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余哀的宋诗诗句
描写余哀的宋诗诗句。
描写余哀的宋诗诗句
余哀[yú āi]
释义:
列表:
-
1
美志一朝尽,余哀千古赊。
宋庠《哭公实学士》 -
2
天鸡殊未鸣,霜雁有余哀。
宋庠《奉诏止雨宿斋建隆观》 -
3
终寻三十六峯去,要假聂许平余哀。
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三》 -
4
兵戎已超距,鼓角有余哀。
曹勋《淮上幕府》 -
5
含情鬰不发,寄曲宣余哀。
刘子翬《闻筝作》 -
6
依归今已矣,些语写余哀。
陈棣《挽主簿吴宁侯三首 其三》 -
7
大恩无路报,泪血溅余哀。
史浩《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辞 其五》 -
8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余哀。
晁公遡《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清音载酒二亭口占一联清音见江来载酒送江去怅然感之》 -
9
诗诵白圭感前事,情钟我辈衔余哀。
王十朋《司理叔文和过万桥诗复用前韵》 -
10
山高云不去,虞殡有余哀。
洪适《俞淑人挽诗》 -
11
琴亡情话绝,泪落有余哀。
洪适《参议弟挽诗》 -
12
悲风苕水路,千载有余哀。
韩元吉《故太师和王挽诗三首 其二》 -
13
欲豁孤怀谁晤语,夜弹长剑有余哀。
陆游《早春对酒感怀》 -
14
我来空咏古,寒鸟有余哀。
梅尧臣《过鸣雁城》 -
15
我亦秋风客,诗成有余哀。
陆游《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其八》 -
16
所以屈宋辈,千载有余哀。
陆游《连日作雨苦热》 -
17
知公了时命,何必诔余哀。
范成大《鲁如晦郎中挽词二首 其一》 -
18
病来更忧患,泪尽只余哀。
杨万里《和周仲觉三首 其三》 -
19
六朝几宿草,事往空余哀。
杨万里《遣骑迎家久稽来讯》 -
20
前贤渺安在,清酹寄余哀。
朱熹《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嶽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
21
祇今何处所,宿草閟余哀。
朱熹《云谷怀魏元履》 -
22
巫峡云深迷昨梦,潇湘雪重写余哀。
高文虎《水仙》 -
23
裴徊千古思,风壑有余哀。
张栻《题福岩》 -
24
遥观松柏树,风韵有余哀。
张栻《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嶽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
25
华阳旧志今谁续,巷祭余哀可见收。
薛季宣《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 其二》 -
26
落日兔狐眠宿土,新秋猿鹤叫余哀。
赵公豫《亚夫墓》 -
27
松柏倏已拱,宿草缠余哀。
章甫《陪韩子云吊张安国舍人墓》 -
28
邱园二十里,松槚有余哀。
李揆《寒食出郊三首 其一》 -
29
无因陪祖奠,风壑寄余哀。
廖行之《挽邓知县友龙 其二》 -
30
作诗写余哀,清泪空如𩆎。
赵蕃《挽宋柳州绶》 -
31
滔滔勿渠叹,落落自余哀。
赵蕃《文叔见饯于郊外且有所论复赋此》 -
32
余哀不浪施,留寄长夜炯。
叶适《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
33
松柳余哀切,膏肓一梦成。
孙应时《挽石应之提刑 其三》 -
34
远孙极风流,乞语谫余哀。
敖陶孙《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
35
曹公夜䜩凌云台,一言契阔含余哀。
高似孙《铜雀砚歌》 -
36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余哀。
曹彦约《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其二》 -
37
自哭湖团王处士,每逢人逝有余哀。
韩淲《徐子颜挽章 其一》 -
38
翠觞不成欢,玉琴有余哀。
周端臣《二月芳草碧寄吴中故人》 -
39
郑人怀子产,行洒有余哀。
张方平《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三》 -
40
朝笳吹余哀,叠鼓暮不绝。
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 -
41
夜籁不喧群动息,长吟聊以寄余哀。
苏舜钦《晚泊龟山》 -
42
至今想之,犹鬰乎其有余哀。
岳珂《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
43
棘人有余哀,揽衣良夜遒。
程公许《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其三》 -
44
吾衰惭诔笔,搔首寄余哀。
刘克庄《挽陈惠倅》 -
45
鹿门陈迹有余哀,犹记庞公返自崖。
刘克庄《石塘感旧十绝 其二》 -
46
愁绝象贤肇家传,夜窗三复有余哀。
刘克庄《挽卢氏子考功》 -
47
吾衰阻临穴,挽友想余哀。
刘克庄《挽陈检□一首》 -
48
先君遗令有余哀,自扫苍苔酹一杯。
刘克庄《谒墓五首 其三》 -
49
吾老埋辞失之约,余哀翻入薤歌声。
刘克庄《挽陈司直二首 其一》 -
50
不知江上笛,何事有余哀。
释文珦《除狭》 -
51
远恨寄山川,余哀惨云雾。
蔡襄《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其五》 -
52
回行不可泯,孔弦有余哀。
金君卿《哭刘卿材》 -
53
夷甫风流空自命,子山词赋有余哀。
方回《次韵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贱迹四首 其二》 -
54
一自仙游去不回,徒令孝子有余哀。
徐应镳《赠周孝子二首 其二》 -
55
下士蜀皇不复产,爱君屈子有余哀。
汪梦斗《端午》 -
56
唾茸宫壁在,残月照余哀。
刘辰翁《夏景 雨过苔花润》 -
57
余哀动邻壁,最苦乱秋阴。
刘辰翁《秋景 蛩响乱秋阴》 -
58
到今用钺地,霜鸿有余哀。
文天祥《江西第六十八》 -
59
空令琵琶曲,千载传余哀。
韩维《和王昭君》 -
60
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 -
61
特书寄余哀,岂不遐迩思。
白珽《吴季子墓》 -
62
鸣犊有余哀,河水空洋洋。
陆文圭《寄申屠御史》 -
63
臣民仰遗像,血书有余哀。
韩维《神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三》 -
64
游履吟毫成故事,断松飞溜有余哀。
韩维《出留守府之东游李相园赵令竹林观楚家桂树余去岁数从元献公为此行作三绝句以道悲怆之意 其一》 -
65
寄言去国者,岁晚有余哀。
鱼潜《古意 其一》 -
66
此会如今嗟已矣,拟将何调寄余哀。
文同《石左藏挽诗二首 其二》 -
67
空惊柏城仗,箫鼓送余哀。
曾巩《英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一》 -
68
盛时能几何,千载独余哀。
刘敞《重一首同圣俞邻几持国作用前韵》 -
69
秋风嵩少路,箫鼓有余哀。
王珪《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其一》 -
70
棘栾吾相慕,行道有余哀。
苏颂《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 -
71
清响断复连,裂耳增余哀。
郑獬《感秋六首 其五》 -
72
一声暮角聒地来,声中宛转含余哀。
强至《与盛毅同赋暮角行》 -
73
过事皆陈迹,余哀祇泪行。
刘攽《哭王子直 其一》 -
74
雪霜空尽力,道路有余哀。
刘攽《雪中闻雁》 -
75
霜风咽笳鼓,断续送余哀。
范纯仁《富相公挽词五首 其一》 -
76
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钱惟演《清风十韵》 -
77
言说已无形影在,屋梁残月送余哀。
郭祥正《吊明惠师》 -
78
红裙欲仙去,长笛有余哀。
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
79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苏轼《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
80
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
苏轼《送郑户曹》 -
81
古今一俯仰,作诗寄余哀。
苏轼《种松得徕字》 -
82
愿求南宗一勺水,往与屈贾湔余哀。
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 -
83
万事欲言终不尽,诗成凄怆有余哀。
彭汝砺《和伯钧节推》 -
84
一跌竟不起,念之有余哀。
李之仪《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六》 -
85
白头门下士,怅望有余哀。
曾肇《上王荆公墓》 -
86
一别已六载,相逢有余哀。
陈师道《别刘郎》 -
87
可怜难问洛阳事,念我邑墓有余哀。
晁说之《旅次大风》 -
88
吾生本多乐,今日但余哀。
晁说之《避地》 -
89
壶倾烛烬乐事衰,堂上歌声有余哀,主人谢客客已归。
周行己《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五》 -
90
千古风流挽不回,满山秋叶寄余哀。
周紫芝《游多福寺寺有佛牙光色殊胜而安定郡王墓在其后二绝 其二》 -
91
余哀尽入虞殡曲,盛事当随列女篇。
周紫芝《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 -
92
松风九原陌,薤露有余哀。
李正民《挽沈伯华》 -
93
一朝嵩构毁,愍册感余哀。
胡宿《礼部蒋侍郎挽词五首 其一》 -
94
城郭荒芜迷旧隐,江山寂寞写余哀。
沈与求《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其二》 -
95
清芬千古无遗恨,空使余哀入暮风。
李弥逊《翊善余公挽诗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