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评的宋诗诗句
描写乡评的宋诗诗句。
描写乡评的宋诗诗句
乡评[xiāng píng]
释义:
1
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列表:
-
1
遗事乡评着,嘉言邑里宽。
苏籀《嵊邑周干办挽诗》 -
2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
苏籀《王季海求父宣义挽词二首 其一》 -
3
汝南贤伯仲,乡评蔼芝兰。
李处权《题周氏棣华堂》 -
4
才华早擅乡评在,人物行看国士知。
李处权《和与可见惠之诗》 -
5
何日谒归聊望里,况无车骑得乡评。
宋祁《怀故里偶成》 -
6
世绪风流远,乡评誉望清。
刘子翬《哭士特二首 其二》 -
7
不但春秋明古义,雅知月旦着乡评。
曾惇《丹丘诸先辈被荐书赴试南宫郡守曾惇既大合乐祖其行复成小诗歌以送之》 -
8
乡评推燕窦,所欠独年龄。
王十朋《万府君挽词 其一》 -
9
早见乡评称孝子,晚闻诗史记凶年。
王十朋《张德惠挽词》 -
10
士论乡评重乃翁,贤如狐突教儿忠。
王十朋《再用前韵 赠大老》 -
11
仕路惟希退,乡评幸见容。
宋祁《喜翟颖先辈至有感》 -
12
公清不自言,蔼然着乡评。
王十朋《陈提刑永仲以清名室志先德也诗以美之》 -
13
士论乡评总见钦,古犹难得况于今。
王十朋《送柯教授赴官四明》 -
14
襟宇无畦町,乡评有誉言。
洪适《彭叔容挽诗》 -
15
底用镌碑纪廉直,乡评正自不消磨。
周必大《平江颜侍郎挽诗》 -
16
觜距不堪夸试席,齿牙无复近乡评。
项安世《都下次韵谢松阳沈术人二首 其一》 -
17
姓名书帝府,文行最乡评。
项安世《抚州吴茂荣挽诗 其一》 -
18
不烦月旦课乡评,少日声名老更成。
许及之《周和叔挽词》 -
19
宦路云霄近,乡评月旦贤。
虞俦《韩知府挽诗二首 其一》 -
20
月记乡评好,年推辈行尊。
虞俦《杨伯贤挽诗》 -
21
乡评月旦尚依然,旁郡人称别驾贤。
虞俦《挽俞君任通判诗》 -
22
平生月旦乡评在,着我诸晁伯仲间。
周孚《赠游元着》 -
23
虚心观世态,实行播乡评。
吕祖谦《萧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其一》 -
24
夫君乡评高,孝友古人同。
廖行之《挽刘监庙》 -
25
族处欢群从,乡评叹老成。
廖行之《挽王倅》 -
26
每耻乡评过,深惩履道华。
陈傅良《挽林致贤提举》 -
27
乡评共归重,内外无间言。
楼钥《送高仲远赴滁倅》 -
28
起家决儒科,乡评足名誉。
楼钥《送孙子祥赴新昌主簿》 -
29
乡评久说鴈行贤,剖竹封川与剑川。
楼钥《送朱季公守封川 其三》 -
30
一死交情见,乡评重此翁。
楼钥《吴通判挽词》 -
31
积庆源流远,乡评数大门。
楼钥《黄君挽词》 -
32
妇德高千古,乡评彻九重。
楼钥《旌表门闾安人陈氏挽词 其一》 -
33
白首行逾恭,乡评敬此翁。
楼钥《臧温叟挽词》 -
34
乡评推至行,家庆展新图。
楼钥《恭人董氏挽词》 -
35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赵蕃《寄杨溥子》 -
36
万金真国士,十室漫乡评。
赵蕃《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其二》 -
37
今惟仄席秋,正采乡评月。
王阮《次韵酬李周翰一首》 -
38
德人今已矣,唯与嗣乡评。
熊以宁《挽伯父二首 其一》 -
39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孙应时《挽南安钱知军佖 其一》 -
40
倾耳乡评旧,登门恨末繇。
孙应时《悼周尧夫 其二》 -
41
天质全浑厚,乡评独老成。
孙应时《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 其一》 -
42
族廪规模大,乡评德义尊。
孙应时《挽钱仲耕运使 其三》 -
43
偶然姓字齿乡评,若误旁人问弟兄。
孙应时《赠桐庐孙令》 -
44
世务经心早,乡评好弟昆。
曹彦约《黄季通挽章》 -
45
国史但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
曹彦约《送萧季然倅均州》 -
46
我亦飘零玉溪住,乡评相与见于斯。
韩淲《次韵昌甫送周正子入太学》 -
47
平也青云器,乡评推孝廉。
张方平《寄鲁平》 -
48
妇党君推重,乡评我弃余。
刘宰《挽汤参议三首 其三》 -
49
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洪咨夔《挽伯父 其一》 -
50
悲风吹梦远,不朽是乡评。
洪咨夔《挽章冠叟》 -
51
健羡乡评美,光辉野史荣。
赵抃《寄题致政周洙屯田如诏亭》 -
52
几度孝廉交郡辟,一生文行出乡评。
赵抃《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 -
53
桐江郡政居优课,柯岭乡评占上游。
赵抃《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 -
54
乡评高宿望,里社借余光。
杜范《挽刘监丞二首 其二》 -
55
乡评偕李谢,虽死有幽光。
陈元晋《挽饶武博二首 其一》 -
56
家谱推贤裔,乡评号吉人。
刘克庄《挽方惠倅》 -
57
今无彤史笔,犹幸有乡评。
刘克庄《挽李法曹一凤内子》 -
58
乡评荣此母,治命买新丘。
刘克庄《挽李宜人》 -
59
学深行粹乡评美,三舍成名号胜流。
林希逸《送新饶州陈教授》 -
60
乡评最期望,一梦只南柯。
严粲《挽陈邵武》 -
61
湖学源流盛,乡评闻望推。
李曾伯《挽肇庆胡守 其一》 -
62
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
张衡《题东老庵》 -
63
乡评莫识生前面,堂影惟悲死后身。
刘黻《挽妻母郑夫人 其一》 -
64
昔叨符守访乡评,守节安贫得水名。
韩维《送李宣德为县太原》 -
65
素节乡评重,清芬世阅传。
文同《张林宗司勋挽诗三首 其三》 -
66
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
曾巩《送丰稷》 -
67
只恐主人难住此,弟兄嘉行满乡评。
曾巩《陈祁秀才园亭》 -
68
乡评让父兄,观国气无前。
刘敞《酬林国华先辈》 -
69
人知良御乡评贵,家有材驹事力豪。
苏颂《契丹马》 -
70
白璧无瑕尊士望,青云有路蔼乡评。
李之仪《告别子通》 -
71
何以副乡评,徒能冠经席。
吕南公《过巫师步》 -
72
只见乡评推孝行,岂知俗效在兵机。
吕南公《寄黄梦授机宜》 -
73
乡评旧许擅螺水,文战曾是鏖桑干。
刘弇《寄李知章》 -
74
畴昔乡评事,风流出后生。
华镇《挽陈朝奉》 -
75
儒术资斑见,乡评假寸长。
华镇《寄焦公泽》 -
76
何如微季掾三府,国誉乡评坐以收。
晁说之《谢季左司笔墨》 -
77
善人在疚乡评减,老物可憎天意存。
晁说之《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其五》 -
78
从此乡评知品目,风流不愧老莱衣。
邹浩《戏彩堂 其一》 -
79
乡评元自好,府望复名新。
毛滂《送徐次山督邮之官》 -
80
酝借乡评旧,循良士论具。
洪朋《挽杜议郎二首 其二》 -
81
夙擅乡评美,寻膺国士知。
慕容彦逢《蒋颖叔生日》 -
82
顾予局促辈,乡评少推许。
罗从彦《和张公叙别古风》 -
83
禅解超尊宿,乡评服老成。
葛胜仲《凌丞事挽词二首 其二》 -
84
门同列戟知非晚,更遣乡评服义方。
葛胜仲《四桂坊》 -
85
乡评推秀孝,墨客诵诗文。
汪藻《挽毛奉议诗二首 其一》 -
86
恩袍新绿照新秋,文雅乡评早见收。
张纲《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 其三》 -
87
厚德乡评最,知名国士同。
张纲《庄弱翁挽诗二首 其一》 -
88
世德知名早,乡评第一流。
张纲《丁明仲挽词二首 其一》 -
89
乡评严礼法,家学邃源流。
张纲《陈美成挽词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