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传的宋诗诗句
描写书传的宋诗诗句。
描写书传的宋诗诗句
书传[shū chuán]
释义:
第二部分
1
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
第三部分
1
著作;典籍。
2
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明刘三吾等撰有《书传会选》、胡广等撰有《书传大全》。
列表:
-
1
王右军书传智永,李阳冰篆付英公。
释永牙《赠英公大师》 -
2
手持天书传天语,促起天下豪杰魁。
邓肃《送李丞相四路宣抚》 -
3
昔从书传闻其名,今来浙东入其里。
吴炯《颜孝子乌墓》 -
4
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
刘子翬《有感三首 其二》 -
5
试酌老翁井,尚余书传香。
晁公遡《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 其一》 -
6
庙谨先师祀,书传后代看。
吕稽中《挽和靖先生诗三首 其三》 -
7
九日登临有雁来,书传坐上手亲开。
王十朋《仙居陈少曾寄锦石杯书至乃九日也方与坐客把菊遂用以劝酒》 -
8
书传何处山名雁,酒忆吾乡水似霞。
王十朋《乡人项服善宰鄱阳有政声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韵作诗数篇叙别遂和以送之 其三》 -
9
灯结寒花鹊有声,书传双鲤眼增明。
王十朋《阎普州赵果州舟中唱和以巨轴见寄酬以二首 其二》 -
10
方喜书传鲤,俄惊劒化龙。
王十朋《王夷仲校书挽词 其二》 -
11
杀简载书传祖德,怀金酌水赋新题。
宋祁《赠吴太博二首 其二》 -
12
使入蜀川方在道,书传淮浦定何时。
陆游《霜夜二首 其一》 -
13
拔木与退鹢,书传言已详。
梅尧臣《大风》 -
14
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
梅尧臣《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15
至今捧看双井碗,犹带是翁书传香。
徐得之《试双井茶》 -
16
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
喻良能《次韵提举王正言寒食游茶焙》 -
17
一樽相属非无意,欲搅胸中书传香。
喻良能《九月八日次韵沈虞卿一首》 -
18
静享仁人寿,书传圣政编。
留正《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19
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
项安世《有感三首 其二》 -
20
政用著书传我辈,未须缄口缚枯禅。
陈造《寄章茂深郎中二首 其一》 -
21
裹送头颅慰隔年,书传鸿雁正翩然。
虞俦《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 其二》 -
22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楼钥《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 其二》 -
23
太守能书传宝帖,洞庭应寄橘千头。
沈继祖《送直阁刘郎中知平江府》 -
24
底处书传鴈,如闻药有神。
赵蕃《闻刘凝远丈病已欣然成诗并怀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其一》 -
25
有客东来为我言,诏书传已下修门。
赵蕃《寄赵著作》 -
26
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
张镃《杂兴 其一七》 -
27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陈文蔚《送周希颜游章贡》 -
28
只有诗书传圣学,尧舜授受同高风。
陈文蔚《石溪道中偶作》 -
29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韩淲《和韵赵十》 -
30
三曾三孔久凄凉,百世空闻书传香。
韩淲《和教授诗 其四》 -
31
秋深剩有十分凉,好理平生书传香。
韩淲《李季章参政寄近作绝句次韵答之 其三》 -
32
赠君博古斋中去,书传闲时细讨论。
周端臣《送牛首炉与人》 -
33
梅花楮帐芙蓉裳,书传腾馥掩众芳。
释居简《酬秋塘古诗之惠》 -
34
羲轩前载远,虞夏信书传。
张方平《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一》 -
35
谟明余论在,记博近书传。
张方平《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三》 -
36
剩撷书传香,鲜腾水花芬。
释居简《寄宽堂赵左藏》 -
37
熏以石林,书传之香。
释居简《荷屋常不轻画像赞》 -
38
更许韩非书传尾,遗荣何止被云来。
刘宰《和赵章泉寄诗韵》 -
39
三篇遣稿在,当并史书传。
戴复古《哭涧泉韩仲止二首 其一》 -
40
秋风动窗户,兼闻书传香。
戴复古《题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其二》 -
41
曩时夫子投杏坛,删诗定书传渊骞。
度正《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 -
42
草纸抄书传遁甲,竹筩沽酒命添丁。
高翥《挽章朋举》 -
43
书传递夸诩,垂芳古今宙。
郑清之《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 -
44
书传乱人意,周易在床头。
郑清之《家园即事》 -
45
銮辂肃还禋礼毕,鸡竿高揭赦书传。
赵抃《武林冬至日即事》 -
46
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
魏了翁《送袁都官知徽州》 -
47
书传黄石由来远,名压青钱孰与伦。
李刘《寿太守》 -
48
笑挥笔阵示整暇,洒洒胸中书传香。
杜范《和郑府判秋闱行》 -
49
主上顷见知,诏书传置邮。
岳珂《山中书怀》 -
50
驿书传驿使,江蟹出江湄。
岳珂《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山肴两介盖相与驾肩也因和二首 其一》 -
51
别久花竹秀,山积书传香。
程公许《和大著何兵部 其二》 -
52
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
刘克庄《寄泉僧真济》 -
53
檄书传绝漠,诗句落中原。
刘克庄《跋方云台文藁二十韵》 -
54
腹有书传香,厨无燔炙纷。
刘克庄《与叶士岩》 -
55
旋作续书传福畤,偶成小楷付官奴。
刘克庄《病起十首 其一○》 -
56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
徐鹿卿《挽陈太庾 其一》 -
57
秋风递消息,为问有书传。
张侃《归鴈亭逢所知》 -
58
甚欲著书传后世,只愁议论太平平。
张侃《和曾舜卿秋日偶成》 -
59
钟陵有雁过,莫忘尺书传。
严羽《秋日庐陵送杜子野还摄钟陵纠掾》 -
60
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林希逸《李提举挽诗 其二》 -
61
邦侯光价擅文场,密印心胸书传香。
徐元杰《次赵守鹿鸣宴韵》 -
62
秋日吟边书传香,弟兄杯酒到虞唐。
葛绍体《唐晦叔方壶》 -
63
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邵雍《辨熊耳》 -
64
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
邵雍《书皇极经世后》 -
65
一觞共滴蟾蜍露,并遣五千书传香。
方岳《送刘仲子就试 其一》 -
66
四出雪花些小大,五千书传一齐香。
方岳《木犀 其三》 -
67
筹边事付韩擒虎,种树书传郭橐驼。
方岳《泊龙湾》 -
68
令我书传香,一洗儒生酸。
方岳《中秋雨》 -
69
并令满屋书传香,唤起多生酒诗债。
方岳《才老致木犀甚古》 -
70
凄凉海天角,何事羽书传。
李曾伯《过灵川县》 -
71
搜搅胸中书传起,谁能扪腹不吟诗。
赵希逢《和寄范茂卿》 -
72
向来胸中亦磊磈,书传消磨着尘土。
萧立之《砥柱亭同寮分韵得雨字》 -
73
生无一点烟火食,死有千年书传香。
萧立之《画卷四虫 蠹鱼》 -
74
风流不落正始后,书传琳琅学古胸。
萧立之《赠崇仁吴幼清逃儒入老三首 其二》 -
75
客窗书传青灯雨,故国溪山黄叶秋。
萧立之《次龚象湖韵二首 其一》 -
76
塞远书传鴈,天昏墨点鸦。
程炎子《登高感兴》 -
77
东屏斯文主,书传撑满肠。
卫宗武《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 -
78
尽将书传资诗用,字字句句加磨砻。
释文珦《周草窗吟藁号蜡屐为赋古语》 -
79
神仙归恍惚,书传出英灵。
薛嵎《闲居杂兴十首 其一○》 -
80
灵光犹岿然,别久忽书传。
陈着《寄婺州石君瑞料院》 -
81
著作大雅姿,书传挟香芸。
留梦炎《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文字》 -
82
青衿学校身,白发书传癖。
王奕《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 -
83
两眼挂万古,深柱书传香。
释道璨《吴太清有远役以诗寄别次韵》 -
84
蜀汉史书传不朽,春秋庙祀有余歆。
赵崇琏《题关夫子》 -
85
百年未办书传后,一壑犹欣服返初。
方回《次韵赵达夫问疾》 -
86
惜闲剩读真书传,入静时思旧户门。
方回《次韵汪庭芝投赠》 -
87
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
方回《灵隠寺行呈伏虎岩》 -
88
自古书传未之见,具人眉目心䝙熊。
方回《送□景文长兴丞》 -
89
书传极古汲,词艺争先鸣。
方回《次韵送胡教谕炳文如金陵二首 其二》 -
90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
方回《不寐十首 其一》 -
91
遥知学出神农氏,独欠书传太史公。
方回《寄题桐君祠》 -
92
有诗传世书传子,自是人间不死人。
方回《漫兴九首 其一》 -
93
手掇乾坤铛里煎,神仙肘后有书传。
吴龙翰《外丹》 -
94
采蒲泛纤玉,沃我书传香。
林景熙《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过二博士偕来饮就醉翌日留诗为别》 -
95
一襟书传日星悬,湖海声名五十年。
毛直方《赠叠山先生》 -
96
之子芝兰室,书传为箴规。
仇远《昔康节先生题安乐窝诗中云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此即吾友朱仲明乐善斋之意也系之以诗》 -
97
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
谢翱《雨宿太白》 -
98
无情书传方高阁,何处尘埃有画墙。
艾性夫《酬邻僧惠古杭芦管兔毫》 -
99
辞诧外孙堪称德,书传列女永扬名。
袁豢龙《题曹娥庙》 -
100
法书传隶古,才笔拟庄骚。
韩维《王侍读挽辞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