》 -
29
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度正《上制置侍郎 其三》 -
30
兵机将略总如神,儒术仍参席上珍。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九六》 -
31
精神坐照吏奸破,政事流从儒术出。
洪咨夔《和赵保之青田即事》 -
32
矧侯老儒术,渊源起波澜。
汪莘《访孟守》 -
33
清规屹立朝誉振,儒术既行邦计赢。
黄垺《寿徐仓使》 -
34
字民能使民和悦,儒术信与吏道别。
程公许《书怀》 -
35
陵井已偕儒术显,巽岩尤擅史才良。
程公许《代寿李参预鴈湖先生五十韵》 -
36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刘克庄《送赴省诸友 郑耕道》 -
37
儒术精穷久,风尘鬓欲衰。
张咏《旅怀》 -
38
振复文明知圣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李沆《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
39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王禹偁《怀贤诗 桑魏公》 -
40
难进而易退,终当守儒术。
祖无择《游真阳石室》 -
41
世守祗儒术,才优奏最频。
林希逸《赵通判挽诗 其一》 -
42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
邵雍《大笔吟》 -
43
定将儒术饰,肯以惠文夸。
赵汝腾《送伯和侄归里之戍》 -
44
斯人满腹有儒术,使之得地能施张。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欧阳永叔》 -
45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陈着《送邑簿李大用任满》 -
46
自顾光阴迫下舂,犹欲拭目儒术功。
陈着《赠郡经历韩君美》 -
47
朝廷用儒术,兵甲洗妖氛。
吕祖异《重游洞庭》 -
48
自是通儒术,元非急治功。
汪梦斗《上宣副定甫十二韵》 -
49
兵尘满眼谁知己,儒术谋生每误人。
俞德邻《次韵薛晓翁教授》 -
50
谋身儒术谁云拙,尧舜君民正此时。
黄庚《呈营田司杜希圣提领》 -
51
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
戴表元《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韵为八诗送夹谷子括赴明州推官 其一》 -
52
慎哉勿辞卑,儒术随所益。
熊禾《赠王典史五首 其一》 -
53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
熊禾《与程县尹》 -
54
庠序尊儒术,梯航走德辉。
韩维《神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
55
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
文同《盖宽饶》 -
56
朝廷贵儒术,子以文学显。
刘敞《同彦文送敦儒宰晋陵》 -
57
儒术骇中绝,斯民迟攸塈。
刘敞《观永叔五代史》 -
58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刘敞《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 -
59
清时守儒术,白首在丘园。
司马光《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一》 -
60
老为儒术误,瘦爱道装轻。
王禹偁《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其一》 -
61
敦说耽儒术,冲和味道真。
苏颂《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
62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王安石《叔孙通》 -
63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王安石《题中书壁》 -
64
矫矫魏详刑,儒术富而伙。
强至《次刘才邵送魏彦成韵》 -
65
圜冠岂误身,儒术真寡要。
刘攽《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 -
66
儒术喜迂阔,学官每留滞。
刘攽《贺吴九》 -
67
复使天下贵儒术,颂声千载长铮淙。
范纯仁《次韵曼叔见寄》 -
68
旷濶归儒术,周流见治功。
吕陶《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
69
已怀忠孝归儒术,誓取功勋袭将门。
吕陶《送道粹》 -
70
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
71
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
苏辙《雨中宿酒务》 -
72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苏辙《曾子固舍人挽词》 -
73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苏辙《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 -
74
好在诸郎具挟册,起家儒术未应忘。
释道潜《游叶城韩氏东园》 -
75
日期儒术恢明主,王业光华燕后昆。
孔平仲《呈陆农师 其一》 -
76
儒术于我何有哉,口虽吟咏心中哀。
孔平仲《寄孙元忠 其一二》 -
77
渊然而深,饱儒术也。
黄庭坚《宝梵大师真赞》 -
78
邻家世耝耰,窃笑事儒术。
吕南公《以双井茶寄道先从以长句》 -
79
儒术凋零归故纸,岁华催趁入衰翁。
吕南公《和酬道先高秋见寄之句》 -
80
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杨亿《章群下第东归》 -
81
儒术资斑见,乡评假寸长。
华镇《寄焦公泽》 -
82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李廌《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作诗以贺》 -
83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晁说之《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
84
幄坐尊儒术,华光御讲筵。
夏竦《讲彻礼记崇政殿开宴应制》 -
85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籝金。
韩驹《陶氏一经堂诗》 -
86
-
87
是中无真实,不在儒术缘。
吕本中《示内》 -
88
使君超世姿,轩裳起儒术。
沈与求《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不逐外之说属某赋诗以见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