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屋的宋诗诗句
描写云屋的宋诗诗句。
描写云屋的宋诗诗句
云屋[yún wū]
释义:
1
高楼。
2
指汉成帝时的三云殿。
3
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列表:
-
1
云屋芳姿开菡萏,地炉煖气卧麒麟。
释正觉《齐上人发心知罗汉堂求颂》 -
2
它时短幅问死生,为向荒寒访云屋。
曹勋《谢李伯时自临安见过台州二首 其二》 -
3
万畦流泉裹云屋,一点远岫低吟窗。
刘子翬《次明仲矼字韵诗》 -
4
欲寻云屋煮新茶,领客行寻一径斜。
史浩《和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 -
5
巧随高下缀琪树,任逐横斜落云屋。
曾协《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
6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丁宣《仙都山》 -
7
潇潇打窗声,惯向云屋听。
周麟之《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为韵 其七》 -
8
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
姜特立《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 -
9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陆游《逰学射山遇景道人》 -
10
临水竹楼通市陌,跨桥云屋接川湄。
梅尧臣《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霅上二首 其一》 -
11
远寻僧寺石屏下,时遇野人云屋间。
梅尧臣《依韵和孙侔鴈荡二首 其一》 -
12
绿阴四合藏云屋,翠浪全机织素纱。
杨万里《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 -
13
空余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杨万里《寄题庐山楞伽寺三贤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虚》 -
14
栖息共云屋,追寻唤渔舠。
朱熹《游武夷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
15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峯前种槿篱。
梅尧臣《送马行之都官》 -
16
射阳广阳水云屋,襄城邮城尘土衣。
陈造《腊茶并三诗送李元诚 其二》 -
17
久安楚俗眠云屋,又向吴侬倒药囊。
陈造《题项处士山堂二首 其二》 -
18
霜天开浩荡,云屋涌嵯峨。
楼钥《富览亭》 -
19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赵伯晟《栖霞寺》 -
20
路转溪隅草色苍,烟霏云屋带渔乡。
张镃《写村舍壁》 -
21
借榻卧云屋,欹枕仔细听。
刘过《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玉珮》 -
22
日昃翠寒云屋迥,竹炉煨火尽余杯。
韩淲《读东溪可正平诗》 -
23
巢云屋鳞鳞,鉏月坡反反。
洪咨夔《答及甫和 其一》 -
24
云屋万家诚乐地,涛江一水隔名都。
赵抃《次韵见寄》 -
25
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
赵抃《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
26
竹里池清云屋深,万机冥合道人心。
释智愚《访月上人幽室》 -
27
盛夸山中事,云屋张霞幕。
王禹偁《酬种放征君一百韵》 -
28
回头却指城南路,云屋朱楼气鬰苍。
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其四》 -
29
石桥跨惊濑,云屋丽层穹。
吴奎《泛照湖游天章》 -
30
黄云屋角腾金辇,素月檐头放玉梯。
白玉蟾《降真室》 -
31
九曲溪连万树松,树边云屋住仙翁。
释文珦《赠仙翁》 -
32
云屋万重灯火合,雪山千仞海潮来。
蔡襄《和夜登有美堂》 -
33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
方回《五月旦抵旧隠》 -
34
云屋有遗老,凿渠玩清涟。
方回《寄题云屋赵资敬启蒙亭风雩亭二首 其一》 -
35
铁虬偃蹇八尺强,云屋深深吹玉香。
林景熙《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 -
36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黄庚《赠通玄观道士竹乡》 -
37
卧月眠云屋半间,诗人到处是家山。
赵必𤩪《题云岫半闲堂用李涉韵 其二》 -
38
金城环雉堞,云屋瞰阛阓。
鲜于侁《会景堂》 -
39
为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
王安石《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 -
40
谈间咸庆连云屋,事外欢娱付水斋。
王安国《送文渊使君郎中赴当涂》 -
41
篆冷金盘云屋晓,书飞玉阙洞天春。
杨杰《朝真步虚词》 -
42
随处石泉春渇解,上方云屋夜寒生。
刘摰《灵岩寺》 -
43
委蛇望僧园,云屋倦攀跻。
沈辽《愚溪》 -
44
篆冷金盘云屋晓,书飞玉阙洞天春。
张商英《步虚词》 -
45
石城云屋抱浮丘,正是真人旧括州。
刘泾《仙都山》 -
46
旧根走苔径,新梢出云屋。
吴可《筠寮》 -
47
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
吴则礼《朱泾寺》 -
48
虹梁突兀几千尺,云屋崚嶒一万家。
许景衡《平沙阁呈陈古田》 -
49
一诣云屋深,猿鹤颇相喜。
章夏《山门夕阳洞》 -
50
谁云屋上乌,可厌不可迩。
张扩《庭前两鸣鹊》 -
51
松窗有月和书照,云屋无氊御客寒。
张扩《次韵吕居仁主簿过韩存中侍郎所居》 -
52
云屋互出没,风扇自阖开。
孙觌《草堂路遇大风二首 其二》 -
53
萧然云屋敞溪阴,荒径蒿莱故故侵。
张纲《用前韵》 -
54
白鹤唳石坛,香烟遶云屋。
赵鼎《仪真宫玉清昭应宫成铸圣像于此》 -
55
忆并条山访云屋,渡水凉飚散芬馥。
赵鼎《京师次韵邵泽民忆拟江梅花》 -
56
慨想云屋中,恐是古君子。
颜博文《题李叔班山水横卷 其二》 -
57
定知云屋下,绣被有人眠。
颜博文《王希深合新香烟气清洒不类寻常可以为道人开笔端消息》 -
58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李弥逊《刘根道院》 -
59
云屋潭潭百尺余,入帘燕雀贺新居。
李弥逊《和平仲侍郎再用移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