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仁义的宋诗诗句
描写仁义的宋诗诗句。
描写仁义的宋诗诗句
仁义[rén yì]
释义:
1
亦作“仁谊”。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
2
方言。谓性情和顺善良。
列表:
-
1
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
宋庠《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 -
2
圣贤乃准的,仁义即羁鞅。
张九成《拟归田园 其二》 -
3
劈面三拳仁义绝,陈州人出许州门。
释宗演《示法震头陀》 -
4
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
李处权《哭驾部舅》 -
5
醉大道与仁义兮,而淳风浃洽于华夷。
曹勋《将进酒》 -
6
凭谁遣真意,仁义亦蘧庐。
宋祁《重葺敝庐有作》 -
7
南郭服仁义,辙迹世所循。
冯时行《和杨拱辰见惠》 -
8
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
冯时行《铃斋》 -
9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释昙华《赞程宗古承务》 -
10
名胜翻然交,仁义以身徇。
胡宏《挽孙奇父》 -
11
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
史浩《童丱须知 恤民篇》 -
12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一三》 -
13
歃血誓仁义,由来盖同盟。
晁公遡《阎才元因程伯珍来寄近诗一轴不能尽和用师淮父韵奉简》 -
14
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回狂澜。
王十朋《答毛唐卿虞卿借昌黎集》 -
15
仁义谁云不可行,文皇亲见治功成。
王十朋《唐太宗》 -
16
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
王十朋《宋襄公》 -
17
仁义知君学子舆,岂惟词赋似相如。
王十朋《剡纸赠嘉叟以诗为谢次韵》 -
18
亦用仁义积,岂今身未亡。
章望之《夏昼》 -
19
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
王十朋《题徐致政菊坡图》 -
20
新诗字字救朝饥,仁义之言反类痴。
王灼《次韵晁子与 其五》 -
21
坎离会精神,否泰本仁义。
韩元吉《远游十首 其一○》 -
22
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
李吕《赠上官法师》 -
23
醇风恣浇漓,仁义从荡灭。
李吕《酬令裕见寄之什》 -
24
圣世欲收仁义效,行看平步凤凰池。
李吕《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二》 -
25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梅尧臣《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
26
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
梅尧臣《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
27
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
梅尧臣《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 -
28
仁义亦何常,圣贤与人同。
陆游《晚秋农家八首 其八》 -
29
儒生学仁义,敢废自培养。
陆游《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古风十首 其七》 -
30
此身傥未死,仁义尚力行。
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一○》 -
31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
32
君看仁义师,何至用韬略。
陆游《病起遇晴有作》 -
33
拳拳服仁义,念念去骄吝。
陆游《病中夜思》 -
34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 -
35
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
梅尧臣《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 -
36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梅尧臣《重送杨明叔》 -
37
世擅文章从魏氏,家传仁义见韩碑。
项安世《次前韵答徐监门》 -
38
恭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九》 -
39
所谓不思并不勉,舜由仁义即非行。
朱熹《训蒙绝句 化二首 其二》 -
40
危坐谈仁义,口吻若布谷。
张孝祥《赠江清卿》 -
41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梅尧臣《答了素上人用其韵》 -
42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梅尧臣《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
43
此书有深意,仁义世久虚。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 其二》 -
44
窃国盗仁义,惊人新见闻。
薛季宣《读大定书诏》 -
45
仁义一蘧庐,身心两矛盾。
薛季宣《患盗》 -
46
仁义舍不为,又敢图与利。
薛季宣《得符速走之官》 -
47
秦皇不慕仁义业,直谓尧舜犹瑕疵。
梁安世《秦碑一纸并古诗呈王梅溪太守》 -
48
端坐北堂,琅琅仁义。
释祖先《周正字请赞亡母宜人王氏真》 -
49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石介《送路遵谒孔宣公》 -
50
饥寒屡侵凌,仁义自充饱。
石介《送张革从道谒千乘县田秘丞京》 -
51
仁义仅消亡,圣经亦离散。
石介《寄明复熙道》 -
52
先生服仁义,怀道轻爵禄。
石介《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
53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石介《过潼关》 -
54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石介《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
55
人言郤縠诗书帅,自有孙卿仁义兵。
杨冠卿《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其二》 -
56
薰薰蔼蔼仁义容,便便坦坦诗书腹。
曾丰《王元宾之子经纡道过我晋康临行赠别》 -
57
彼乃寇攘尔,我盖仁义云。
赵蕃《书事 其一○》 -
58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赵蕃《送交代吴共叔师礼》 -
59
仁义不蹂践,肺肝自胚胎。
叶子强《读书堂五首 其四》 -
60
子先发曹掾,仁义躬濯磨。
叶适《题贾俨不忘室》 -
61
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
叶适《梁父吟》 -
62
方老昔为儒,仁义自愁煎。
叶适《送徐洞清秀才入道》 -
63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礼乐。
欧阳修《送杨辟秀才》 -
64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
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
65
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
66
问胡所专心,仁义丘与轲。
欧阳修《读徂徕集》 -
67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欧阳修《重读徂徕集》 -
68
虽无仁义不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
欧阳修《代鸠妇言》 -
69
万辙走声利,独趋仁义涂。
欧阳修《送白秀才西归》 -
70
仁义荒已久,斤锄费耕除。
欧阳修《送白秀才西归》 -
71
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
欧阳修《赠学者》 -
72
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
欧阳修《酬浄照大师说》 -
73
仁义晋阳主,神功致太平。
曾极《大唐》 -
74
仁义根于心,视精而行端。
孙应符《应符读韩文公龊龊诗考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应符生亦三十二年矣深有媿焉因借其韵为咄咄篇以自警》 -
75
太宗造唐刬隋乱,仁义结民过炎汉。
刘过《呈陈总领五首 其二》 -
76
道衰舛仁义,世乱生奸雄。
敖陶孙《思古人》 -
77
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
陈文蔚《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 经德堂》 -
78
大道公行居广居,敢将仁义作蘧庐。
陈文蔚《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 其三》 -
79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谢直《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 其五》 -
80
上下交征仁义绝,背违天理应难昌。
金朋说《五季梁主》 -
81
富哉学古胸,仁义供服食。
崔与之《寿邕州赵守》 -
82
如今仁义乡前路,忍送灵车薤露声。
韩淲《吴澧州兵部挽诗》 -
83
胡虏无仁义,兴衰匪百年。
徐玑《传胡报二十韵》 -
84
刮剔锥刀余,岂若仁义优。
释居简《谢太守张都承》 -
85
仁义道中,放过一着。
释居简《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 -
86
朋友催我归,仁义相讲求。
度正《奉别刘思中》 -
87
抚之以仁义,敌人不敢过。
度正《寄襄阳杨侍郎三丈》 -
88
子舆赋归辞惠宣,仁义七篇皆肺肝。
度正《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 -
89
丈夫志在仁义耳,麟阁貂冠非本心。
周文璞《剑客行》 -
90
仁义傥自唱,历数岂不同。
周文璞《题曹武帝削瓜图》 -
91
仁义久已熟,出言如探囊。
陈宓《和陈教》 -
92
孟轲尊仁义,妾妇秦与仪。
洪咨夔《拟古送庄郎中归朝 其一》 -
93
仁义可效治,渊源在河汾。
郑清之《送姚提干行》 -
94
或面盱睢背忌刻,或口仁义心顽嚚。
赵抃《和范御史见赠》 -
95
口诵圣贤皆进士,身为仁义妈真儒。
赵抃《劝学示江原诸生》 -
96
孔氏性情归利正,仲舒仁义事摩渐。
赵抃《信笔示诸弟侄子孙》 -
97
相从仁义林,超出名利关。
真德秀《送汤伯纪归安仁》 -
98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
魏了翁《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 -
99
分得濂溪一派清,皇皇仁义不贪名。
吴泳《寿周提刑二首 其一》 -
100
鹤驾归来传密语,更将仁义域斯民。
李刘《又代贺皇太子生日诗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