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余庆的宋诗诗句
描写余庆的宋诗诗句。
描写余庆的宋诗诗句
余庆[yú qìng]
释义:
1
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
2
指行善积德,造福子孙。
列表:
-
1
积善有余庆,清白为贻谋。
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
2
大易谈余庆,胡君世聚居。
邺雍《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3
戚苑好书余庆事,一门仙橐映朝衣。
宋庠《次韵和吴侍郎任宗伯贰卿冲卿领天官南局皆世职有感》 -
4
夫子谈笑收余庆,不复尘埃生釜甑。
邓肃《戏吴少綝》 -
5
鸿基开烈祖,余庆袭贤孙。
林季仲《赵宝学挽词二首 其一》 -
6
珠还合浦有时节,余庆未艾钟仍昆。
王之道《赠淮西运干徐伯远》 -
7
千里新封从马鬛,百年余庆萃鹓雏。
王之道《哀周然明》 -
8
贞观盛德后,余庆未渠央。
朱松《寄题起莘家义轩》 -
9
余庆钟兰秀,初占合凤飞。
朱松《刘氏挽诗》 -
10
便知余庆在,绝笔看遗诗。
曹勋《林徽猷挽章二首 其二》 -
11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余庆。
仲并《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
12
公家余庆得英物,渥洼自有名家驹。
仲并《沈正卿得男以诗庆之》 -
13
欲知余庆来何似,带砺山河永永存。
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 其五》 -
14
要知余庆须弥远,堂上森然见子孙。
冯时行《题毛祖房屋壁》 -
15
休声传孝妇,余庆产名臣。
王之望《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其一》 -
16
人物此时谁得似,祇应余庆尚流传。
吴芾《挽翟伯寿二首 其一》 -
17
祇应余庆钟兰玉,桂籍传芳奕世荣。
吴芾《挽钱省干》 -
18
他年阴德留余庆,会见簪绅萃一门。
吴芾《挽孟仲安二首 其一》 -
19
传家有余庆,接武看诸孤。
陈棣《挽知军刘公三首 其二》 -
20
緜緜百世后,余庆何能弭。
史浩《童丱须知 祭祀篇》 -
21
高门余庆自绵绵,唾手功名不作难。
黄公度《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其三》 -
22
丰碑存众口,余庆有佳息。
黄公度《挽吴君与大夫》 -
23
残膏沾后学,余庆在重孙。
王十朋《赠万序》 -
24
桃符录余庆,邲战城濮兆。
任续《赋玩珠岩》 -
25
中郎宜有后,余庆在孙枝。
李吕《丁巳三月送周宰行》 -
26
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李吕《挽上官文季直二首 其一》 -
27
頼得相门余庆在,诸郎峙玉正诜诜。
李吕《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二》 -
28
诸郎头角多余庆,褒赠行看为显扬。
李吕《代人挽妻父号道者》 -
29
贞观盛德后,余庆未渠央。
洪迈《寄题起莘家义轩》 -
30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姜特立《林钦之主簿挽章》 -
31
吾祖平生学苦空,至今余庆尚重重。
姜特立《和弟邦佐邦达贺得节 其二》 -
32
竹林逸老多余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周必大《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
33
教忠知有待,余庆接三台。
虞俦《程待制挽诗 其一》 -
34
母舅故家应有持,郎官余庆岂无传。
傅大询《贺生子索杯》 -
35
残年贷蒲柳,余庆望桑榆。
周孚《兵定后寄仲时》 -
36
逝舟休叹东流水,余庆源流衮衮长。
吕祖谦《蒋世修秘书父朝奉挽章》 -
37
乘除余庆在,薿薿看诸郎。
廖行之《挽谷子长 其一》 -
38
岂意有余庆,翻成不足嗟。
廖行之《挽刘学谕玗 其一》 -
39
谁谓有余庆,几成无告民。
廖行之《唁陈颐刚颐大二兄》 -
40
一经父子韦编训,余庆阶庭玉树芳。
廖行之《挽黄承事三首 其二》 -
41
积善必余庆,于公大门闾。
楼钥《送陈表道宰南丰》 -
42
名门余庆远,丹穴看奇雏。
楼钥《钱殿撰挽词 其二》 -
43
清忠与公恕,余庆启昆仍。
楼钥《颜侍郎挽词 其二》 -
44
高门尚余庆,兰玉正森森。
楼钥《周路分挽词 其一》 -
45
九龄天报远,余庆尚流光。
楼钥《齐国夫人曹氏挽词 其二》 -
46
阴功宜有后,余庆尚无涯。
楼钥《王夫人挽词》 -
47
诸郎袭余庆,定自不慙卿。
楼钥《徐少卿挽词 其一》 -
48
定知余庆远,遗爱满双谿。
楼钥《戴县丞挽词 其二》 -
49
善人今已矣,余庆在儿孙。
楼钥《缪伯恭挽词》 -
50
平生阴德在,余庆尚难量。
楼钥《陈夫人挽词 其一》 -
51
已快雁塔书雁行,君家余庆未易量。
王信《题椿桂堂》 -
52
君非祖德积余庆,来裔安能具神智。
黄师道《赠陈公衮》 -
53
相门余庆簪缨盛,继述皆同谷与傩。
文彦博《故宣徽惠穆吕公挽词 其二》 -
54
哀荣无可憾,余庆子孙蕃。
王炎《李少保挽诗 其一》 -
55
祇应余庆远,遗德在苍生。
王炎《京丞相挽诗 其三》 -
56
流风亲党竞,余庆子孙多。
赵蕃《挽俞克晦丈二首 其二》 -
57
汉数当时盛,唐知余庆家。
韩淲《太尉武泰节度寿昌侯挽词 其一》 -
58
遗芳余庆在,犹记笑言温。
韩淲《耿和州挽诗 其二》 -
59
愁闻薤露闽山远,余庆他年属后昆。
韩淲《叶和剂挽诗》 -
60
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卫泾《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 其一》 -
61
余庆沧浪水,清规寿俊坊。
王迈《挽崇清陈侍郎五首 其一》 -
62
感叹尽应余庆在,今来见汝又堪怜。
柳开《与侄柳瀛》 -
63
余庆在子孙,明明深可据。
王禹偁《五哀诗 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
64
高门余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
程师孟《书仲谟先人功德院》 -
65
积善家余庆,日新亭可云。
祖无择《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 -
66
愈积家余庆,咸称里善人。
刘克庄《挽林学录五言二首 其一》 -
67
名门衍余庆,兰玉添新荣。
徐鹿卿《贺判府生子》 -
68
去岁沾余庆,连宵饫豆笾。
王柏《寿潘介岩》 -
69
余庆余殃,何故如此。
邵雍《善恶吟 其一》 -
70
忠简流余庆,文忠印此心。
王柏《挽潜斋王枢相 其一》 -
71
乡人指余庆,书气发林坰。
陈着《挽袁镇》 -
72
-
73
单阏多余庆,清时得伟人。
李蟠《送德基》 -
74
余庆后来英俊有,老成先辈典刑无。
陆文圭《挽丘景南》 -
75
邦人慰怀慕,余庆在缁衣。
韩维《太傅李康靖公挽歌三首 其二》 -
76
只因为善报,余庆在高门。
韩维《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二》 -
77
山南郑余庆,辟之为参军。
文同《崔觐诗》 -
78
余庆渊如,佑我后人。
郊庙朝会歌辞《理宗明堂前朝享二首 酌献用《考安》。》 -
79
终岁极燕乐,保己有余庆。
陶应靁《古诗二首 其一》 -
80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二》 -
81
余庆知有在,玉树满阶庭。
司马光《致政邵少卿挽词》 -
82
勉哉勤志业,余庆未应衰。
司马光《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
83
即邱余庆在,终应吕虔刀。
司马光《郑侍郎挽歌辞》 -
84
最喜吾家有余庆,凤毛还直凤池头。
王禹偁《贺三舍人新入西掖》 -
85
还应有余庆,永为斯堂留。
王旭《止善堂》 -
86
高门余庆在,足以慰沈泉。
苏颂《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 其一》 -
87
又知余庆远,二子志经纶。
苏颂《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 其二》 -
88
阴功自可资耆寿,余庆犹当见子孙。
范纯仁《昔帅环庆为部将所讼冯君学士被制鞠狱而获平反今相遇于洛》 -
89
贻谋有余庆,孙子自振振。
范纯仁《鲜于谏议挽词三首 其二》 -
90
余庆千年远,浮生一梦还。
杨杰《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 其一》 -
91
试观余庆后,簪绂已光华。
刘摰《哀应真李先生三首 其三》 -
92
回驭望仙双旆晚,戒程余庆一帆风。
韦骧《和潘通甫寄孙太守》 -
93
清芬自是流余庆,佳气终当及后昌。
马偕《题清芬阁》 -
94
须知阴德多余庆,仁者从来与寿宜。
范祖禹《同安诞日赋小诗祝延》 -
95
子孙皆孝养,余庆自无穷。
范祖禹《李朝议挽词二首 其一》 -
96
高门驷马流余庆,当见吾家世有闻。
司马康《寒食上冢至澜洄庄追思祖烈感而为诗》 -
97
余庆源真相,求贤佐裕陵。
米芾《皇太后挽辞 其一》 -
98
先君余庆期之子,吾驾如今不可还。
晁补之《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
99
昭昭锡繁祉,余庆在振振。
李廌《光禄朱卿挽词 其一○》 -
100
只应有余庆,从此亘云来。
邹浩《胡公郡君李氏挽词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