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九仙的宋诗诗句
描写九仙的宋诗诗句。
描写九仙的宋诗诗句
九仙[jiǔ xian]
释义:
1
九类仙人。
2
泛指众仙。
列表:
-
1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徐铉《玉笥山留题》 -
2
双涧水边欹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徐铉《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
3
肯向九仙台下歇,闲听孟叟醉吟声。
徐铉《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因寄孟员外》 -
4
晨逾九仙山,暮访九鲤湖。
徐师仁《九仙山》 -
5
无异醴陵三室洞,九仙羽客是吾俦。
钱怀哲《题九龙岩》 -
6
翩然问知津,九仙入风柁。
朱槔《葵道人之三山》 -
7
偶同一窗雨,永怀九仙云。
曹勋《别无锡南禅莲老》 -
8
却因厨酿分双榼,添入诗图作九仙。
李石《德辉郎君名嘉橘其小字也书来云修嘉辰故事并蒙惠二尊怅然有感二首 其二》 -
9
九仙高举留遗躅,三径名家出人杰。
王十朋《朴乡钓隠图》 -
10
乞得闲官九仙隠,身谋优稳荷明恩。
李洪《送许季韶倅桂林 其一》 -
11
市近岂容三岛客,楼居须向九仙山。
林亦之《代上陈给事二首 其一》 -
12
俯镇千乘国,前瞻九仙岑。
文彦博《寄题密州超然台》 -
13
山中且住不须去,九仙岭上云迷路。
曾三聘《玉梁观》 -
14
九仙曾住九山头,仙去山空岁月幽。
陈元通《九仙山》 -
15
九仙来来到筠谷,谁向云端缔高阁。
陈淳《咏陈世良天开图画之阁》 -
16
丹灶前临六时水,芎田远接九仙门。
张方平《赠青城山威仪观李炼师》 -
17
九仙山头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陈宓《三山送楼干》 -
18
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傚九仙。
赵汝鐩《郴州鹿鸣宴》 -
19
我愿飞章夜扣丈人九仙之宝室,世路荆棘人心蓬。
程公许《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 -
20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王迈《简延平李公足择善》 -
21
翠娥满引九仙酝,菊英入盏宫样黄。
王迈《代贺崇清陈侍郎正仲谠诞辰》 -
22
九仙截𩍐于公去,万石熏炉召父来。
赵汝腾《饯史计使 其一》 -
23
远孙青春文字工,九仙城里鞭游龙。
萧立之《题陈广文苏山小草》 -
24
九仙拍手一佛笑,橘花多处开笄篁。
萧立之《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
25
昔闻九仙灵,今登九仙地。
吴有定《九鲤湖》 -
26
传得九仙诀,修真好似君。
胡仲弓《赠云谷道士》 -
27
凭谁说与九仙道,方丈移来在此间。
胡仲参《用冯深居韵题莆阳章氏环翠楼》 -
28
桃花不点寻常路,从此依稀度九仙。
蔡襄《游九鲤湖》 -
29
此意寻常禁不得,九仙山下那堪歌。
何梦桂《伤春志感 其二》 -
30
囊中万金药,机上九仙经。
沈辽《次韵博古赠王道人》 -
31
昔号九仙子,今名九莲华。
郭祥正《盛仲举秀才归自九华极谈胜赏亟取李白九华联句原韵作二首志之 其二》 -
32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
33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
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
34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其一》 -
35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苏辙《过九华山》 -
36
锦溪南望九仙岑,笑指烟霞憩曾阁。
释道潜《怀仙阁》 -
37
九仙山中牂牁菜,几日春风长绿苗。
孔平仲《初食牂牁菜》 -
38
故旧九仙山下客,想曾携手泛三溪。
黄裳《寄陈邵老 其一》 -
39
九仙山照青烟洞,先向堂中洗此心。
黄裳《清阴堂 其二》 -
40
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
黄庭坚《癸酉八月同百丈肃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长老》 -
41
三牛倒曳九仙木,大斤截落琅琊石。
毕仲游《盖公堂歌》 -
42
野老相传有九仙,尝游此地忽升天。
阮之武《九仙岩》 -
43
九仙岩洞寒林外,干寺楼台落照中。
许景衡《初至郡》 -
44
却请九仙长老,倾些清凉法雨。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七》 -
45
盐梅好去陪三事,风月还须记九仙。
李纲《送张子固大资政赴召命二首 其一》 -
46
三州皇化未能宣,山水清奇记九仙。
张守《和答诸兄弟四首 其二》 -
47
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李弥逊《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