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堂的宋诗诗句
描写书堂的宋诗诗句。
描写书堂的宋诗诗句
书堂[shū táng]
释义:
1
学堂。
2
书房。
列表:
-
1
更置书堂书万卷,不辞延待四方人。
乐史《咏华林书院》 -
2
左隈右倚四维绝,悬在书堂谁分别,喝起诸山未是奇,千年鹤坐方可说。
宋太宗《缘识 其二二》 -
3
柳市西头最远坊,归来先扫读书堂。
宋庠《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 其一》 -
4
但修天爵膺人爵,始信书堂有玉堂。
陈与义《次周漕示族人韵》 -
5
书堂形胜好,山转与江抛。
王之道《题宣州书堂山寺》 -
6
长笑一声烟雨暝,书堂唤起贯休禅。
邵棠《回舟石壁书感》 -
7
莫嗟钓艇重湖隔,终待书堂一木枝。
胡寅《酬师中见和》 -
8
寂寂闽山余旧隠,忆君时到读书堂。
刘子翬《有怀十首 其六》 -
9
文定书堂最深稳,何如袖手试观澜。
刘子翬《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其一○》 -
10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刘度《过兰亭书堂》 -
11
但愿我公如汾阳,二十四考中书堂。
吴芾《吕丞相生日》 -
12
横山只有精庐在,无复书堂旧药炉。
吴芾《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八》 -
13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史浩《史伯鱼读书堂》 -
14
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
晁公遡《昼寝》 -
15
梅僊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黄公度《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
16
山遶溪潭碧涧开,人言中有读书堂。
向子贲《殷仲堪读书堂二首 其二》 -
17
九华山下化成寺,太白书堂高处开。
王十朋《九华山 其五》 -
18
读书堂前霜月明,读书堂后霜风声。
韩元吉《戏韩子师》 -
19
往时草檄喻西域,飒飒声动中书堂。
陆游《醉后草书歌诗戏作》 -
20
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陆游《戏咏闲适》 -
21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陆游《送襄阳郑帅唐老》 -
22
晚境诸儿少在傍,书堂孤寂似僧房。
陆游《孤寂》 -
23
梧桐落井床,蟋蟀在书堂。
陆游《秋晚二首 其一》 -
24
上头新作读书堂,牙签玉轴古锦囊。
杨万里《题王子宣主簿青山读书堂》 -
25
去年落笔中书堂,姓名高彻蓬莱殿。
喻良能《饮饯王共父分韵得转字》 -
26
每忆书堂好,重来又十年。
喻良能《书堂》 -
27
冻笔难成授简章,寒光先到读书堂。
喻良能《喜雪次侯宰韵》 -
28
他年落笔中书堂,更分跋烛金銮夜。
李洪《送徐致州交代赐第归亲庭》 -
29
问讯书堂士,门前有古樟。
项安世《古樟书堂》 -
30
待侬了却公家事,来借书堂十日眠。
项安世《南岳路口怀胡氏兄弟 其一》 -
31
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
项安世《郑子仁生日用其去臈见寿韵 其二》 -
32
更想书堂翠微里,闻将杂字教儿童。
项安世《二十七日山行两日始见文丰村》 -
33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
朱熹《谢吴公济菖蒲》 -
34
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
张栻《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茔以二月二日过碧泉与客煮茗泉上徘徊久之》 -
35
石壁巉岩路已荒,人言相国旧书堂。
张栻《自上封下福岩道旁访李邺侯书堂山路榛合不可往矣》 -
36
旧日书堂倚翠屏,只今栋宇尚高明。
张栻《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其二》 -
37
俗里毫丝起抑扬,请君时闭读书堂。
陈造《再用前韵赠高司理共八首 其五》 -
38
会看落笔中书堂,却试玉堂挥翰手。
许及之《以端研送郑景元同年》 -
39
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
虞俦《正卿不见累日闻十二日与郑丈舍人游何山书此为寄》 -
40
鱼鱼水水成佳会,懒向书堂事酒杯。
赵公豫《陈元矩昭度纳姬戏赠 其二》 -
41
坞号桃花着历阳,张公曾作读书堂。
赵公豫《桃花坞怀古》 -
42
秀出书堂隽有声,又携琴剑主文盟。
廖行之《送乐贡父赴书馆》 -
43
不便幽潜遗陋巷,更将文物萃书堂。
廖行之《挽江西宋漕三首 其一》 -
44
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书堂。
楼钥《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
45
水绕山围夏木苍,旧时贤相读书堂。
丁逢《东山》 -
46
我家读书堂,堂下才几席。
赵蕃《冬晴三首 其三》 -
47
涟川川上一书堂,岸缺篱崩径亦荒。
赵蕃《周允升见临已而步过其书堂二诗赠之 其一》 -
48
涟川川上书堂路,宁复斯人旧履踪。
赵蕃《周允升见临已而步过其书堂二诗赠之 其二》 -
49
相逢亡恙外,第一问书堂。
赵蕃《简周允升三首 其一》 -
50
只闻二陆住华亭,却有书堂在秣陵。
马之纯《陆机宅》 -
51
舅翁官小先富强,有子破荡开书堂。
陈藻《平江送连亨叟赴省》 -
52
中有读书堂,藏书足精研。
黄榦《庆元己未冬至前二日访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访吴必大林季亨容之偕行爱其溪山池亭之胜为之赋诗》 -
53
书堂给休假,欢呼屡跳舞。
张镃《重午》 -
54
病羸应念故园荒,连缄力扣中书堂。
张镃《奉祠云台题陈希夷画像》 -
55
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张镃《虎斑猫》 -
56
中书堂留草茅疏,不赐诛戮光宗恩。
刘过《呈陈总领五首 其四》 -
57
苍颜还许交同老,罗隠书堂尚可寻。
许中应《涵碧亭》 -
58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赵汝谈《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其一》 -
59
新筑书堂壁未干,马蹄催我上长安。
裘万顷《入京道中风雨因赋此遂退休》 -
60
吕侯读书堂,遗祀留丰姿。
韩淲《严丈泰伯见贻古句次韵为答》 -
61
东山风景压东吴,更筑书堂映碧梧。
卫泾《沈氏书堂》 -
62
未问读书堂上客,斲轮堂下亦英才。
释居简《李燕公生华亭尉厅旧有相公阁可斋洪少府于废址更为梦燕堂用玉燕入怀事永嘉赵清旷索同赋》 -
63
一区扬子宅,中有读书堂。
戴复古《侄孙子渊新居落成二首 其二》 -
64
移根广寒殿,栽近读书堂。
戴复古《题宋安抚月中香》 -
65
复缀守藏史,得近中书堂。
周文璞《送涧泉》 -
66
此去书堂能几驿,诗筒莫惮往来频。
陈宓《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访还山之兴浩不可留诗以送之》 -
67
龙眠安旧隠,萤冷近书堂。
王遂《谒梓潼庙访黄蘗泉试茶》 -
68
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僴。
朱复之《别汤伯纪》 -
69
龙丘石室人难继,安正书堂世莫登。
赵抃《九峰岩》 -
70
吴兴沈声甫,示我书堂图。
魏了翁《题沈氏书堂》 -
71
此语莫书堂上壁,客来徒说是和非。
陶梦桂《题涂季儒愚安堂》 -
72
愈上愈高青云齐,书堂屹立天然基。
包恢《赵宗判请游岩溪》 -
73
书堂二池间,浮翠笼轻红。
岳珂《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
74
书堂三寿语,仙籍几生来。
程公许《寿李悦斋五首和送三荣使君韵 其四》 -
75
文冢姓名悬日月,书堂冤愤惨林丘。
程公许《东川怀古》 -
76
邺侯书堂高不过,好事人少俗人多。
王迈《赠林薪》 -
77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王迈《柏梁体简龚少益》 -
78
书堂卜筑成,屋与人具杰。
袁甫《江东巡部纪行》 -
79
鹤归烟麓书堂废,虎去寒岩藓石皴。
释永颐《游何山登道场》 -
80
数峯相对夕阴遮,新占书堂旧竹斜。
释永颐《裴六书堂》 -
81
上置书堂下钓矶,漫郎陈迹尚依稀。
刘克庄《浯溪二首 其一》 -
82
花迎客馆清香远,竹绕书堂气节殊。
吕祐之《题议门胡氏华林书院》 -
83
世世趋庭列雁行,烟萝泉石绕书堂。
吕文仲《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其一》 -
84
君家高谊冠南州,旧辑书堂聚北流。
吕文仲《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其三》 -
85
怀人已仙去,书堂犹昔时。
李叔与《题刘总郎书堂屏上》 -
86
萧萧万竿玉,深护读书堂。
许棐《题猗绿堂》 -
87
长江酿碧山滴蓝,书堂枕北户启南。
徐鹿卿《独坐》 -
88
终日书堂坐,风筠冷似秋。
吴惟信《次僧兄山居韵 其一》 -
89
候得南枝腊后芳,斩新气象敞书堂。
李龏《梅花集句 其九七》 -
90
峰为文通名梦笔,杨公书堂曾散帙。
周弼《建宁浦城李频行祠》 -
91
巍峨读书堂,珍重夫人寿。
葛绍体《谢蒙斋王子文寄文卷》 -
92
手辟书堂揽奇秀,芳声闻帝所锡奎画昭回五色琱贞玒。
王柏《和庐山高韵》 -
93
新州路上人,中书堂里事。
释了惠《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其三》 -
94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郑起《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 -
95
场屋抵须新议论,书堂更做好规模。
方岳《送胡兄归嶽》 -
96
晓携手版中书堂,春风满身芝朮香。
方岳《戏简文孺林剂局》 -
97
山鸡谁遣双入笼,走送书堂春睡醒。
萧立之《锦鸡送陈广文》 -
98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张蕴《道场山》 -
99
二俊书堂历几秋,风云壮志浩难收。
卫宗武《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其一》 -
100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陈着《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 鸿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