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传心的宋诗诗句
描写传心的宋诗诗句。
描写传心的宋诗诗句
传心[chuán xīn]
释义:
1
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达摩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唐希运《传心法要》。
2
指儒家的道统传授。
列表:
-
1
默时自觉失却口,妙处谁会相传心。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三》 -
2
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传心。
朱翌《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 其一》 -
3
武侯辅世侔伊尹,明道传心继孟轲。
胡寅《病中有感》 -
4
丈室传心地,安闲岁腊赊。
宋祁《善惠大师禅斋》 -
5
击电传心要,浮沤厌世喧。
宋祁《悼祚禅师二首 其二》 -
6
不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二五》 -
7
里许若无这个,何为古佛传心。
释印肃《三昧诸颂 其六》 -
8
随流只欲传心印,岂是缘情粥饭僧。
释印肃《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一○》 -
9
殷勤谢尔传心印,解后灵椿见五枝。
吴沆《以易授玭有契于予心喜而成诗》 -
10
寂寥千载传心印,鴈塔光明閟旧踪。
李洪《安国寺》 -
11
又不见小胡公,沈潜探索要且亲,传心嫡派非礽云。
项安世《次韵答胡季履二首 其二》 -
12
河洛传心后,毫厘复易差。
朱熹《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其一》 -
13
精一传心妙,文明抚运昌。
朱熹《孝宗皇帝挽歌词》 -
14
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朱熹《训蒙绝句 三省二首 其一》 -
15
明朝酒醒看,为子传心印。
张孝祥《戏书赠苏待问》 -
16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张栻《赋遗经阁》 -
17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张栻《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其一》 -
18
见性元非说,传心岂得哗。
许及之《又再和转庵且置诗话聊答说禅之什》 -
19
字学从前小艺林,谁论终古可传心。
薛季宣《观法帖》 -
20
愿言则嚏传心事,搔首踌蹰散宿酲。
梁安世《石芥》 -
21
扬子江头言在耳,灵山会上笑传心。
楼钥《次韵伯父与心闻偈》 -
22
-
23
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
王炎《赠轮上座》 -
24
蚤悟传心学,精微造本原。
钱佖《挽薛艮斋 其一》 -
25
翰墨密传心印子,勋名同在百年中。
袁说友《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 其一》 -
26
口传心授门人谁,刘叉皇甫湜张籍。
曾丰《赠别石首尉胡廷直》 -
27
家世风流翰墨林,政和佛祖务传心。
赵蕃《曾郢州携和诗见过次韵谢之》 -
28
鄮地传心化已洽,堇山遗教泽长留。
姚颖《题絜斋书院》 -
29
始终无负传心处,一片精刚要不磨。
陈淳《送陈尉后之园 其二》 -
30
归宗见成行货,别无单传心要。
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二七》 -
31
肯堂不晓巴蜀音,卍菴错以心传心。
释居简《送达上人归乡》 -
32
初祖传心到女流,后人应合奋前修。
释居简《尼童携无象书求疏》 -
33
直上南山落发归,不传心法不传衣。
释居简《示徒弟》 -
34
父兄行己一家法,圣哲传心万卷书。
刘宰《寄题洪氏永则轩》 -
35
先生曰来子可语,以手手地传心图。
度正《贯之学士宠示佳作欻然有丘壑之思因反其意以招之亦朋友相勉之义伏幸采瞩》 -
36
指掌人归容景慕,传心书在正研求。
度正《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次元韵 其二》 -
37
领取单传心法去,会将佛祖一时呵。
洪咨夔《又答景扬》 -
38
三圣传心惟主一,六经载道不言真。
宋自适《句 其四》 -
39
恭惟不负传心印,已把浮生付六如。
杜范《继和严君壁上韵》 -
40
趋庭领会传心法,一笑陈编万古春。
程公许《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 其五》 -
41
寤寐前修相感深,一巾衣钵此传心。
蔡格《山居 其七》 -
42
荣华付倘来,节义传心印。
王迈《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 其三》 -
43
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
释智愚《偈颂十三首 其八》 -
44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林希逸《题吴司户思忠堂》 -
45
传心因坐见,三圣远相望。
林希逸《夫子墙数仞》 -
46
尽道以心传心,一向将错就错。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二五》 -
47
每观王传心摧伤,怒发为立胆为张。
方岳《题祁门岳王庙》 -
48
早从洙泗传心学,晚辟包山教子书。
张道洽《包山书院》 -
49
知命时年弃轩冕,传心学问本家庭。
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 其二》 -
50
呜呼汶阳翁,父子传心旨。
董嗣杲《装伯弜周先生手泽》 -
51
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
董嗣杲《玉泉》 -
52
阅世三兵火,传心几佛灯。
翁森《送行可和尚游雁宕》 -
53
家学传心当谨守,恩深何以报君亲。
宋度宗《进圣训》 -
54
尧舜传心惟以一,禹汤受命本乎中。
宋度宗《句 其二》 -
55
传心密处宁离妄,着眼高时亦是邪。
韩维《同芳公上人游湖》 -
56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鲜于侁《送确公长老住灵岩》 -
57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王临《灵岩》 -
58
法传心地初投种,雨过花开不待春。
苏辙《戊子正旦》 -
59
五芝岩下传心印,八桂峰前散雨花。
黄宗旦《送僧归护国寺》 -
60
一派青原出少林,信衣到此只传心。
张商英《青原山七祖塔》 -
61
空文不传心,千古付煨炭。
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 -
62
九原谁复起,糟魄未传心。
黄庭坚《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 石刻》 -
63
声正只传心静处,篇成不待烛残时。
吕南公《和酬李宣德二首 其一》 -
64
旧传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
杨亿《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简知郡李学士》 -
65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余。
杨亿《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 -
66
谁容五马传心曲,祗许双鸾见泪痕。
杨亿《代意二首 其二》 -
67
付法传心,将错就错。
释守卓《偈十九首 其一一》 -
68
遂有乐天来问道,不妨黄蘗为传心。
饶节《用海印和尚韵和吴提刑游山颂》 -
69
龙门别无奇妙,刚谓单传心要。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三六》 -
70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释德洪《枣柏大士画像赞》 -
71
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
释真悟《偈》 -
72
如今□□□峰顶,无法可传心似灰。
胡安国《赠云居僧明公五首 其二》 -
73
无心何地传心要,不向人称弟子裴。
王安中《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三》 -
74
以法传心,似衣表信。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六》 -
75
达磨西来,单传心印。
释怀深《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五》 -
76
饱参禅窟传心印,一见桃溪悟落花。
李光《蘧庵道人寄和重九感怀诗五章语皆超胜意兼释老輙次其韵》 -
77
江西多士传心印,又出宗支一派长。
王庭珪《次韵黄伯思求其祖梦升墓铭跋》 -
78
多谢为传心法妙,此真真外更无真。
宋徽宗《葆真观妙冲先生归山以诗送之》 -
79
得法于此公,骨髓传心印。
朱弁《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薗蔬杂进珎美可喜因作一诗》 -
80
长恨人亡琴亦往,赖传心法有卢能。
陈渊《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一○》 -
81
纵使曲生难会面,可无毛颖解传心。
陈渊《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二》 -
82
忠孝家传心自赤,功名路稳鬓方青。
郭印《上郑漕二首 其一》 -
83
二祖传心亲得髓,算来早是已轮先。
释善悟《颂古九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