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乐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乐道的宋诗诗句。
描写乐道的宋诗诗句
乐道[lè dào]
释义:
1
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2
喜好圣贤之道。
3
喜欢修道。
列表:
-
1
此事从来已绝疑,安然乐道合希夷。
释延寿《山居诗 其一》 -
2
先子有令德,乐道尚优游。
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
3
混俗性灵常乐道,出尘风格早休粮。
周渭《赠道士吴崇岳》 -
4
任持从雅淡,乐道定雌雄。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九》 -
5
乐道逢来忻且喜,周知体认更完全。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七》 -
6
缘起性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宋太宗《缘识 其六》 -
7
穷经岂但论糟粕,乐道宁能逐腐余。
傅察《赠毛彦谟二首 其二》 -
8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
王宾《净圣庵》 -
9
不迁不贰,乐道以居。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 -
10
积习乐道,切瑳明义。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 -
11
穷居乐道自躬耕,那肯要君用割烹。
王十朋《伊尹》 -
12
箪瓢颜不臞,乐道固无忧。
姜特立《野居》 -
13
鸣琴爱静夜,乐道今闲居。
朱熹《秋夜听雨奉怀子厚》 -
14
乐道初辞币,忧时晚奏篇。
朱熹《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
15
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朱熹《训蒙绝句 不改其乐》 -
16
禾黍足以奉吾亲也,乐道足以富吾仁也。
薛季宣《归耕操》 -
17
萃耕渭钓人,乐道贵自得。
廖行之《夜坐观书》 -
18
见几那俟拈花手,乐道浑忘绝易编。
廖行之《题苏瑑觉斋二首 其一》 -
19
乐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谁与共论文。
廖行之《挽刘宣教秉二首 其一》 -
20
又欲浮家过尹隩,何殊乐道向莘郊。
楼钥《国仲观迁居尹隩访别》 -
21
忧时见颜色,乐道竟丘园。
楼钥《袁府君挽词 其二》 -
22
先生自卫客西畿,乐道安闲绝世机。
富弼《过邵尧夫先生》 -
23
桂玉擅名将继却,箪瓢乐道且晞颜。
文彦博《赠孙庄秀才》 -
24
中书历徧令公考,乐道要从莘野耕。
杨冠卿《乙巳春次中隠先生韵 其一》 -
25
为官君笑我,乐道我输君。
赵蕃《晨起示圣仙寮主》 -
26
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
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 -
27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易祓妻《对雪》 -
28
乐道匪时趋,山间得自如。
韩淲《次韵子颜 其一》 -
29
所安仁者静,其乐道之腴。
洪咨夔《浮溪周居士挽诗》 -
30
十年留滞尚为郎,乐道无愁解到肠。
赵抃《送任浩朝散赴鄱阳景德镇》 -
31
秉心难偶俗,乐道自忘忧。
程公许《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 其二》 -
32
坛名舞雩,乐道无欲。
袁甫《和惠宰修县学韵》 -
33
家传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
张观《过衡山留赠廖融》 -
34
乐道至乐非常乐,宜真造适潜熙怡。
晁逈《与道相知最乐篇》 -
35
流欲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
李觏《书麻姑庙》 -
36
乐道箪瓢亦人耳,安居何惮士希贤。
徐鹿卿《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一》 -
37
乐道襟怀忘检束,任真言语省思量。
邵雍《后园即事三首 其三》 -
38
恶闻人之恶,乐道人之善。
邵雍《六十五岁新正自贻》 -
39
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邵雍《安乐吟》 -
40
平叔乐道玄又玄,姹女婴儿丹久熟。
王柏《寿藤杖行》 -
41
莱衣奉亲,乐道忘饥。
赵汝腾《饯赵文思崇鐖归上饶》 -
42
乐道贫何损,吟诗醉便休。
胡仲弓《独倚》 -
43
躬耕乐道真吾事,三聘看来未是荣。
薛嵎《耕乐》 -
44
乐道箪瓢外,归真躯殻中。
危骖《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二首 其一》 -
45
养亲还乐道,不仕至终身。
林同《李昙》 -
46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金君卿《留题张氏颐文阁》 -
47
尊德乐道乃精诚,念老嗟贫固其秩。
陈舜俞《赠湖州使君李公择》 -
48
先生乐道者,于世澹无欲。
韩维《送孔先生还山》 -
49
乐道何须图富贵,读书元不为功名。
黄庚《夜坐》 -
50
安贫乐道岂卑微,肯羡黄金带十围。
黄庚《和杜柳溪韵》 -
51
主人耽诗书,乐道深居久。
司马光《何秀才郊园五首 其一》 -
52
物外纤尘绝,堪闻乐道歌。
赵湘《书松门寺壁》 -
53
归来却佐神圣王,爱贤乐道不敢忘。
徐积《赠王观文》 -
54
乐道养闲具可羡,念君清谊甚魂劳。
吕陶《寄周才叔》 -
55
趋时聊勉勉,乐道每嚣嚣。
韦骧《秋日即事呈同僚》 -
56
甚矣逢时晚,归欤乐道真。
彭汝砺《勉友人张生一首》 -
57
乐道有真侣,好山无俗交。
黄裳《信步》 -
58
甘贫分始定,乐道心乃足。
毕仲游《留别陈子思舅》 -
59
甘贫分始定,乐道心乃得。
毕仲游《静胜轩》 -
60
祗因乐道甘悬磬,肯羡成功不用龟。
廖刚《又次韵酬廖传道》 -
61
乐道山林间,荣枯谁管汝。
释怀深《拟寒山寺 其一一○》 -
62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朱淑真《对雪一律》 -
63
乐道有心安畎亩,逢时无计避功名。
秦梓《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