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乌鸟的宋诗诗句
描写乌鸟的宋诗诗句。
描写乌鸟的宋诗诗句
乌鸟[wū niǎo]
释义:
1
乌鸦之属。
2
古称乌鸟反哺,因以喻孝亲之人子。
列表:
-
1
黄鸡啄遗粒,乌鸟喜聒聒。
楼璹《耕图二十一首 持穗》 -
2
宾僚上马去,乌鸟相呼乐。
苏籀《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 其三》 -
3
卵翼与哺育,不媿乌鸟慈。
李处权《纪鹤》 -
4
守贞奉慈母,克尽乌鸟私。
王端朝《金濑吊贞女》 -
5
斜阳送暮色,无数乌鸟喧。
李流谦《观画文氏园小酌而归》 -
6
溪头风月四时新,机尽还欣乌鸟亲。
姜特立《和潘倅新溪七首 其五》 -
7
每先乌鸟鸣,不失风雨时。
梅尧臣《伤白鸡》 -
8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
9
黄昏苦寒乌鸟稀,吹沙走石交横飞。
范成大《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 -
10
儿童笑里丰年面,乌鸟声中落日心。
范成大《上沙田舍》 -
11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一一》 -
12
天明坐衙将吏走,饭罢收厅乌鸟佚。
项安世《送李邕州》 -
13
时来萸菊尊,日暮乌鸟乐。
项安世《次韵重九》 -
14
曩者忤贵势,悔说乌鸟灵。
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
15
盘中有肉鸱伺之,乌鸟不知啼觜曲。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 -
16
万竹苍苍乌鸟啼,一江渺渺薜萝西。
林亦之《忆浮家洞》 -
17
日出乌鸟飞,日入牛羊下。
巩丰《迎晖亭》 -
18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欧阳修《百子坑赛龙》 -
19
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
金朋说《李密陈情表》 -
20
母心日日儿当归,屋山看尽乌鸟栖。
魏了翁《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 其八》 -
21
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
释永颐《观乌鸢山下藤树》 -
22
从来乌鸟爱反哺,孝慈情性谁可俦。
李觏《闻喜鹊》 -
23
雪冱宾鸿催岁事,霜晴乌鸟作春声。
方岳《次韵汪少卿雪晴》 -
24
乌鸟有情瞻岵屺,黄龙无底羽渊洲。
许月卿《六月雨十一首 其一○》 -
25
更可踟蹰忽荣养,不如乌鸟鸣关关。
陈舜俞《示诸弟》 -
26
猿猱崖刻削,乌鸟树槎牙。
方回《旅次感事》 -
27
未卜麰麦王,但悯乌鸟饥。
方回《景安录示旧雪诗拟简斋走笔赋所感奉谢》 -
28
如何乌鸟辈,同巢自倾危。
戴表元《老树》 -
29
日高洛诵乌鸟悦,夜半吴吟风雨会。
戴表元《余既题畬斋有闻纸田之说而笑者复作长篇》 -
30
日落牛羊归径熟,天寒乌鸟向人慈。
戴表元《晚秋游中溪四首 其三》 -
31
岁俭鱼鲑难猝致,天寒乌鸟自相亲。
戴表元《舒子俊见过》 -
32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黄叔美《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
33
南山有乌鸟,生子层崖巅。
文同《乌生八九子》 -
34
谁谓乌鸟恶,安巢最高枝。
曾巩《庭木》 -
35
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司马光《晓霁》 -
36
林木散孚甲,乌鸟营巢橧。
沈辽《雪后》 -
37
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苏轼《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
38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苏轼《用王巩韵赠其侄震》 -
39
乌鸟争巢时坠屋,丛萱得雨乱侵阶。
张舜民《邻居张民师友孝斋》 -
40
重门闭不开,乌鸟相呼乐。
苏辙《试院唱酬十一首 试罢后偶作》 -
41
时节如未已,乌鸟情亦伤。
孔武仲《落叶》 -
42
朝阳乌鸟乐,安稳托禅枝。
黄庭坚《和外舅夙兴三首 其二》 -
43
官居乃在城西原,荒台古木乌鸟翻。
晁补之《过金堤刘景文》 -
44
仆夫无事困薪苏,乌鸟不鸣依室屋。
晁补之《春雪监中即事二首 其一》 -
45
旌旗立垒乌鸟扬,还军不省一矢亡。
晁补之《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 -
46
未容乌鸟私遗粒,鸣蚓跳蛙欲满场。
张耒《蕲水道中二首 其一》 -
47
遥村暮烟合,乌鸟寒寂历。
张耒《新开北原》 -
48
乌鸟依寒寂,渔樵散暝昏。
张耒《十一月七日五首 其五》 -
49
庭闱无复荐芳膻,乌鸟哀情毎泫然。
葛胜仲《婺源祁门二令母年八十求为保官注家便阙慨然慕之作诗二首自悼 其一》 -
50
幽怀乌鸟乐,世故马牛风。
李彭《次九弟韵兼怀师川二首 其一》 -
51
近人乌鸟语声碎,濒海风烟日夜浮。
张扩《过淀山湖》 -
52
乌鸟呼风白日静,藤萝挂月苍烟昏。
孙觌《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纵暴主人谷氏避不敢居三年矣县尹常馆过客于第中赋主人避地二首 其一》 -
53
-
54
罨画谿头乌鸟乐,呼雨唤风不能休。
孙觌《罨画谿行四首 其一》 -
55
素发偏亲乌鸟急,青春诸季棣华分。
李纲《寄诸弟》 -
56
荒檐足乌鸟,莫厌晚来声。
吕本中《晚晴》 -
57
又向孤村烟树下,见他乌鸟一番栖。
郑刚中《壬寅年南游至衢州》 -
58
晓庭人寂寞,乌鸟拾余残。
郑刚中《己未十二月二日致斋惠照》