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儒冠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冠的宋诗诗句。
描写儒冠的宋诗诗句
儒冠[rú guān]
释义:
1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
借指儒生。
列表:
-
1
战鼓何时息,儒冠独自行。
徐铉《送刘山阳》 -
2
满架高峰隠史书,英儒冠盖会仙居。
师祯《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3
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
陈与义《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其一》 -
4
十月北风催岁阑,九衢黄土污儒冠。
陈与义《十月》 -
5
武夫勿告劳,儒冠须出奇。
苏籀《群盗一首》 -
6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高登《陈少阳赠官》 -
7
戎装吾亦可,初不碍儒冠。
张炜《骑马》 -
8
请君淬砺斑斑刃,始验儒冠不误身。
李处权《和赏卿席上之韵》 -
9
此生竟被儒冠误,他日终图后世名。
张嵲《新春偶书寄致宏》 -
10
为善本求乡里称,浩叹正坐儒冠误。
朱翌《简宗人利宾》 -
11
须知忧道不忧贫,莫厌儒冠羡纨绔。
胡寅《送黄彦达归建安》 -
12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胡寅《再和 其四》 -
13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曹勋《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
14
徜徉有真乐,未应悔儒冠。
刘子翬《寄致明兼简余时升》 -
15
儒冠须勿溺,邂逅亦成功。
刘子翬《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 其八》 -
16
驰马弯弓今日事,儒冠深觉误平生。
仲并《感时 其一》 -
17
儒冠真蹭蹬,祖席有光辉。
冯时行《假守蓬州视事二十日以台章罢黜行至温汤作此以寄同僚二十韵》 -
18
奔走频惊使节光,叨逾敢叹儒冠误。
王之望《再和》 -
19
身虽淹武弁,志不负儒冠。
吴芾《挽陈兖仲》 -
20
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
吴芾《送丘尉赴试南宫》 -
21
才高未觉儒冠误,句好仍传乐府新。
李石《挽何与时》 -
22
千载有人扶古道,一时倾盖尽儒冠。
黄公度《寄林谦之》 -
23
一生悯悯寄儒冠,客路羁愁特地寒。
员兴宗《题普慈官舍竹轩》 -
24
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
王十朋《畎亩十首 其一○》 -
25
儒冠五十年,世路疲行役。
王十朋《次韵谦仲见寄》 -
26
儒冠空叹误,铁砚莫知研。
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
27
早挂儒冠知有命,晚凭贝叶悟无生。
王十朋《宋彦才挽词》 -
28
事业未应孤铁砚,弟兄犹喜尽儒冠。
王十朋《太学寄梦龄昌龄弟》 -
29
儒冠到底输纨绔,关吏还应笑布衣。
王十朋《寄万大年》 -
30
肯叹儒冠误,长随举子忙。
王十朋《万府君挽词 其二》 -
31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
刘涣《自颍上归再题寺壁二绝 其一》 -
32
儒冠误此身,挂之公得计。
王十朋《题徐致政菊坡图》 -
33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王灼《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 其二》 -
34
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洪适《八月下旬观邸报二绝句 其一》 -
35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汪应辰《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偶笔工傅氏求诗作此》 -
36
蚤觉儒冠多误身,聊工传写养偏亲。
李吕《赠画师郭叔詹》 -
37
君王念方面,侍从辍儒冠。
洪迈《送王舍人制置四川》 -
38
儒冠未恨终自误,刀笔最惊非素料。
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
39
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寜是儒冠误。
陆游《木瓜铺短歌》 -
40
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绔褶。
陆游《闻虏乱有感》 -
41
属櫜缚绔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陆游《成都大阅》 -
42
少年已叹儒冠误,暮境更知行路难。
陆游《视陂至崇仁村落》 -
43
本着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
陆游《冬夜读书》 -
44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周铨《答曾进士》 -
45
今帝左右,儒冠煌煌。
尹洙《皇雅十首 其二二》 -
46
兜鍪竟何成,岂独儒冠误。
陆游《秋夜感旧十二韵》 -
47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陆游《春夜读书》 -
48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陆游《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 -
49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陆游《秋思四首 其二》 -
50
误着儒冠不更论,白头且喜卧江村。
陆游《江村二首 其二》 -
51
秃老本儒冠,荆公使为僧。
陆游《句 其九》 -
52
儒冠多误侬饱谙,毛锥焉用君知否。
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 -
53
儒冠难徒行,马骨瘦可数。
梅尧臣《送万谔昌秀才》 -
54
许子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说星辰。
杨万里《送谈星辰许季升二首 其一》 -
55
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杨万里《书黄庐陵伯庸诗卷》 -
56
前衔新命具郎宿,处士儒冠总少微。
周必大《送鹿伯可致政直阁兼简吴明可致政给事》 -
57
画㦸朱门枕碧山,貂蝉元自出儒冠。
朱熹《次韵题平父兄重建一枝堂》 -
58
高禅本儒冠,谁令着伽黎。
张孝祥《黄龙侍者本高觅诗》 -
59
儒冠几经秦,士贵始艺祖。
陈造《次王仲衡尚书鹿鸣宴韵》 -
60
我方首儒冠,颇亦易此人。
陈造《次韵解枢干二首 其一》 -
61
似闻儒冠不容假,挽致邹鲁无难者。
陈造《送项平甫教授之成都》 -
62
君是儒冠秀,源流况父兄。
陈造《次韵翟元卿 其一》 -
63
儒冠林立更鸿生,经倚菑畬道可耕。
陈造《次韵朱秀才二首 其二》 -
64
儒冠未为误,洛诵方流传。
许及之《次韵廖端叟求墨》 -
65
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
虞俦《故奚公学长挽诗》 -
66
谬纡州组三宜去,回视儒冠一忍羞。
虞俦《书怀 其二》 -
67
读书不知头白早,却是儒冠多误身。
虞俦《南坡牡丹今春大为风雨所厄遂稽胜赏世事至于不如人意十常八九因记得古诗有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之句恻然有感广为十诗云 其六》 -
68
汾阳脱兜鍪,高祖溺儒冠。
薛季宣《又和元可二篇 其二》 -
69
每见儒冠喜,况逢贤路开。
罗愿《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其三》 -
70
而公独古意,首欲尊儒冠。
廖行之《寿湖南宗宪五首 其二》 -
71
主簿从渠称大小,儒冠喜我到儿孙。
廖行之《秋夜读书示谦 其一》 -
72
儒冠底误资身术,盐䇲聊成富国功。
廖行之《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其一》 -
73
肯为儒冠叹误身,直将富贵等浮云。
廖行之《挽黄承事三首 其一》 -
74
五世儒冠愧甲门,沧浪何意濯尘缨。
廖行之《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其一》 -
75
彫虫妙经术,倚市多儒冠。
陈傅良《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 其四》 -
76
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舒邦佐《和洪龟父岁暮韵》 -
77
裂去儒冠今几年,颠毛萧索任垂肩。
滕岑《赠徐谷三绝 其二》 -
78
平头四十悮儒冠,独立西楼忧万端。
杨冠卿《西楼》 -
79
折腰徒自苦,吾亦悔儒冠。
王炎《再如蒲圻二首 其一》 -
80
数奇落在千官底,敢叹儒冠误此生。
王炎《旅中书怀》 -
81
本叹儒冠误,因思学六韬。
王炎《送刘都干》 -
82
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袁说友《送聘儒侄秋试》 -
83
敢望吾家有英物,箕裘且欲恋儒冠。
袁说友《瑞孙周岁》 -
84
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
蔡戡《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其一》 -
85
着儒冠,学其籋矣,于圣之关。
曾丰《公之还 其一》 -
86
末祸休冤黄绶欺,初谋已被儒冠误。
曾丰《过滕吊秦》 -
87
儒冠盖多端,剧论如合战。
赵蕃《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 -
88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
赵蕃《辰阳待嶽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
89
-
90
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
赵蕃《枕上有感二首 其二》 -
91
王徐两玉人,结发栖儒冠。
赵蕃《秋夜怀彦博审知》 -
92
儒冠往往令人羞,夫君经明行益修。
赵蕃《送徐彦章并属光庭》 -
93
误身何必叹儒冠,粗粝须甘苜蓿盘。
赵蕃《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四》 -
94
归叹儒冠误,尽把气习撤。
王阮《次韵酬李周翰一首》 -
95
行当奏苦疏,朗压诸儒冠。
叶适《读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试》 -
96
蚤为儒冠误,齐心学竺干。
许尚《华亭百咏 西庵》 -
97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黄榦《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其一》 -
98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
孙应时《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尉用去年送行韵寄之》 -
99
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
孙应时《杭都旅舍腊日感事》 -
100
匏大从来速售难,依人高戴误儒冠。
刘过《送友人得馆游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